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即将迎来抽穗扬花期,此时要早防、严防、重防麦田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也叫麦穗枯病或烂麦头病,在小麦苗期到抽穗期都会发病。 每年春季四五月份小麦抽穗扬花的时候,也正是小麦赤霉病高发期,同时也是咱们农民防治小麦赤霉病最关键的时期。因为小麦赤霉病爆发快、传染快,而且市场上没有防治该病的特效药物,因此,为了避免小麦因赤霉病而减产,咱们农民朋友一定要在春季时早防、严防和重防小麦赤霉病。


小麦即将迎来抽穗扬花期,此时要早防、严防、重防麦田赤霉病!

从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环境上来说,小麦赤霉病属于高温高湿性真菌病害,正常情况下,最有利于小麦赤霉病菌孢子繁殖与传播的环境是温度20-28度、土壤湿度>80%,如果遇到遇到3天以上的持续阴雨天气且温度达到24度以上的适宜温湿环境,小麦赤霉病就会快速的繁殖、传播、蔓延,从而导致小麦赤霉病广范围、大面积的爆发流行。

从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时间与发病规律来说,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时间基本上与小麦抽穗扬花期保持一致。对于国内主要小麦种植区来说,春季4月中旬到5月上旬的这段时间正是小麦抽穗扬花的关键期,同时这段时间的温度和湿度也最适合小麦赤霉病的繁殖传播。

小麦即将迎来抽穗扬花期,此时要早防、严防、重防麦田赤霉病!

从小麦赤霉病造成的损失上来说,小麦赤霉病的最佳防治时机比较短,一般只有短短的几天。如果抓不住小麦抽穗扬花时的赤霉病防治关键期,势必会造成麦田中的小麦赤霉病短期内快速的传播蔓延,从而导致小麦后期出现大范围的减产,病发程度轻的地块减产量在10-30%左右,病发程度严重的地块减产量会超过一半,更严重时还会造成麦田绝产。

从小麦赤霉病高发的麦田区上来说, 一般来说,温度高、降水多的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病早、发病重,而温度低、气候旱的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病时间较晚,发病情况也相对较轻。此外,使用不抗性品种的麦田、播种期晚的麦田、种植密度大的麦田、麦苗长势过旺或过弱的麦田、地势低洼积水的麦田、土壤黏性重的麦田、过量使用氮肥(如尿素等)的麦田,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情况比较严重,应当特别注意早防和重防。

小麦即将迎来抽穗扬花期,此时要早防、严防、重防麦田赤霉病!

从小麦赤霉病对小麦造成的危害上来说,小麦赤霉病属于花药侵染性的病害,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高温高湿环境是造成小麦赤霉病爆发流行最根本的原因。小麦发生赤霉病后,会造成小麦枯苗死棵(苗腐)、茎秆腐烂(茎腐和秆腐)、麦穗腐烂(穗腐),其中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的是麦穗腐烂(穗腐)。其中,苗腐主要发生在小麦幼苗期,会造成小麦烂种、弱苗、死棵或出苗不齐;茎腐和秆腐在小麦苗期到成熟期都会发生,会造成小麦近地面的茎基根部腐烂干枯(茎腐)或造成小麦茎秆变褐黄枯,进而导致小麦无法正常生长、抽穗或麦穗黄枯;而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的穗腐主要集中发生在小麦的抽穗期到成熟期,轻则造成小麦籽粒干瘪不饱实、千粒重下降,重则会造成小麦的麦穗出现白穗、枯穗或麦穗枯死无产量。

小麦即将迎来抽穗扬花期,此时要早防、严防、重防麦田赤霉病!

如何科学且有效的防治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防治的时间上来说,防治小麦赤霉病宜早不宜晚,正常年份时,建议各地区的农民朋友在麦田中的小麦开始扬花时(扬花初期时)就要及时着手打药防治,对于小麦赤霉病经常发生或往年发病较重的地区,即使是小麦苗株上还没有看出明显的病害症状,也应当抓住小麦抽穗扬花的防治关键期尽早用药防治,如果等到病害明显发生后再用药,既多次打药也很难再取得较为彻底的防治效果。

从国内各小麦主要种植区的防治时间上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建议在4月上旬时开始打药防治,黄淮南部和江淮地区建议在4月中旬时开始打药防治,黄淮北部和华北南部建议在5月下旬时开始打药防治,而气候相对较低的北部地区和西北地区则可以根据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在6月上旬前进行打药防治。

小麦即将迎来抽穗扬花期,此时要早防、严防、重防麦田赤霉病!

在小麦赤霉病的具体防控方法上,一般情况下,建议大家遵循“见花打药”的方法进行防治,当小麦进入到初花期(麦田中有5-10%的小麦开花)时,就要趁早打药进行防控,在第一次用药后每隔5-7天打药一次,根据麦田赤霉病的具体防治效果灵活连喷2-3次药物即可,但最后一次打药的时间应当在小麦进入到大量开花的盛花期前完成(盛花期时打药容易导致小麦发生药害)。

除此之外,在小麦赤霉病防治时,对于小麦抽穗扬花期时天气晴朗、温度较高的地区,在用药时建议在小麦抽齐穗后立即开始打药,对于小麦抽穗扬花期时经常发生低温阴雨天气的地区,建议抢在阴雨天气到来前在小麦刚开花的初花期或齐穗后尽早打药防治(为了预防雨水冲刷掉药物而降低防治效果,建议选择内吸性强或耐雨水冲刷性较强的药物)。

小麦即将迎来抽穗扬花期,此时要早防、严防、重防麦田赤霉病!

在小麦赤霉病防治药物的选择上,大家可以参考选择唑醚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福美双、戊唑福美双、丙硫菌、甲基硫菌灵、戊唑多菌灵、咪锰多菌灵、烯肟多菌灵、枯草芽孢杆菌、吡唑氟环唑、咪铜氟环唑、丙硫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甲硫戊唑醇、氰烯戊唑醇、苯甲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噻霉酮、戊唑咪鲜胺、氰烯菌酯等药物或含有以上药物有效成分的复配药物,大家可以根据自家情况从以上药物中选择2-3中交替使用,以防长期单一用药而导致小麦赤霉病对药物产生抗性。同时,对于防治困难的麦田,咱们农民朋友可以在打药时选择诸如有机硅、乙蒜素等类的药物增效剂添加到药液中使用,以此来提高药物防治的效果。

小麦即将迎来抽穗扬花期,此时要早防、严防、重防麦田赤霉病!

在小麦赤霉病药物防治的打药时间上,建议选择晴天上午9-11点或下午4点后到傍晚前进行打药,一定不可在小麦扬花授粉比较旺盛的中午时段进行,如果是在小麦扬花期打药,也一定不可选择小麦盛花期打药,可以在小麦扬花授粉前或扬花授粉后进行。一般情况下,小麦的花期只有短短的两三天;小麦花期时:第一天小麦盛开的花是黄色,第二天小麦盛开的花是黄白相间色,第三天小麦盛开的花是白色。当麦田刚少量盛开黄色花时是初花期,当麦田全部是白色花时则代表小麦盛花期即将结束。

在小麦赤霉病药物防治的药液用量上,建议大家一定要打足、喷全,并且要选择雾化程度十分好的喷头。正常情况下,打药时以打到小麦叶片全部湿润且小麦叶尖开始凝水滴落为佳。

最后再强调一遍:①市场上暂时没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特效性药物;②小麦赤霉病易爆发、难防治,防治时间宜早不宜晚;③小麦盛花期时一定、一定、一定不可喷打农药,否则会造成小麦授粉受精不良而不孕不育。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