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時還有10萬精銳為何項羽一敗塗地,真實原因其實是這個?

原因很簡單,垓下之戰並不是楚漢決戰。

垓下之戰與彭城之戰往往被相提並論,因為二者有相當多的共同點,比如項羽丟失西楚核心區淮北,劉邦方聯軍彙集對項羽軍佔有絕對優勢等等。兩次戰役的結果又大為不同,彭城之戰楚軍在項羽的逆天微操之下上演逆天大翻盤,垓下之戰項羽則沒能上演奇蹟一敗塗地。

許多認識誤區也隨之而來,比如不能理解屢次以弱勝強的項羽為什麼不能翻盤/項羽為什麼不渡江東捲土重來/不是項羽發揮失常而是韓信太厲害才打贏這場楚漢決戰等等。

這些認識的誤區都在於沒有意識到,垓下之戰時的西楚已是強弩之末,項羽集團的軍事力量已經衰弱至極,無力抵抗劉邦集團的進攻了。

套用知乎一句喜聞樂見的俏皮話便是:大人,時代變了。

簡單說:彭城之戰項羽能翻盤,是因為他手裡獨步天下的西楚軍還保留著基本完整的建制,垓下之戰項羽一敗塗地,是因為他所仰仗的西楚強軍已經在楚漢戰爭前期的戰事中損失殆盡,奇蹟因此再也無法重現。

首先我們看一下彭城之戰西楚軍損失分析:

漢軍進攻一般被認為是三路出擊,如下圖:

四面楚歌時還有10萬精銳為何項羽一敗塗地,真實原因其實是這個?

漢軍戰況記載如下:

四面楚歌時還有10萬精銳為何項羽一敗塗地,真實原因其實是這個?

僅北路曹參有明確擊敗西楚將領記錄(傅寬從擊敗項冠周蘭的是否屬於漢軍東征不明,存疑),攻城也多為北路軍在薛郡一帶取得,中路主力及南路軍無擊敗將領記錄,僅少數攻城或降城記錄。

這說明:由於西楚軍主力在齊國,河內司馬卬,潁川鄭昌這倆一次性炮灰消耗品被漢國解決後,西楚本土門戶大開,除了北路遇到抵抗(龍且很可能是由齊地回援南下),聯軍輕鬆佔領了西楚淮北。

漢軍雖然取得諸多勝利,但是消滅的楚軍數量非常有限,因為楚軍既無大將陣亡或投降,漢軍將領們基本也沒有斬獲記載。(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楚漢史料的匱乏,及當時記載軍功的方式,判斷軍隊戰損主要靠被俘/殺的將領數量來判斷。)

精銳仍然在手的項羽有多危險,聯軍在痛徹骨髓的彭城之戰已盡情領略,在此不再複述。

再看垓下之戰前後的態勢,與彭城之戰則全然不同,戰略大反攻階段各戰場漢軍將領取得戰果如下:


四面楚歌時還有10萬精銳為何項羽一敗塗地,真實原因其實是這個?


只是看圖表就會發現垓下之戰疑點頗多:

1、如是楚漢決戰,10萬規模的大軍覆滅竟然沒有大將被斬/俘記錄,後期掃尾階段也只有一名柱國、一名郡守投降/被俘記錄,只能說明西楚核心將領/官員集團在垓下之戰前已損失殆盡。

2、聯軍合圍項羽,漢軍名將諸侯名將雲集,周勃、樊噲、靳歙、灌嬰、酈商、柴武、英布、彭越可謂是星光閃耀,垓下之戰在高祖本紀中可是漢軍40萬、楚軍10萬人級別的大會戰,這種規模的大戰,漢軍、諸侯軍雲集的一線猛將沒有上場機會, 上場的反而是陳賀、孔藂倆二線開外的功侯將領,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這倆將領擔任左右翼至少也得指揮近十萬人的軍隊,韓信用兵多多益善指揮幾十萬沒問題,問題是這倆人是這塊材料嗎?

“(陳賀)以舍人前元年從起碭,以左司馬入漢,用都尉屬韓信,擊項羽有功,為將軍,定會稽、浙江、湖陽,侯。”

“(孔藂)以執盾前元年從起碭,以左司馬入漢,為將軍,三以都尉擊項羽,屬韓信,功侯。”

就舍人、執盾及從起碭而言,這倆人是正八經的劉邦嫡系出身,又紅又專,但凡他們要真是這塊料,漢軍內部的晉升通道隨時都是敞開的,就不會直到楚漢戰爭後期的徵齊之戰職務才是勉強卡上高級將領的都尉,連個將軍都不是了。

“(灌嬰)以中涓從起碭,至霸上,為昌文君。入漢,定三秦,食邑。以車騎將軍屬淮陰,定齊、淮南及下邑,殺項籍,侯,五千戶。”

再看看漢軍騎兵統帥灌嬰的履歷,體會一下什麼叫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3、劉邦追擊-陳下-垓下-掃平殘餘這個過程中,樊噲、夏侯嬰、靳歙、灌嬰在垓下之戰的軌跡出現斷環。正常軌跡應該是他們參加垓下之戰後,樊噲、夏侯嬰隨劉邦北上定薛郡,靳歙赴南郡滅江陵國,灌嬰追擊掃蕩江東。

個人猜測有這麼幾種可能:

1、垓下之戰不存在;

關於垓下之戰的記載,研究楚漢史最重要的兩部史料史記和漢書口徑非常不一致!

《史記高祖本紀》載“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

《漢書·高帝紀下》“十二月,圍羽垓下。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知盡得楚地。羽與數百騎走,是以兵大敗。灌嬰追斬羽東城。”

《漢書·韓彭英盧吳傳》“漢王之敗固陵,用張良計,徵信將兵會陔下。項羽死,高祖襲奪信軍,徙信為楚王,都不邳。”

與史記記載的驚心動魄的垓下大戰相比,漢書的記載是楚軍在垓下被包圍後,項羽棄軍出逃,被灌嬰追擊斬殺,殘軍潰敗,根本沒有大戰。

史記的這段記載我認為有問題,我們摘取那段記載的前後文會看得更明顯,關注點見粗體:

漢王欲引而西歸,用留侯、陳平計,乃進兵追項羽,……漢王復入壁,深塹而守之。……漢王敗固陵,……齊梁諸侯皆大會垓下。立武王布為淮南王。

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

後。……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

正月,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為皇帝。漢王曰:……漢王三讓

這段記載對劉邦的稱呼有非常大的問題,史記稱呼劉邦一向是為沛公時稱沛公為漢王時稱漢王,但劉邦還是漢王就稱皇帝很突兀,這段很像是在前人寫的原始史料中插入了一段今人寫的材料。好比明朝人寫的小說裡唐朝人某某某稱李二為唐太宗,明人可以稱呼唐太宗但是唐人絕不會稱活著的李二為太宗。

(至於到底是太史公寫史記時在前人資料中加入自己創作,還是後人在司馬遷版史記中加入,已經無從判斷,畢竟史記也是經歷過被禁,大規模刪減再增加內容的坎坷歷程,我們今天看到的版本與太史公創作的史記是否一致很難說。)

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斬首八萬與當時的軍功檔案的功績記載方式相矛盾,參考上圖漢軍反擊階段戰果,灌嬰的檔案一直只記載斬俘將領、官員外加一次俘虜人數,斬首八萬這種記功方式非常突兀,同樣有在前人寫的原始史料中插入了一段今人寫的材料的嫌疑。(這也是為什麼不將斬首八萬列入戰略大反擊階段戰果統計表的原因,同時灌嬰本人列傳也未記載,故不採納。)

2、垓下之戰如《高祖本紀》記載就是一場五十萬人級別的大會戰,矛盾太多,前文已詳細解釋,我認為可信度太低;

3、 聯軍在垓下有過交戰;

但西楚軍人數太少,幾十萬聯軍不可能全部投入戰場圍毆,根本擠不下,而劉邦身上彭城之戰被翻盤的傷疤還在隱隱作痛,穩妥起見他派遣微操最強的齊王韓信率他從齊國帶來的軍隊與項羽對局。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孔、陳二將能以韓信的左右手出陣,他們是徵齊時期歸屬韓信指揮的漢將,隨韓信從齊地南下合圍項羽,再參加垓下之戰,邏輯上是講得通的,只不過參戰軍隊規模可能只有數萬人,即韓信從齊地帶來的軍隊。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第三種可能,垓下之戰只是一場一擊即潰的擊潰戰,既不激烈規模也不大。

綜上:由上表中的諸將斬獲可知,西楚軍主力已在滎陽主戰場、濰水之戰、灌嬰掃蕩淮北之戰、陳下之戰中基本損失殆盡。再加上垓下之戰前西楚高官紛紛陣亡/被俘/投降、西楚領土紛紛喪失的態勢,這時的西楚已是總崩潰態勢。

項羽不是不想抵抗,而是沒有能力抵抗了,他麾下由百戰老兵、基層軍官、沙場宿將構成的西楚軍事集團已不復存在,沒有這個基礎,項羽牛破天也只能做個百人敵的猛男,他再也無法複製鉅鹿之戰、彭城之戰的榮耀。

最後的榮耀,只屬於在地獄級的楚漢戰火中淬鍊而生的強大漢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