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就给你买玩具!错误的“奖励”让你与教子目标越来越远

上周,在书店的儿童区,我遇到一对母子,妈妈拿着绘本热切地想带三四岁的儿子一起读,可小男孩听不了两页就跑开了,如此两三次后,妈妈说“来,读完这本书就给你买玩具!”不知道是什么让那位妈妈这样执着于让孩子读完那本书,也不清楚她的办法是否凑效,可以确定的是,孩子从读书本身获得乐趣的机会被妈妈的激励剥夺了。

1971年,著名心理学家德西做了个心理学实验,他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降低工作动机。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德西效应表明,让人进行一项产生愉悦感的活动时,如果额外提供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从与他生活贴近的、感兴趣的内容开始,把阅读变成孩子向往的快乐的亲子活动。额外奖励不仅降低了阅读的吸引力,还让孩子认为读书这件事可以讨价还价。而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才能成为持久的动力,当额外奖励影响甚至改变了孩子的读书动机,只会适得其反。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怎样尽量避开这些南辕北辙的教育方式?莫过于将心理学常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刺激过度,会引发逆反——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顺走2元。这种由于剌激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的原因在于:1、以自我为中心; 2、没有注意方式、方法;3、忽视了“度”的把握;4、没有换位思考。

当孩子有粗心马虎的问题时,父母总忍不住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直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还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对孩子的错误,家长需要有将心比心的体谅,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多提切实可行的方法、建议,帮助孩子渐渐改进。这样,孩子才不会产生错误被“揪住不放”的厌烦心理。

读完这本书就给你买玩具!错误的“奖励”让你与教子目标越来越远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最强大的力量——罗森塔尔效应

也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能改变人的行为。当老师或家长通过言语或暗示,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便增强了他的自我价值感,使他更自信、自尊,成长为长辈期待的样子。反之,负面的标签,不停地数落,也会让孩子失去改进的动力,自暴自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差异,相信孩子,多正面鼓励是父母们需要时时自我提醒的。

你的选择,总被无意识主宰——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又称“鸟笼逻辑”,其发现者是近代杰出心理学家詹姆斯。鸟笼效应表明,当人们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时,会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常见于消费陷阱,如:因为喜欢一支口红的颜色而最终买了一套彩妆产品;为搭配一个款式不错的包包,又添置了衣服、鞋子等。

它还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家里最显眼、触手可得的地方都摆上书,家中有客人来时,就会夸奖孩子“你真爱看书啊,摆得到处都是”,还会跟孩子聊聊最近看了什么书之类的话题,慢慢地,孩子在客人走后会自然拿起书来读。

读完这本书就给你买玩具!错误的“奖励”让你与教子目标越来越远

日常生活中,心理学法则无处不在,它们像一只只无形的手,在冥冥中拨弄着命运的琴弦。蝴蝶效应,让我们明白细节决定成败,初始极小的偏差,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巴纳姆效应告诉我们,人们倾向于将笼统的人格描述视为自己的真实写照,越是模棱两可、语焉不详的描述,越容易令听者信服; 破窗效应揭示了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强烈暗示性,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小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将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麦穗理论教会我们,专注于心中的至高价值,才能做出最令自己满意的取舍……

心理类畅销书作家书鱼的《墨菲定律·青春版》聚焦于生活实用心理学,阐述了56个心理学现象,从它们的来历、定义说起,与故事及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通俗易懂。帮助读者拨开迷雾,更明智地看待自己与他人,更好地应对来自工作、生活的考验。

读完这本书就给你买玩具!错误的“奖励”让你与教子目标越来越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