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不會加減法,是太笨?NO,也許是你教的方法錯了!

在幼兒數學啟蒙中,加減法一直是家長們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家長們費盡心思講解,可對於成人來說很簡單的10以內加減,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卻始終無法理解。

孩子學不會加減法,是太笨?NO,也許是你教的方法錯了!

因此,家長很容易變得焦慮,認為孩子不用心學,小孩不聰明。從而加大孩子學習量,想通過大量的刷題讓孩子熟能生巧,更快的掌握加減法。但是脫離了理解的熟練,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事實上,在幼兒數學啟蒙早期,孩子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的,很難理解抽象的數學符號概念。所以,在學習加減法之前,我們可以通過對數的組成的學習,避免孩子直接進行抽象的符號運算。

孩子學不會加減法,是太笨?NO,也許是你教的方法錯了!

數的組成是指一個數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數,幾個部分數可以合成一個數(總數),數的組成包含著分解和合成2個方面。

根據幼兒認知發展規律,從5歲以後,可以嘗試讓孩子學習數的組成(又稱數的分合),到大班以後,孩子基本可以掌握1-10以內數的分合,以及加減法。

那麼,在孩子學習數的組成階段,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呢?

1、從較小的數字入手,讓孩子認識組成號,體會組成的含義。

孩子學不會加減法,是太笨?NO,也許是你教的方法錯了!

取4個桃子,分到兩個盤子裡,同時,寫出數字4分成1和3的組合式,接著,告訴孩子,分開的兩條線"∧"就是"分"的意思,這是指4可以分成1和3。

然後再把桃子合併放在一個盤子裡,寫出1和3合成4的組合式,告訴孩子,符號"∨"就是"合"的意思,這是指1和3合起來是4。

2、 讓孩子親自動手操作實物

讓孩子親自動手操作,首先可以驗證已知結果的正確性,同時也可以通過反覆的操作和練習,加深對分、合意義的理解。

孩子學不會加減法,是太笨?NO,也許是你教的方法錯了!

除了分桃子,我們還可以給孩子更容易操作的實物,比如說分釦子、分雪花片、分卡通玩具等等。

3、 引導孩子發現其他的分合方法

當孩子已經完全理解並掌握一個數的一種分合方式時,嘗試引導孩子發現其他分合方式。比如說:將4個西瓜分到2個竹筐裡,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孩子學不會加減法,是太笨?NO,也許是你教的方法錯了!

4既可以分成1和3,也可以分成2和2;3和1,同時,1和3;2和2;3和1合起來都是4。也可以把西瓜換成更容易操作的實物,比如積木、豆子、小棍等等,讓孩子實際操作,理解不同的分法。

4、 引導孩子發現數組成中的等量、互補和互換關係。

在孩子能夠完成一個數的所有分合式的時候,將各種的分合集中歸納起來。通過不同的書寫方式,讓孩子發現其中的規律。比如數字5的分合。

孩子學不會加減法,是太笨?NO,也許是你教的方法錯了!

通過讓孩子填寫或者自己寫出一個數的所有分合式,讓孩子總結出分合規律。

一個數可以分成2個部分,2個部分數合起來等於整數,這是分合中的等量關係

1個數分成兩個部分數,一邊部分數是順序排列,一邊部分數是倒敘排列,同時,1個部分數多1(+1),另一個部分數少1(-1),而總數不變,這是分合中的互補關係

在數的分合式中,將2個部分數位置互換,分合式依然成立。這是分合式中的互換關係

通過學習數的分合,讓孩子理解一個整數分成兩個部分以後,包含以上三種關係。

孩子學不會加減法,是太笨?NO,也許是你教的方法錯了!

讓幼兒在操作中認識數的組成,體驗分與合。從實物分合再慢慢過渡到數字分合,從數的分合過程體會數的組成。通過這樣的活動,感受數字的組成和聯繫。

數的組成式加減法運算的基礎,通過實物練習數的組成,給孩子具體直觀的感受,也有助於孩子理解抽象的數學"+"、"-"符號的概念,為加減法的引入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注【何秋光學前數學】,點擊“瞭解更多”,在家就能學的數學思維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