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冤死獄中,究竟是時代錯了,還是岳飛做錯了?

想必對宋代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們都知道岳飛這個人吧,岳母刺字的故事更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千古佳話。岳飛出生於北宋末年,經歷了靖康之恥,又親身見證了北宋王朝的滅亡,這對於一個以報國為己任的愛國青年來說是十分殘酷的,因此他對金人可謂是恨之入骨,這點可以從他的傳世名作《滿江紅·寫懷》中看出來。然而亂世才見真英雄,岳飛雖生逢亂世,但這也是他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他亦不負所望,憑藉著自己出色的文韜武略,一步步走向屬於自己的輝煌。

一代名將冤死獄中,究竟是時代錯了,還是岳飛做錯了?

圖為岳母刺字

原本這一切都應該按照正常的軌跡運轉下去,可是南宋王朝出了一個誤國的大奸臣秦檜,秦檜一直主張與金國議和,並極力打壓抗金將領,岳飛自然也在其內,最終竟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倘若岳飛能委曲求全,與秦檜搞好關係,試想一下,這將會是一個怎樣局面?今天筆者就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一代名將冤死獄中,究竟是時代錯了,還是岳飛做錯了?

圖為秦檜跪像

師出名門

岳飛出生在北宋末年的一個普通農戶的家裡,家境十分貧寒,他小時候不愛說話,但胸中卻藏有大志。在他從軍之前,經常徹夜研讀大量的軍事著作,曾經師從武師陳廣學習槍法,可他很短時間內就精通了,於是周同就被請來教他騎射。說起周同,此人門下不乏林沖,武松之輩,由此可見此人的武力值肯定特別高,由他教導岳飛自然是嚴師出高徒。相傳宋朝有一個知縣測試岳飛的弓術時,岳飛挽起強弓連發九箭,每支箭都從同一個孔中穿過,可以想見岳飛從周同身上學到了精髓。

一代名將冤死獄中,究竟是時代錯了,還是岳飛做錯了?

圖為於榮光版周侗

傑出的軍事天賦

岳飛從小便研習大量的軍事著作,尤為喜愛《左氏春秋》以及《孫吳兵法》。岳飛二十歲從軍,通過考核被任命為敢戰士,自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相州有兩個山匪陶俊和賈進,經常橫行鄉里劫掠百姓,殺害官員,相州的官兵每次進山剿匪都大敗而歸,岳飛聽說了這件事,於是請命進山剿匪,劉韐給了他步兵、騎兵攏共兩百人。於是岳飛率兩百人來到山下,先將三十人化妝成做生意的販夫走卒,混入山寨之中,果然不出岳飛所料,山匪把這三十人統統劫掠回去。岳飛隨即將一百人埋伏在山下,自己親率剩餘甲兵攻擊山寨,山匪見他人數不多便出門迎敵,岳飛隨即詐敗,引得賊人追擊,埋伏在山下的人將追擊之人一網打盡,而先前派遣的三十人也趁亂在山寨中擒住了匪首陶俊和賈進,匪眾們不知道怎麼辦,岳飛隨即便將他們都趕跑了。當然這只是他傑出軍事天賦的冰山一角,在他之後的軍旅生涯中,屢次擊敗金兵,讓金兵生出一種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一代名將冤死獄中,究竟是時代錯了,還是岳飛做錯了?

圖為岳飛雕塑

一代名將冤死獄中

1141年,金人已經沒有能力再攻擊南宋朝廷,於是請求議和,南宋朝廷也藉此機會打壓手握重兵的將領,尤其是岳飛。完顏兀朮更是在給秦檜的密信中提到,只要岳飛死了,那麼議和便可促成了。這所有的事情矛頭都直指岳飛,最終岳飛含冤入獄,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賜死獄中,一代英傑就此隕滅。

一代名將冤死獄中,究竟是時代錯了,還是岳飛做錯了?

圖為黃曉明版岳飛

是時代錯了,還是岳飛錯了

岳飛此人軍紀嚴明,剛直不阿,兩次北伐都打著“收復失地,迎回二聖”的名號,這自然就引起了高宗皇帝的不滿。對於趙構來說收復失地可以,迎回二聖就沒必要了,因為如果將二聖迎回,那麼他的皇位就可能不保,因此他對北伐之事經常猶疑不決,所以每當到了緊要關頭,總會召回岳飛。倘若岳飛改變一種北伐的口號,或許高宗皇帝會同意他繼續北伐。

一代名將冤死獄中,究竟是時代錯了,還是岳飛做錯了?

圖為宋高宗趙構

秦檜當年隨著徽宗欽宗,一同被擄至金地。在金地時,秦檜經常左右逢源,竟還得到粘含的賞識,於是給了他逃回南宋的機會。不過說到底秦檜只是一個唯利是圖小人,如果岳飛能許之以好處,說不定會與他建立統一戰線,從而實現他順利北伐的目的。

不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一個人做到完美顯然是不可能的,歸根結底,宋朝這個混亂的時代並不適合像岳飛這樣的忠臣廉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