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策略:定增視角下的國企改革

長江證券 研報作者:包承超

國企定增規模佔比逆勢提高


  歷史來看,A股整體與國企的定增趨勢變化存在差異。2010至2015年,在增發股數和募資淨額方面,國企定增規模佔整體規模比例均保持在50%左右。在2013至2016年期間,再融資政策有所放鬆,國內整體定增市場規模大幅提高,國企定增規模佔比卻有所下降。2016年之後,定增監管趨嚴,整體定增規模逐步下降,而國企則相對穩定,佔比有所提高。到2019年整體定增規模繼續下降,國企定增項目及規模佔比反而再度反彈,表現值得深入關注。
  央企是國企定增規模佔比提高的主要貢獻來源,2019年國企定增行業分佈上,週期和消費佔比仍在提高。在去年整體定增市場規模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央企參與定增的項目佔比逆勢上行,支撐國企定增規模佔比再度提高。其中,定增項目數量佔比從2018年的11.2%提升至16.1%,增發股票數量佔比從20.4%提升至26.4%,募資淨額從15.6%提升至18.5%。行業層面,國企定增實施主要集中在週期和消費兩大領域,相對2018年佔比有進一步的提高。其中週期類佔比上升了2個百分點,消費類佔比上升了9個百分點。
  核心原因:融資收購其他資產
  2019年,國企定增佔比逆勢抬升,通過大股東認購的方式,大量融資收購資產。2018年有41%的國企定增項目用於融資收購其他資產,而到了2019年該比例提升至46%。控股股東認購方面,2018年有37%的國企定增項目為控股股東認購,到2019年為41%。此外,國企大股東平均認購比例也提高到了60%。從國企內部結構來看,央企“控股股東”認購形式的項目佔比從2018年的30%提升至2019年的45%,地方國企大股東平均認購比例從2018年的61%提升至2019年的73%,兩者共同推進國企大股東認購比例的持續提升。

  新的變化:再融資新規後,國企參與定增的變化
  新規後再融資門檻降低,國企定增預案以定價發行為主,主要目的轉向補充流動性。新規出臺後,定增市場的門檻有所放鬆,國企發佈的定增預案遠高於歷史同期,規模激增數倍。其中,預案增發數量高達52億股,預計募集資金387億元。新規發佈後至3月22日,國企共有32個定增預案發布,其中定價發行的預案數量有23個,佔比超七成。另外,補充流動性成為國企該期間定增預案主要的目的,有超過37%的預案募資用於補充流動性,預計募集資金151億元。
  風險提示:1.國企改革政策變化;
  2.定增監管政策轉變。


市場策略:定增視角下的國企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