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大賺的背後,是資本與實體矛盾的突顯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1日報道,4月30日,36家上市銀行2019年年報已全部披露。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市銀行的營業收入共計50495.28億元、同比增長10.21%;淨利潤共計16727.23億元,同比增長6.92%,日均淨賺45.83億元。

銀行大賺的背後,是資本與實體矛盾的突顯嗎?

收入同比增長高於20%的有9家佔比25%,收入同比增長在10~19.9%的有17家佔比47.22%,增長高於兩位數的26家佔比72.22%,沒有一家銀行虧損。

新華社記者昝秀麗5月6日報道,實體類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9萬億元,同比增長7.8%;實現淨利潤1.7萬億元,同比下降2.0%,降幅較上年收窄2.0個百分點。實體類同比增長7.8%同比增長明顯低於銀行業的10.21%。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不可否認,銀行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實體行業也有因行業競爭導致利潤降低的實際情況。但從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實質情況分析,目前實體行業通過銀行融資的成本過高是最主要拉低利潤的原因。

也許會有做銀行的朋友跳出來反對我說的,銀行利率根本就不高啊,國家規定的利息我們從來就沒違反過呀,我們有銀監會監管啊,什麼什麼的……好吧,也許這些也是事實的一部分。而大部分實體在融資的過程中會遇到一個問題,必須要簽訂擔保公司或中介公司合同(這點誰來反駁?),那擔保公司與中介公司從中收取3~15%的區間費用,有的甚至高達25%。這樣一來,使用資金的實體就面臨一個難題,不用公司要死掉,用了也許不會死,但利潤被盤剝掉了。

銀行大賺的背後,是資本與實體矛盾的突顯嗎?

當然了,又有人會跳出來反對啊,如果沒有擔保公司,我銀行的利益沒有得到保障,錢收不回來你賠呀。別做夢了,我賠是不可能的。我就想問問,你們銀行做審核的是怎麼做的?實體行業要拿你的錢跑路的話,都是會有跡象的吧,如果真要跑路擔保了就不會跑了嗎?你們是要用擔保公司幫你們催款才是全部的事實吧。

《經濟參考報》 記者實地調查發現,大量金融掮客屬於不需金融許可證、只需工商註冊的非融資性擔保公司。金融掮客不務正業、野蠻生長背後,存在的是社會信貸需求得不到滿足以及監管缺失的現實。“擔保”行業亂象叢生,不僅損害擔保行業形象,擾亂金融秩序,還會影響社會穩定。這樣的現象離2014年報道後已經時隔多年,除涉黑狀況有所收斂外,利益輸送從未停止。

銀行大賺的背後,是資本與實體矛盾的突顯嗎?

隨著新一輪國際金融風暴的即將到來,流動性亦將日趨緊張,民間資本成為了中小企業的救命稻草,非法開展民間融資業務的擔保公司越來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