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谁写的,《道德经》的来源是哪里?有啥依据?

邱思民


《道德经》被奉为群经之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思想家老子(李耳)所著。

据文献记载,老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寻根问底,十分勤奋。他的老师尚荣将老子推荐到周都深造。在周都老子无所不学,学业飞快长进,被推荐为守藏室吏。守藏室相当于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集天下之文,藏天下之书。而老子就是国家图书馆馆长,因为在这里的任职经历,老子的学识更加精进,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问家。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这样记载“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至此,《道德经》问世,可以说,《道德经》是老子一生所学,所悟。《道德经》问世受到世人追捧研究,可惜的是很多人穷其一生,也不得其门道。

最后老子八十高龄倒骑青牛西出函谷关,老子为何西出函谷关,至今有好多种猜想。

几千年已过去,这本高深的伟大著作成了影响世界的高深智慧。


梨涡浅笑9278


老子

《道德经》是我国道家思想的起源,它辩证的哲学思想和深邃的智慧,一直是人们借鉴、学习的榜样,好多思想家和文人墨客都借鉴和学习他的思想,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并且有了创新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也是学习和借鉴《道德经》思想的典型例子,《孙子兵法》就是灵活的借鉴并发展了《道德经》重要的思想;而《孙子兵法》一书,则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已经超越时空的界限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关键词:不战而胜 上兵伐谋 无为而治 不争之争

出奇制胜 有无相生 奇正转化 上下同欲

后发制人 以迂为直 物极必反 知彼知己

杂于利害 围师必阙 进道若退 自胜者强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基础是老子哲学,正如《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一样,《孙子兵法》十三篇始终贯穿着老子哲学思想,它是老子哲学思想方法论在军事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卓越发挥。

老子原名李耳,具体生卒年代未详,但他是孔子(公元前551至前479年)的前辈,孔子曾远道登门“问礼于老子”,终因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去。孙武生长于齐国贵族家庭,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年至前496年在位)曾拜授孙武为吴军统帅,“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武是否到过老子那里求教,史书没有记载。不过,从他们俩人哲学思想的比较中,略知《孙子兵法》军事哲学基础的来龙去脉。

老子哲学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均有影响,但对兵家的影响尤大。在老子的主要著作《道德经》五千言中,谈兵的字眼就有268字。全书有一部分内容是直接谈兵的,还有一部分内容是以哲理来喻兵的,其他内容也贯穿着战略战术思想。我们通过比较、评析,可以看到《孙子兵法》对老子哲学在论兵方面的全面承续关系,以及老子哲学对孙武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的深刻影响。

一、不战而胜思想。老子反对轻率的战争,认为“佳兵不祥”,即好战者不能得到吉祥,“兵者,不祥之器”,他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主张“无为而治”。他主张以表面的“无为”,也就是不乱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式,顺应规律。孙子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他指出:“凡兴师十万……日费千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他强调:“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他主张通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政治和外交手段来争取胜利,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不争而争”的具体运用,这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全局意识。

二.自胜和先胜的思想。意思是先要自强,利于不败之地,并且创造胜利的条件。这一点在《老子》和《孙子兵法》中都有论述,在《老子》中,有“胜人着有力,自胜者强”,战胜他人叫做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者,说明老子对于战胜自己有着很高的评价,先要自强,然后才能够战胜敌人。这种思想在《孙子兵法》中发展的更加精确,在孙子兵法的军形篇中就有“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先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然后再此基础上,再创造条件,克敌制胜。其实这是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自己,并且随时抓住敌人的弱点,从而保存自己,战胜敌人。这中思想其实是在在老子的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运用。

三.出奇制胜思想。“无”和“有”是《道德经》中一对很重要的哲学范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孙武对此发挥得十分巧妙,他指出:“战势不过奇正,以正合,以奇胜”,在军事上,“无”的具体应用就是“奇”,“有”的具体应用就是“正”,“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孙武把《老子》的有无相生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演变,把自然界有无相生的规律赋予的主观性,主张通过“有”来进一步麻痹分散敌人,然后同过“无”,也就是从敌人想不到的时间、地点来攻击,从而进一步战胜敌人。这是孙武进一步把老子“有无”的变化,转化为奇正的谋略把“有无”相生转化为奇正相生,这是孙武把《老子》的有无相生发展成为奇正转化,这也是一种思想创新。其实,这些宏论同《老子》哲学中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和“有无相生”的原理是一致的。

四.愚兵思想。在《道德经》中,似有愚民思想:“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孙武则要求将帅“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犯之以利,勿告以害”,这样才能如意地指挥作战。这一种思想有它积极的一面和闪光点,因为保密是成功的前提,保密室谋略的生命,唯有如此,才能够做到胜敌于无形。尽管如此,这种思想是他们共同的历史局限性的反映,其实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五.上下一心、官兵一致原则。老子主张统治者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关心民众疾苦。老子的思想在《孙子兵法》里面表现的更为实际,也更为具体,主要表现在他要求将帅“视卒如爱子”,并且还指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说的就是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因为合则力强,分则力弱。这也就是“上下同欲者胜”,意思是官兵上下一致,有共同愿望的可以取胜。这就说明老子和孙武都十分重视民众的支持,争取民心或军心,把政治和军事的工作重心放在民众和士卒之中。老子和孙武都是有民本主意思想的。他们还都很注重实际,深知“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不过相对的老子,孙武表现的更为切实可行,看来孙武在老子的思想上做了进一步的延升。

六.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老子贵柔,认为“物壮则老”,物极必反,所以柔弱胜刚强。他指出:“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在军事上“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矣”。孙武继承了这些思想精华,他在兵书中写道:“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奚谷者,形也”。并把兵形如水的理论阐述得淋漓尽致。例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中的“不意”、“不备”,就是“虚”,水常居高临下,避实击虚,兵也是如此。又如:“声东击西”之类的战略战术,就是要造成兵势的高低差,以便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各个歼灭敌人。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如何以弱胜强、化害为利?孙武主张:“陷之死地而后生,投入亡地而后存”。老子说:“进道若退”,也是这个道理。通过主动陷于绝境来促使矛盾的转化。历史上项羽率领的楚军“破釜沉舟”、韩信的汉军“背水一战”,都是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

七.贵“无”思想。贵“无”也是老子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孙子发挥了这一思想,认为只有达到“无”的境界,才能把握战争的主动权。他也希望君王处于“无为而治”的地位,指出:“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他要求将帅要有“形人而吾无形”的战略战术思想,主张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机动灵活,以便造成“我专而敌分”的战场态势,这样一来,“敌虽众,可使无斗,则胜可为也”。孙武大力宣扬“无形”的好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他认为:“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老子、孙子这些“贵无”的战略战术思想即便是在现代战争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八.洞察先机、超越平凡。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由小到大,由盛而衰,物极而反,貌似强大完美的事物,其实潜伏着危机或困难。老子深刻地指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美好的事物也在不可避免地发生运动和变化,当人们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什么时,那它已经在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以就“不善”、不美了。《孙子兵法》在这方面也有类似的论述:“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这里体现了道家以奇用兵的军事思想。

九.后发制人的思想。人的行为客观上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老子不主张直接探求,而是以退为进、后发制人。他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孙武在军事学里具体地发挥了这一思想,他在《军争篇》中写道:“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还有在《孙子兵法》中也有“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意思是避开敌人的锋芒,等待敌人衰弱了在打击,也是正确的创造和把握战机,从而克敌制胜,这与老子的的“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有同工异曲之妙。充分利用各种制约因素和各种假象来牵制、迷惑敌人,使敌方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春秋战国时期的假道伐虢和楚汉战争中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都是著名的战例,体现了“以迂为直”和“后其身而身先”的战略思想。

十.游刃有余。在老子看来,“有无相生”,物极必反,因此,处于正面的时候,要考虑到它的反面。他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而)新成”。保持“道”的人,他不要求饱满,正因为他不要求饱满、留有余地,虽然有缺点(蔽通弊),却能取得新的成功。这就是老子要求不必事事求完美,不要过于达到极限,要有发展空间。这种思想在《孙子兵法》中也得到了具体的体验,比如《孙子兵法》中的“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思想是同老子的这一思想一脉相承的。他的这种思想也符合春秋战国之际诸侯之间作战的实际情况,当时的作战是称霸和外交的重要手段,并不一定要把敌方灭掉,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了。当然,不可避免,他的这种思想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也是历史局限性的反映。

十一.朴素的总体战思想。《道德经》和《孙子兵法》中都有朴素的总体战思想。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八章中指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高明的统帅可以通过战争以外的手段赢得胜利,这里面已经有总体战思想的雏形。孙武则继承和发展了总体战思想,他明确地指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武认为,对敌作战首要的是政治手段与谋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其次是外交手段,主要是指纵横捭阖方面的手段;再次才是军事手段,攻城则是下策了。战争只是政治的特殊表现形式,它是政治的延伸,而又归宗于政治,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这些基本原理,看来老子和孙武早就发现了。

十二.知己知彼、自胜者强。老子和孙武都比较注重全面地看问题。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武则引伸到军事领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自己的弱点,克服自身的不足,使之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克敌制胜的前提,然后利用敌方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暴露出的弱点,举而胜之,这也是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子和孙武也有精辟的见解。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孙武讲得更具体,他认为善战者应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全面认识和比较敌我双方力量的大小与分布情况,积极创造我强敌弱的形势,相机败敌。这是老子和孙武军事哲学的又一贡献,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南宋名将岳飞在总结其军事生涯时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清代的曾国藩也说:“先求稳当,次求变化”。这些论述,前后间隔两千余年,这条军事的基本法则可谓没有变。

十三.辩证法思想。在老子和孙武的著作中都有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用全面的、发展的和能动的眼光看待政治、军事问题的变化规律,因而,他们提出的不少警句格言至今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老子认为事物都是相反相成、发展变化的,仅仅抓事物的正面,反而得不到正面,而善于纵观全局、把握事物的反面,因势利导,却可得到正面。例如:《道德经》中的“将欲敛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老子的“进道若退”也有这个意思,“进”是以“退”为条件的,“退”促进了矛盾事物的转化。孙武也有“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说法,通过迂回来避其锋芒,以空间换时间,同时也就可以将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因素,从而化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除此之外,在《老子》还论述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事物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不能够刻舟求剑、静止的去看待事物,而要以发展、变化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这就更加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法的思想光芒。这一思想在《孙子兵法》里面也有详细的论述,在《孙子兵法》的九变篇里,就有“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意思是聪明的将帅必全面思考问题,在不利的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任务就可以完成,在有利的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祸患才可解除。就是要全面思考问题,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从总体上看,《孙子兵法》与《道德经》是一脉相承。从文学修辞上看,这两部书均词约义丰、说理精辟、逻辑严密、文彩飞扬,妙语联珠;从哲学思想上看,《孙子兵法》直接渊源于《道德经》,孙武和老子一样也都是无神论者;而在论兵方面,孙武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饱含《老子》哲学精髓的《孙子兵法》不愧为世界兵书中一朵不朽的奇葩。


沐寧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的源头应该是上古时代,国家君主在治理国家过程中总结出的领导者法则。而这些领导者为了更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把这些整理出来刻在太庙里金人背上,这个内容叫《金人铭》。“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就出自《金人铭》。老子在《道德经》也有类似的句子:“人之所教,我亦教之”。看见老子多么讲的是,他所讲的这些修心,修道,这些事。并不是他独创的,而是古人承下来的,他只是遵循古训来教学的。可见老子多么谦卑啊。那么老子《道德经》一书,是怎么来的呢?按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记载,是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时出关被函谷关的长官尹喜拦住恳请他著书,于是才有了这五千余字的《道德经》。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这足已说明了,老子著书,并不是为了以己的私益,而是要人遵循自然规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