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忌日不乐”,为什么不乐?

什么是“忌日不乐”,为什么不乐?

何为“忌日”?为何“忌日不乐”?“忌日”是指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古时每逢这一天,家人禁忌饮酒作乐,因此叫“忌日”,也称“忌辰”。这里的“乐”字,也可以读悦(yuè),指的是“不作乐,不奏乐”的意思。当然由此可以知道“忌日”当天也是不能欢笑的。

据《礼记•檀弓》记载:子思曰:“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就是说守丧长达三年,以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年之后,也要不时怀念父母,子女怀有的哀情是要伴随一生,尤其是在父母去世的忌日时,更应如此。所以,《礼记·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毛先舒《丧礼杂说》:“忌日,古谓之终身之丧。是宜素冠白衣,妇女亦更素服,终是日不易焉,是日不饮酒、不食肉、不听乐。”就是说这一天是不举行娱乐活动,素冠白衣,不奏音乐,不聚会喝酒,与平日有所区别。

据《礼记》《左传》等记载,晋国大夫知悼子去世后,因为他有功于国,在他尚未出殡时,全国为他哀痛,不奏乐。晋平公却在此时饮酒,乐师旷、李调随侍。厨师杜蒉听到内宫中有钟乐之声,于是直入宫门要见平公。杜蒉倒酒分别让师旷、李调喝下,自己又到殿正中北面饮一杯酒,然后离去。

平公疑惑不解,叫住他说:“我以为你有事开导我,所以我没有和你说话。我问你为什么今天有这样的举动?”杜蒉回答:“子卯不乐。子是周武王伐纣时,殷纣王死亡的日子,在甲子年。卯是夏桀亡国的日子。

什么是“忌日不乐”,为什么不乐?

亡国的日子不吉祥,大家皆知道,相习已久了。子卯不乐,就是指忌日不奏乐。知悼子现在还停灵在堂,尤重於子卯的忌日。旷是太师,知音乐,何不奏知国君?李调乃君的近臣,一饮一食却忘了规劝国君,所以罚他们酒。”

晋平公又问:“那你自己饮酒,是庆祝,还是自罚?”杜蒉说:“我是宰夫,职司厨务,与国君您离得远,没有言谏的责任,但是也得参与防范的事情,今不守本职,所以当罚。”晋平公当即认错,并以杜蒉之举为后世榜样。由此可知,即使是帝王,在“忌日”时也是有所避讳,而不能任意作乐。

《尚书·舜典》:“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即舜帝去世之后,四海之内不歌不乐,以示哀悼。后来,历代王朝每临帝王“忌日”,均要举行上陵礼以及各种悼念活动。

据《明史·礼志》:“洪武八年 (1375) 四月,仁祖忌日,太祖 (即朱元璋) 亲诣皇陵致祭。永乐元年 (1403),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定,高皇帝忌辰前二日,帝服浅淡色衣,御西角门视事。不鸣钟鼓,不行赏罚,不举音乐,禁屠宰。百官浅淡色衣、黑角朝参。至日,亲祀于奉先殿,仍率百官诣孝陵致祭。高皇后忌辰如之。”

就是说,朱元璋在他父亲“忌日”时亲自去皇陵祭拜。到朱棣永乐年间,就有明文规定,帝王百官都穿淡颜色素服,在宫殿西角门活动,没有钟鼓之声,也不琴瑟奏乐。在清代,皇室虽为满族,其宫廷忌日亦有悼念活动。

什么是“忌日不乐”,为什么不乐?

据《清史稿·礼志》:雍正十三年 (1735) 规定“帝、后忌辰,内外俱素服,停宴会,辍音乐,不理刑名,在位皇帝到奉先殿后殿上香行礼。如果是在南郊致祭,由皇帝阅祝版。遇忌辰,御龙袍、龙褂、挂数珠。执事官全穿补服、挂数珠。大祀的斋期内,御常服、挂数珠,陪祀执事官亦如之。凡祭日遇忌辰,行礼时身着祭服,礼毕,即换素服。这是清代“忌日”有关记载,同样是素服,不举行宴会,不奏乐,不办理刑罚案件,正式的朝珠朝服等。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祭日”为春分祭祀日神的礼仪之一,与“忌日”不同。所以在“祭日”之时遇到“忌日”,也有相应的礼节,即先穿祭服祭完日神,然后再换素服,行“忌日”的礼节。

什么是“忌日不乐”,为什么不乐?

《丧礼杂说》:“父母既亡,亦只须祭死忌。今人又于父母诞辰设祭,谓之生忌,此亦不必行之。”就是说后来人们也将父母生日视为“忌日”,祭祀父母“冥寿”。这是后起的,之前只是为纪念亲人去世的时间为“忌日”。另外,“忌日”也有指不吉利的日子,民间所谓的“初五、十四日、二十三日”为每月忌日,这三天不宜出行,不宜探望病人等。总之,“忌日”与平日的生活、饮食、活动等有所区别,是一种生活时间禁忌的标识。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學禮堂 , 作者 吕友仁。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评论或私信,侵权即删!

封面图出自故宫博物院藏黄地桂兔纹妆花纱

微刊主编:子璋

文字编辑:子正、明通

版式设计:子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