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老乾媽”去向,也是呼籲捐贈“筆筆對賬”

近日,湖北鄂州當地公眾號發佈《貴州捐給鄂州12噸“老乾媽”去哪兒了》一文,引發關注。文中的“小編”質疑,在其認識的親朋好友及同事中,從未有人收到“老乾媽”,這些“老乾媽”去哪了?

對此,鄂州市防控指揮部生活物資保障專班回應稱:疫情防控期間,收到“老乾媽香辣菜”捐贈共計兩筆、2670件,全部分配給7家定點醫院及8家援鄂醫護人員入住酒店,未發放給其他單位或個人。

鄂州由於派出所治安員私分蔬菜水果的前車之鑑,民眾對這一問題也更加敏感,面對“失蹤”的“老乾媽”,產生質疑也不難理解。而據當地的解釋,這些“老乾媽”普通民眾沒有見到、吃到,也說得通。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民眾疑慮,也提示有關方面,要滿足民眾知情權,對相關捐贈主動及時公開,才能最大限度避免類似此前私分蔬菜水果的現象。

但饒是如此,按照鄂州方面的“特別說明”,這賬似乎還是對不上。首先,鄂州收到的兩批“老乾媽”分別是2月22日和3月4日;而貴州老乾媽運往鄂州是在2月24日。其次,鄂州方面表示收到的兩批捐贈分別估算是10噸和6噸,而貴州發往鄂州的是12噸。而且,鄂州的信息顯示捐贈單位分別為貴州省人民政府、貴陽廣播電視臺,而貴州方面則表示是老乾媽公司捐贈的。

這其中倒不一定有貓膩,但這些“對不上”之處,也需釋疑。捐贈不能成為糊塗賬,而應“筆筆對賬”,於企業,這涉及其形象和相關稅收減免;對政府部門,則涉及財政支出,因此馬虎不得。在這一點上,此前湖北黃岡英山縣因將捐贈物資公佈精確到一枚雞蛋,被輿論稱作“防疫滿分”,可資參照。

當然,歸根到底,這背後都是一份愛心,外界不必苛責。但越是愛心捐贈,公眾越希望能保證公開、透明、規範,別在個別環節上成了糊塗賬,甚至把捐受雙方推入某種尷尬境地。更何況,統計準確、及時公開,本也是信息公開工作的基本要求。

□喻辛(媒體人)

評論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