「三武一宗」滅佛之謎——古代大規模「滅佛」行爲的根源是什麼?

滅佛”的問題似乎有爭議,有爭議也就值得討論一下。

其實組織“滅佛”的,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人,前文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就是其中一個。那麼這些滅佛的皇帝,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後周世宗柴榮,那麼這些皇帝,就被合稱為“三武一宗”。所以,柴榮就是三武一宗中的這個“一宗”。

首先講,滅佛的皇帝,其實都還是不錯的皇帝。這幾個人幾乎個個雄才大略,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講,雄才大略的皇帝組織“滅佛”,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們再來看原始佛教。

歷史上,佛教真的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一片雍容祥和的樣子嗎?

宗教的本質是控制人心,因為宗教的誕生,往往是因為人類單靠肉體和物理手段已經無法戰勝來自於生命中的諸多困惑。於是才求助於精神和靈魂層面的解答,於是宗教應運而生。正因為宗教具備控制人精神的作用,所以往往宗教會和世俗政治相結合,宗教會利用世俗政治的影響來發揚光大,世俗政治則會利用宗教來穩定政權,這是各取所需的一件事情。那麼自然而然地,有了這些先決條件,往往兩者結合會產生政教合一的政權形式。

即便是到了今天,美國的美金上面,依然寫著一句話“In god wetrust”。意思是,我們信仰上帝。美元作為一個世界貨幣,自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之後就已經成為全世界的通用結算單位。即便如此,美國依然在推銷他們的上帝。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精神和價值觀的東西,才是人類內心最本真的東西。

佛教初來中國的時候,就沒有想到過掌握政權嗎?顯然不是。當年的鳩摩羅什,佛圖澄,可是為把佛教推成國教出力甚多,同時期的始祖達摩,不也是跑到梁朝梁武帝蕭衍那裡,分分鐘準備給蕭衍當國師的節奏嗎?最後話不投機,沒談成而已。

“三武一宗”滅佛之謎——古代大規模“滅佛”行為的根源是什麼?

當然,後來做國教沒有成功,只是不管哪個王朝,都還是需要佛教的,尤其是在濫殺成性和信仰空虛的南北朝時期。因為亂世往往道德崩塌,原來給上層機構和下層人民設計的條條框框,什麼“三綱五常”“三從四德”已經被破壞殆盡,大家可以弒君,可以屠城,可以吃人肉。老百姓看不懂,也就不敢再去相信儒家傳遞的微言大義了。於是佛家和道家出來了,佛家告訴你,“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既然已經墮入了六道輪迴,那就不要看今生,看來世吧;道家也告訴你,趕緊離開塵世,想辦法修心,提高自身修為,以後說不定可以得道成仙。又或者,把《道德經》的小冊子一擺,大家開始根據教義進行辯論,於是魏晉玄學誕生了。

正因為越是在亂世,就越是佛道盛行。佛教做不了國教,還是為自己爭取到了非常多的權益。這種權益,類似於當時歐洲中世紀的羅馬教廷以及散佈在各處的教會組織。這些權益包括,宗教機構可以擁有土地,可以免稅,可以擁有奴僕,甚至是擁有女人。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為了躲避賦稅,躲避徭役,開始想辦法進入寺廟。於是帝國的版圖上,寺廟就越來越多,甚至是以國家的名義成立皇家寺院。皇家寺院往往更加誇張。比如北魏,前朝的皇帝遺孀被打發到寺廟內修行,結果這些前朝老妃嬪們又開始蓄養男寵,搞的寺廟烏煙瘴氣。

於是皇帝就不幹了,皇帝不幹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皇家寺院烏煙瘴氣,而是國家越來越虛弱了。國家能收的稅是越來越少了,打仗的士兵和幹活的農民工也越來越少了,而且不管城市還是鄉村,大量位置好的公共土地都給了寺廟。

這麼搞下去,國家怎麼辦?

英明的皇帝就開始找出路,於是就開始“滅佛”。

所以,“三武一宗”的出現不是偶然,由雄才大略的皇帝來“滅佛”,則更加不是偶然。說到底,在古代中國世俗化的國家機器面前,佛教做不了國教,也不能因為自身發展侵害世俗政權的切身利益。

佛教只能做世俗政權的工具,這是基本前提。

-----------------

備註:本文是一本書的其中一個小節,整本書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國史》。欲知上下文,請關注“唐島漁夫”頭條號。更多最新內容,請關注天涯煮酒論史版塊的原帖——“打亂順序重讀中國歷史”,原貼已更新三十五萬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