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时还有10万精锐为何项羽一败涂地,真实原因其实是这个?

原因很简单,垓下之战并不是楚汉决战。

垓下之战与彭城之战往往被相提并论,因为二者有相当多的共同点,比如项羽丢失西楚核心区淮北,刘邦方联军汇集对项羽军占有绝对优势等等。两次战役的结果又大为不同,彭城之战楚军在项羽的逆天微操之下上演逆天大翻盘,垓下之战项羽则没能上演奇迹一败涂地。

许多认识误区也随之而来,比如不能理解屡次以弱胜强的项羽为什么不能翻盘/项羽为什么不渡江东卷土重来/不是项羽发挥失常而是韩信太厉害才打赢这场楚汉决战等等。

这些认识的误区都在于没有意识到,垓下之战时的西楚已是强弩之末,项羽集团的军事力量已经衰弱至极,无力抵抗刘邦集团的进攻了。

套用知乎一句喜闻乐见的俏皮话便是:大人,时代变了。

简单说:彭城之战项羽能翻盘,是因为他手里独步天下的西楚军还保留着基本完整的建制,垓下之战项羽一败涂地,是因为他所仰仗的西楚强军已经在楚汉战争前期的战事中损失殆尽,奇迹因此再也无法重现。

首先我们看一下彭城之战西楚军损失分析:

汉军进攻一般被认为是三路出击,如下图:

四面楚歌时还有10万精锐为何项羽一败涂地,真实原因其实是这个?

汉军战况记载如下:

四面楚歌时还有10万精锐为何项羽一败涂地,真实原因其实是这个?

仅北路曹参有明确击败西楚将领记录(傅宽从击败项冠周兰的是否属于汉军东征不明,存疑),攻城也多为北路军在薛郡一带取得,中路主力及南路军无击败将领记录,仅少数攻城或降城记录。

这说明:由于西楚军主力在齐国,河内司马卬,颍川郑昌这俩一次性炮灰消耗品被汉国解决后,西楚本土门户大开,除了北路遇到抵抗(龙且很可能是由齐地回援南下),联军轻松占领了西楚淮北。

汉军虽然取得诸多胜利,但是消灭的楚军数量非常有限,因为楚军既无大将阵亡或投降,汉军将领们基本也没有斩获记载。(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楚汉史料的匮乏,及当时记载军功的方式,判断军队战损主要靠被俘/杀的将领数量来判断。)

精锐仍然在手的项羽有多危险,联军在痛彻骨髓的彭城之战已尽情领略,在此不再复述。

再看垓下之战前后的态势,与彭城之战则全然不同,战略大反攻阶段各战场汉军将领取得战果如下:


四面楚歌时还有10万精锐为何项羽一败涂地,真实原因其实是这个?


只是看图表就会发现垓下之战疑点颇多:

1、如是楚汉决战,10万规模的大军覆灭竟然没有大将被斩/俘记录,后期扫尾阶段也只有一名柱国、一名郡守投降/被俘记录,只能说明西楚核心将领/官员集团在垓下之战前已损失殆尽。

2、联军合围项羽,汉军名将诸侯名将云集,周勃、樊哙、靳歙、灌婴、郦商、柴武、英布、彭越可谓是星光闪耀,垓下之战在高祖本纪中可是汉军40万、楚军10万人级别的大会战,这种规模的大战,汉军、诸侯军云集的一线猛将没有上场机会, 上场的反而是陈贺、孔藂俩二线开外的功侯将领,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这俩将领担任左右翼至少也得指挥近十万人的军队,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指挥几十万没问题,问题是这俩人是这块材料吗?

“(陈贺)以舍人前元年从起砀,以左司马入汉,用都尉属韩信,击项羽有功,为将军,定会稽、浙江、湖阳,侯。”

“(孔藂)以执盾前元年从起砀,以左司马入汉,为将军,三以都尉击项羽,属韩信,功侯。”

就舍人、执盾及从起砀而言,这俩人是正八经的刘邦嫡系出身,又红又专,但凡他们要真是这块料,汉军内部的晋升通道随时都是敞开的,就不会直到楚汉战争后期的征齐之战职务才是勉强卡上高级将领的都尉,连个将军都不是了。

“(灌婴)以中涓从起砀,至霸上,为昌文君。入汉,定三秦,食邑。以车骑将军属淮阴,定齐、淮南及下邑,杀项籍,侯,五千户。”

再看看汉军骑兵统帅灌婴的履历,体会一下什么叫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3、刘邦追击-陈下-垓下-扫平残余这个过程中,樊哙、夏侯婴、靳歙、灌婴在垓下之战的轨迹出现断环。正常轨迹应该是他们参加垓下之战后,樊哙、夏侯婴随刘邦北上定薛郡,靳歙赴南郡灭江陵国,灌婴追击扫荡江东。

个人猜测有这么几种可能:

1、垓下之战不存在;

关于垓下之战的记载,研究楚汉史最重要的两部史料史记和汉书口径非常不一致!

《史记高祖本纪》载“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卻。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汉书·高帝纪下》“十二月,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灌婴追斩羽东城。”

《汉书·韩彭英卢吴传》“汉王之败固陵,用张良计,征信将兵会陔下。项羽死,高祖袭夺信军,徙信为楚王,都不邳。”

与史记记载的惊心动魄的垓下大战相比,汉书的记载是楚军在垓下被包围后,项羽弃军出逃,被灌婴追击斩杀,残军溃败,根本没有大战。

史记的这段记载我认为有问题,我们摘取那段记载的前后文会看得更明显,关注点见粗体:

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汉王败固陵,……齐梁诸侯皆大会垓下。立武王布为淮南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

後。……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汉王三让

这段记载对刘邦的称呼有非常大的问题,史记称呼刘邦一向是为沛公时称沛公为汉王时称汉王,但刘邦还是汉王就称皇帝很突兀,这段很像是在前人写的原始史料中插入了一段今人写的材料。好比明朝人写的小说里唐朝人某某某称李二为唐太宗,明人可以称呼唐太宗但是唐人绝不会称活着的李二为太宗。

(至于到底是太史公写史记时在前人资料中加入自己创作,还是后人在司马迁版史记中加入,已经无从判断,毕竟史记也是经历过被禁,大规模删减再增加内容的坎坷历程,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与太史公创作的史记是否一致很难说。)

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斩首八万与当时的军功档案的功绩记载方式相矛盾,参考上图汉军反击阶段战果,灌婴的档案一直只记载斩俘将领、官员外加一次俘虏人数,斩首八万这种记功方式非常突兀,同样有在前人写的原始史料中插入了一段今人写的材料的嫌疑。(这也是为什么不将斩首八万列入战略大反击阶段战果统计表的原因,同时灌婴本人列传也未记载,故不采纳。)

2、垓下之战如《高祖本纪》记载就是一场五十万人级别的大会战,矛盾太多,前文已详细解释,我认为可信度太低;

3、 联军在垓下有过交战;

但西楚军人数太少,几十万联军不可能全部投入战场围殴,根本挤不下,而刘邦身上彭城之战被翻盘的伤疤还在隐隐作痛,稳妥起见他派遣微操最强的齐王韩信率他从齐国带来的军队与项羽对局。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孔、陈二将能以韩信的左右手出阵,他们是征齐时期归属韩信指挥的汉将,随韩信从齐地南下合围项羽,再参加垓下之战,逻辑上是讲得通的,只不过参战军队规模可能只有数万人,即韩信从齐地带来的军队。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三种可能,垓下之战只是一场一击即溃的击溃战,既不激烈规模也不大。

综上:由上表中的诸将斩获可知,西楚军主力已在荥阳主战场、潍水之战、灌婴扫荡淮北之战、陈下之战中基本损失殆尽。再加上垓下之战前西楚高官纷纷阵亡/被俘/投降、西楚领土纷纷丧失的态势,这时的西楚已是总崩溃态势。

项羽不是不想抵抗,而是没有能力抵抗了,他麾下由百战老兵、基层军官、沙场宿将构成的西楚军事集团已不复存在,没有这个基础,项羽牛破天也只能做个百人敌的猛男,他再也无法复制巨鹿之战、彭城之战的荣耀。

最后的荣耀,只属于在地狱级的楚汉战火中淬炼而生的强大汉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