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本書就給你買玩具!錯誤的“獎勵”讓你與教子目標越來越遠

上週,在書店的兒童區,我遇到一對母子,媽媽拿著繪本熱切地想帶三四歲的兒子一起讀,可小男孩聽不了兩頁就跑開了,如此兩三次後,媽媽說“來,讀完這本書就給你買玩具!”不知道是什麼讓那位媽媽這樣執著於讓孩子讀完那本書,也不清楚她的辦法是否湊效,可以確定的是,孩子從讀書本身獲得樂趣的機會被媽媽的激勵剝奪了。

1971年,著名心理學家德西做了個心理學實驗,他發現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在精神和物質兩方面兼得的時候,不但不會增強工作動機,反而會降低工作動機。這種規律稱為德西效應。德西效應表明,讓人進行一項產生愉悅感的活動時,如果額外提供物質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要從與他生活貼近的、感興趣的內容開始,把閱讀變成孩子嚮往的快樂的親子活動。額外獎勵不僅降低了閱讀的吸引力,還讓孩子認為讀書這件事可以討價還價。而讀書是一輩子的事,只有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滿足才能成為持久的動力,當額外獎勵影響甚至改變了孩子的讀書動機,只會適得其反。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怎樣儘量避開這些南轅北轍的教育方式?莫過於將心理學常識應用於日常生活。

刺激過度,會引發逆反——超限效應

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款;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在牧師終於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於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順走2元。這種由於剌激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現象,就是“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的原因在於:1、以自我為中心; 2、沒有注意方式、方法;3、忽視了“度”的把握;4、沒有換位思考。

當孩子有粗心馬虎的問題時,父母總忍不住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直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還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對孩子的錯誤,家長需要有將心比心的體諒,本著解決問題的目的,多提切實可行的方法、建議,幫助孩子漸漸改進。這樣,孩子才不會產生錯誤被“揪住不放”的厭煩心理。

讀完這本書就給你買玩具!錯誤的“獎勵”讓你與教子目標越來越遠

積極的心理暗示,是最強大的力量——羅森塔爾效應

也稱作“皮格馬利翁效應”或“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能改變人的行為。當老師或家長通過言語或暗示,讓孩子相信自己是與眾不同的,便增強了他的自我價值感,使他更自信、自尊,成長為長輩期待的樣子。反之,負面的標籤,不停地數落,也會讓孩子失去改進的動力,自暴自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尊重差異,相信孩子,多正面鼓勵是父母們需要時時自我提醒的。

你的選擇,總被無意識主宰——鳥籠效應

鳥籠效應又稱“鳥籠邏輯”,其發現者是近代傑出心理學家詹姆斯。鳥籠效應表明,當人們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時,會繼續添加更多與之相關而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常見於消費陷阱,如:因為喜歡一支口紅的顏色而最終買了一套彩妝產品;為搭配一個款式不錯的包包,又添置了衣服、鞋子等。

它還可以用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在家裡最顯眼、觸手可得的地方都擺上書,家中有客人來時,就會誇獎孩子“你真愛看書啊,擺得到處都是”,還會跟孩子聊聊最近看了什麼書之類的話題,慢慢地,孩子在客人走後會自然拿起書來讀。

讀完這本書就給你買玩具!錯誤的“獎勵”讓你與教子目標越來越遠

日常生活中,心理學法則無處不在,它們像一隻只無形的手,在冥冥中撥弄著命運的琴絃。蝴蝶效應,讓我們明白細節決定成敗,初始極小的偏差,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巴納姆效應告訴我們,人們傾向於將籠統的人格描述視為自己的真實寫照,越是模稜兩可、語焉不詳的描述,越容易令聽者信服; 破窗效應揭示了環境對人的行為具有強烈暗示性,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小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將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麥穗理論教會我們,專注於心中的至高價值,才能做出最令自己滿意的取捨……

心理類暢銷書作家書魚的《墨菲定律·青春版》聚焦於生活實用心理學,闡述了56個心理學現象,從它們的來歷、定義說起,與故事及生活中的事例相結合,通俗易懂。幫助讀者撥開迷霧,更明智地看待自己與他人,更好地應對來自工作、生活的考驗。

讀完這本書就給你買玩具!錯誤的“獎勵”讓你與教子目標越來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