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放下执着,放下分别,简单点,你会过得更舒服


情感:放下执着,放下分别,简单点,你会过得更舒服


我们一点都不简单

我们脑子里面充斥着太多复杂的情感,正是这些情感导致我们变的不成熟不快乐和不幸福

这些情感成年人本不该有,只是很多营销号或者各种媒体为了迎合你让你内心对他们的产品、文章、电视剧等产生共鸣而故意编造让你觉得有这些情感是正常的

其实人不需要拥有这些情感

1、虚荣

2、蔑视

3、偏爱

4、妒嫉

5、愤怒

6、耻辱

7、欲望

8、渴望被他人尊重

9、渴望被他人爱

10、渴望被他人理解

11、渴望被他人照顾

这些情感阻碍着人类获得所谓的幸福感和天真的生活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法国大哲学家说的


情感:放下执着,放下分别,简单点,你会过得更舒服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 让-雅克 卢梭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样写:

人在最原始的状态的时候是最简单的

后来无意识间他们获得了“才能”和“美丽”的概念,继而产生“偏爱”的情绪。由于经常相见产生出灵魂深处第一缕甜蜜的情感,只要出现稍不如意之处,这种情感便会成为疯狂的愤怒:妒嫉随爱而生,一旦反目,就连最温柔的情感也不免引起人类血淋淋的牺牲。

后来又产生出了渴望被尊重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出现人类便迈向了恶的开始,从最初的偏爱,现在又诞生出了虚荣和蔑视,另一方面也诞生出了耻辱和欲望。

我们人类发展的越快,所谓的幸福感和天真的生活就越难获得。

所以一个人想要活的舒坦,变的成熟就应该抛掉上面说的11种情绪

特别是:

8、渴望被他人尊重

9、渴望被他人爱

10、渴望被他人理解

11、渴望被他人照顾

因为只要出现稍不如意之处,这种情感便会成为疯狂的愤怒:妒嫉随爱而生,一旦反目,就连最温柔的情感也不免引起人类血淋淋的牺牲。


情感:放下执着,放下分别,简单点,你会过得更舒服


佛经上也说人要放下执着,放下妄想,放下分别,就能立地成佛,这个佛可以代表超脱

再世俗一点也可以说代表快乐,成熟,平静,强大。

佛经里面的执着:就是对世间事物抱有嗔念,相对应上面的观点就是愤怒,渴望被他人理解,渴望被他人尊重,渴望被他人爱,这都是嗔念

佛经里面的妄想:就是各种欲望

佛经里面的分别:佛看众生一切皆平等,人人都是佛,是没有分别的。而人看众生却分男,女,老,少,美,丑,好,坏,高,矮,胖,瘦这就会产生虚荣,偏爱和蔑视的情感,这就是分别。


情感:放下执着,放下分别,简单点,你会过得更舒服


这里想说一个观点

佛经和哲学的观念居然相吻合,这是不是能说明好的佛经也是高等哲学?(大乘佛法)

其实这句话早就有人说了,只是我们不相信也不敢相信,因为佛经让你放弃现实生活遁入空门,可你做不到,因为这是与现实相违背的,所以你不敢承认这是事实。

佛经里面有一句话,一切众生皆平等

美国《独立宣言》里面有一句,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两句话是不是又相吻合了,《独立宣言》是谁写的?是美国国父们,他们都是大思想家,大哲学家。

所以佛说的放下执着,放下分别,放下妄想这是有道理的

当然我们身在红尘不可能人人都放下,但是我们可以放下一部分情绪,这些情绪也是必须要放弃的,这些都是坏的情绪,就是卢梭上面说的

1、虚荣

2、蔑视

3、偏爱

4、妒嫉

5、愤怒

6、耻辱

7、欲望

8、渴望被他人尊重

9、渴望被他人爱

10、渴望被他人理解

11、渴望被他人照顾

那放下了这些情感后人内心是不是就空了?

那人应该拥有些什么样的情感呢?这个问题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上没有告诉我们答案

但是佛经里面讲了,就是“慈悲”

也可以说是“爱”和“感谢”,佛经里面说“爱”和“感谢”似乎是宇宙的核心

你说这是不是有道理的

我们所看到的世间万物是不是都被“爱”包裹着


情感:放下执着,放下分别,简单点,你会过得更舒服


所以我们人只要有“爱”和“感谢”这两个情感就可以了,不需要其他太多的情绪干扰。

我们抛弃了上面11种负面的情绪,然后心怀“爱”和“感谢”这两个情感

然后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和睡觉,尽量不要“起心动念”

慢慢的你就会觉得变跟以前不一样了,因为你从你体内拿走了那些执着,妄想,分别,这种感觉是说不出来,真的有太多好处了,只有自己知道,拿走这些情感不是让你立地成佛,而是会让你变得成熟。

让你变得轻松,变得快乐,变得强大,变得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