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接连查出胃癌,医生提醒:有胃病的人别这样吃,毒性太大


胃病是现代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占人口的2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常见,男性高于女性,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极易转化为癌肿。

叶玲在广州的一家贸易公司上班,平时工作极为繁忙,回到家会常常煮火锅或者炖一锅大杂烩,全家人围着一起吃。

一家三口接连查出胃癌,医生提醒:有胃病的人别这样吃,毒性太大

近一年时间,叶玲感觉胃不舒服,不时恶心反胃,还有点隐隐作痛,反反复复有好长一段时间了,之前自己喝喝热水、吃点胃药、消炎止痛就没事,所以一直也没太在意,可近来胃痛的发作次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胃癌晚期,幽门螺杆菌阳性+++。医生建议家里其他成员也来检查,结果父母也被查出幽门螺杆菌指数比她还高,并且是萎缩性胃炎,胃癌早期。

医生帮忙逐个排查,才得知,凶手竟是每天的高盐饮食习惯。原来,这家人每天吃饭时,感觉哪道菜比较淡了,就会重新放盐重新做。

一家三口接连查出胃癌,医生提醒:有胃病的人别这样吃,毒性太大

胃部疾病很多,但往往由于症状不明显,容易被人忽视。然而如有一些典型症状,则可据此而进行自我检查。

胃肠病的自我检查

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想到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病史可以多年,常在秋季发作,疼痛可能有节律性,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可诱发,可能是胃溃疡。

常在饭后2小时开始胃痛,或半夜痛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在秋冬易发,疼痛在上腹偏右,常有节律性,要想到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憩室。

一家三口接连查出胃癌,医生提醒:有胃病的人别这样吃,毒性太大

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可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史近期才发。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则考虑为胃癌。

突然发作的上腹剧烈疼痛,可能有饮食不洁或受凉史,坐卧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上、中腹有硬块但不能摸,可在1~2小时后自行缓解,可能是胃痉挛。肚子板硬不能碰着可能是溃疡病。

一家三口接连查出胃癌,医生提醒:有胃病的人别这样吃,毒性太大

关于胃病认识的2个误区

误区一:胃病不会传染

一般人普遍认为胃病不会传染。但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是会通过唾液或飞沫传染他人的。日常生活中这种细菌可以通过不洁的餐具、牙具、食物进行传染。

误区二: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会发生胃病

幽门螺杆菌虽然是各种胃病的罪魁祸首,但并非感染就会患胃病。资料显示,人群中约50%的人胃中存在幽门螺杆菌,但只有少数会发生胃炎、胃溃疡等病。胃病是否发生与宿主自身免疫状况有很大关系。

一家三口接连查出胃癌,医生提醒:有胃病的人别这样吃,毒性太大

养胃3字要诀,牢记住

水是生命之源,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物质,喝水时加些*,大家可能很少见过,经研究显示,其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活性起到抑制的作用,减少对胃壁的伤害,可能调理肠胃,增加胃壁活动。

每天早晚及午睡后以两手相叠揉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揉100次。可促进腹腔血液循环,助消化、通肠胃,从而促使大便顺畅排泄。

定时(早晨)排便,不拖延时间,使肠中常清。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及会阴部,以保持清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