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为什么能成为西方第一个放松疫情管制的国家?

不问生前身后名


北欧三国。纯粹海盗发展起来的。哪有人味儿啊!道德低下。拿着生死根本不当回事儿。


池旁碧树


丹麦广播电视台4月7日报道,疫情的加剧以及封城导致的副作用蔓延,丹麦陷入到了两难境地。丹麦央行警告,丹麦2020年GDP至少萎缩3%,最多10%左右。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当大。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4月6日表示,政府将从4月15日起 “逐步、有控制地 ”解禁管制措施。

具体放宽措施是,从4月15日开始,丹麦将重新开放托儿所,幼儿园、儿童游乐场和俱乐部;私人企业被允许陆续复工;夜总会、旅社、餐厅、咖啡馆、商场、超市、电影院、度假村的营业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可以说为了挽回经济丹麦主动向病毒纳降了。

截止目前,欧洲的整体疫情态势只是趋稳,并没有消除再次爆发增长的可能性。这个时候,放宽疫情管制措施,一不小心就是前功尽弃。所以,丹麦政府的决定是相当冒险的。维持严格防范措施丹麦经济受创,放松管制疫情或加速,但这两种毒药,丹麦必须选择吃一个。

作为欧洲小国,丹麦经济的抗风浪能力不足,尤其是在欧盟整体陷入疫情困扰的大环境下,要想稳定经济和社会秩序,丹麦政府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实际上,即便是比丹麦体量强大的美国,也无法容忍长时间的经济停滞。但华府仍然不得不把原定于4月12日恢复经济秩序,推迟到4月底。从风险角度看,丹麦很可能成为有一个世界抗疫的反面典型。

毫不客气滴说,从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法德,到现在的疫情暴风眼美国,他们吃大亏的共同点有两个,一个是对疫情的误判,第二个是,疫情在自己国家爆发后拒绝采取壮士断腕的有效措施,彻底切断病毒传播链。丹麦现在放宽疫情管制,等于是给新冠病毒传播重新开了一个口子。即使开的口子很小,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后果却是不可承受的。


高峰军事观察


丹麦成为西方第一个放松疫情管制的国家是破罐子破摔。

丹麦这个国家因为安徒生出名,但这个国家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具备童话般的色彩,只有偏执。

在一开始的时候,丹麦满不在乎,认为病毒是中国的事,为此还支持丹麦的画家用病毒抹黑中国。这其实已经触犯了丹麦的国旗法。但是丹麦首相一直没有向中国道歉。后来疫情发展了,丹麦受不了了,向中国求救,因为和中国的关系一直不好,我们国家层面没有对丹麦表示支持这是丹麦没有想到的。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国家也没有向丹麦伸出援手。丹麦等于自食其果。

因为没有外国的支持,仅靠丹麦自己无法抗击病毒。因为病毒的封城影响了丹麦的经济。丹麦只有两条路走。一个是向中国认错,让中国帮助丹麦抗击病毒。一个就是破罐破摔,既然没有人救,就全面放开,让疫情发展的更猛烈些。想用开放的姿态逼迫世界帮助它。反正我不好过也不让欧洲好过,这就是丹麦的心态。

既然治不了病毒,也不能保证封城的效果,舍去民众的健康来换取丹麦的经济发展,这就是丹麦女首相的想法。只是没有健康的人如何发展经济呢?

丹麦的全面放开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给欧洲和世界压力。既然你们不管,我就放开丹麦人走向世界的步伐,让病毒来的更猛烈些。实际就是给欧洲本已经吃紧的疫情更加吃紧。能想出这招的丹麦女首相心肠更狠,更坏。已经完全撕破了善良的伪装,自由的伪装。心肠何其毒也。

本文观点,欢迎讨论。本文图片来自公开的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