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孩子的學習,父母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許凱倫


對於孩子的學習,父母能夠做的就是不斷的鼓勵和發現孩子每一次微小的進步,然後給予孩子及時的確認和表揚。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首先要擺正心態,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迴歸到生活的現實,不斷地提醒自己你的孩子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當家長的把心態歸零擺正的時候,當你對孩子沒有什麼期許的時候你就很容易發現孩子微小的進步,你就很容易被孩子微小的進步而感動。大家想一想,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每一個動作,一笑一顰,甚至連拉粑粑你都會非常的驚喜而開心,為什麼孩子一上學?家長越來越不滿意,看到的竟是孩子的不足和錯誤,難道是孩子變了嗎?不是,是家長的心態變了,是家長的慾望不斷的爆棚,希望孩子怎樣怎樣,你有了慾望,有了要求的時候,學習本身就不再單純,孩子的成長就被裹挾,不斷被賦予更多的不該他這個年齡承受的要求和希望,家長就很容易落空,很容易不滿意,很容易失望,也在很難以平靜的心態去發現孩子每天每時每刻美好的悄悄地微小的成長,對待孩子的學習更應該如此,每個家長要找回養孩子的初心,找到最簡單最單純的感動,擦去蒙在你雙眼上的慾望和要求,你才能看到孩子的本真,你才能看到孩子每一步最微小的進步,你才真正能體會到孩子成長的基本規律,你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孩子成長的脈搏,你也才能更多感受到生命萌芽的無窮動力和希望。


張震撼超級運動創始人


這個問題似乎有點問題,最正確的說法是,對於學生的學習,學校老師有什麼看法與責任。對於學生學習,學校老師負主要責任,而學生父母只是負次要責任。

人要各司其位,各謀其政。父母的主要責任是生養孩子,提供吃穿住行,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溫馨的家庭氣氛。對於孩子的教育學習,因為父母的知識文化水平相差太大,有些觀點與方法可能是不對的,因而不能過分強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責任

而學校老師的責任就是學生的教育與學習,是第一學生學習負責人。老師是經過努力,經過層層選拔,才有資格從事這個職位,應該說老師說的就是標準,就是正確的,至少比父母要靠譜得多。

當前學校老師要振作要警惕,由於技術一日千里的進步,學校很快會改變形式,就是由現在的集中式向未來的分散式推進與發展,這種速度可能很快,當前疫情時期居家線上上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還是甩鍋,老師崗位就沒了,就失業了。所以,學生學習的事要往自己身上攬而不是往家長推才是明智之舉。

如果你總是堅持強調父母對孩子教育的責任,那麼別人會懷疑你是推卸責任,是甩鍋。所以父母就是要做好父母的事,學校老師就是要做好教育的事。


源頭世桓歌


1、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要有責任感。

父母覺得有責任了,自然而然就會全身心投入家庭教育,而且無怨無悔,那他們的孩子就成為了人人羨慕的學霸。我們再看看另外一種父母怎麼做,他們往往認為孩子在學校有老師教,孩子的學習管理當然是老師的任務,家長可以放手給學校。這樣的父母犯了一個錯誤,孩子還是自己的。老師有義務教育學生,但家長更有責任管教孩子。特別是遇到老師溝通孩子作業問題,這類家長經常會說“孩子交給老師了,老師你嚴格要求他”要不就推拖。“我們經常問他完成作業了嗎?他都說完成了”哎!老師對於這樣的溝通視為無效工作。不用說這樣孩子大多學習習慣及其不好,成績慘不忍睹。

2、學習上多鼓勵孩子,方法上多指導。

不管那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習之路都不可能一直平平順順的,孩子學習遇到問題,一定要冷靜下來,父母的語音和行動讓孩子感到依靠,溫暖;然後再談談分析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切忌一味數落、埋怨孩子。有時候孩子只是需要一個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父母要在這時候給孩子東山再起的動力!

3,多和老師溝通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孩子的學習生活方方面面,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方面也很多。雖然父母熟悉自己孩子,未必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父母要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生活,不要等著老師找你聯繫,父母要主動找合適的時間聯繫老師。把你想知道簡明扼要地說一下,老師會客觀地告訴你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總之,父母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也是最重要最難的職業。做個好父母不辜負每一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