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损4.36亿元,青云科技能否平步“青云”

三年亏损4.36亿元,青云科技能否平步“青云”|科创板研究

四轮融资后,公司现金流仍然吃紧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郜融莲

近日,上交所受理了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云科技)的IPO申请。

据招股书显示,青云科技是一家平台级混合云ICT厂商和服务商,在新冠疫情期间,青云科技携手上海爱壹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智慧云医院防疫助手解决方案,助力整个疫情期间护理、诊断工作高效开展。

然而,疫情期间做出贡献只能作为企业的加分项,并不是说所有在疫情中做出贡献的企业,都能够成功上市。并且,招股书中显示,青云科技截至目前为止,仍未盈利,且有大量未弥补亏损,公司现金流也并不充裕。

成立多年仍未盈利

招股书显示,青云科技成立于2012年,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于云产品、云服务的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由云产品和云服务构成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9.87%、99.77%和99.88%。

青云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在2018年前,公司云服务面向的重点领域以互联网公司为主,但近年来受下游部分细分行业基本面变动及监管整顿的影响,公司云服务增速放缓。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公司云服务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30%、-18.92%和-26.53%,呈下降趋势。毛利率为负,意味着公司只要卖出服务,就会亏钱。

青云科技表示,公有云领域竞争激烈、客户结构调整、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等因素导致云服务业务毛利率降低。

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如果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其毛利率就处于较低的水平。而作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的云服务,毛利率持续为负数,这样的情况对公司也是十分不利的。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负,为公司带来的则是持续的亏损。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青云科技净亏损分别为0.96亿元、1.49亿元和1.91亿元,三年亏损4.36亿元。

除此之外,青云科技还在招股书提示风险中表示,公司目前尚未盈利,且预计短期内无法盈利、未弥补亏损持续存在。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青云科技未分配利润为-1.99亿元,也就是说成立近八年来,公司并没有赚到真金白银,即使成功上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司也无法分配利润。在此种情况下,仍执意选择上市,公司也无法更好的保障股东的权益,难免有来资本市场“圈钱”的嫌疑。

四轮融资后现金流仍吃紧

与持续亏损相对应的是,青云科技不容乐观的现金流。

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青云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051万元、-6240万元和-87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青云科技主要通过股权融资及债权融资方式获得营运资金、保证较为充裕的现金流。

具体而言,自2012年成立之初,青云科技便获得来自蓝驰创投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截至目前为止,青云科技共完成四轮融资。最近一次是2017年6月,完成D轮融资,获得资金10.8亿元。投资方包括招商证券国际、招商致远资本、阳光融汇资本等。

除四轮融资外,青云科技有两次股权融资,均未披露交易金额,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9年1月23日,投资方为汉景家族办公室。

三年亏损4.36亿元,青云科技能否平步“青云”|科创板研究

也就是说,为了保证公司能够正常运行,公司进行了四轮融资,和两次股权融资,但四轮融资后,现金流仍然吃紧,让人不禁发问,公司的钱去哪儿了?

青云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云计算作为技术型密集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保证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公司研发费用呈现持续快速上涨趋势。也就是说,公司把融资得来的钱全都拿去搞研发了。

然而,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青云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3067万元、6427万元、6954万元,在营收的占比分别为12.82%、22.81%及18.45%。

也就是说,除2018年研发费用大幅增长,增加了52.28%之外,2019年,公司的研发费用较2018年仅增加了8.20%。

青云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截止招股书签署之日,黄允松直接持有公司18.92%的股份,并通过颖悟科技和冠绝网络间接持有公司0.22%的股份。

然而,据天眼查信息显示,黄允松为公司疑似控制人,直接加间接持有公司40.92%的股份。

三年亏损4.36亿元,青云科技能否平步“青云”|科创板研究

究竟是天眼查出现了错误,还是公司招股书出了问题呢?

除此之外,据公开资料显示,在2012 年青云科技成立之初,其为实施境外上市计划搭建了红筹架构,而到了2017年,公司对红筹架构予以拆除,决定回归A股上市。

拆除红筹架构后,青云科技能否成功A股上市,《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