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构建莞香全产业链,打造千亿莞香产业集群

东莞构建莞香全产业链,打造千亿莞香产业集群

■位于寮步镇的莞香产业一条街——牙香街

为加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地理标志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对地方特色产业的形成、发展、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东莞,第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是莞香。

莞香是沉香中的极品,沉香是广东省第一批保护的岭南中药材。东莞沉香树的种植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400多年的产业历史。莞香作为东莞以外其他城市无法复制的文化符号,是东莞文化的代表之一,也代表了东莞精神。

如何以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契机,促进产业的协同发展,使历史悠久品牌焕发活力?自2015年获得“莞香”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东莞积极推动沉香的种植和加工产业向文化产业纵深发展,促进形成千亿莞香产业集群,全面提升莞香文化产业综合优势,打造享誉全球的沉香文化产业中心。

莞香迎来发展的春天

“莞诸物俱不异他邑,惟香奇特。”《东莞县志》中这样描述。

“莞香”是沉香中的顶级品种,被誉为“植物中的钻石”,为东莞市所特有。遵循古法,从“开香门”到结香、取香、加工成香,莞香培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复杂,始终追求依照传统古法进行生产加工。它也曾历经沧桑,甚至濒危,如今成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位于东城乌石岗的尚正堂莞香文化博物馆,将这一切浓缩于方寸之间。“我们对莞香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理顺了它的历史脉络,总结梳理其生产制作流程并加以文字说明,这便于莞香文化的传承,便于市民直观地理解。”馆主黄欧指着图文展板说。为了更好地传承东莞莞香文化,尚正堂集团不仅开设莞香文化博物馆,还在大岭山莞香种植基地和同沙生态园的省非遗传承基地设有展览室。

近年来,随着养生文化逐渐兴起,沉香市场日渐繁荣,然而产品质量却参差不齐。面对产业遭受冲击,为有效保护莞香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和品质特色,将优质莞香产品推向世界,推进莞香产业链健康发展,东莞市聚合各方力量,将莞香打造成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在那几年,东莞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通过可行性调研、组织制定标准、成立申报机构、整理申报材料、组织参加技术审查等一系列具体措施,终在2015年8月,推动莞香成功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实现了零的突破。同年,东莞市政府通过《莞香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打造“东方香都”,通过多样的模式推动莞香产业发展。

2017年3月,《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东莞作为条例要求保护的首批八种中药材之一——沉香的主要种植生产地,莞香产业搭上政策的快车,也迎来发展的春天。该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岭南中药材的种源保护、种植保护与品牌保护,明确了良种基地、生产基地等建设标准以及违反条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为我市沉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扩大、中医药强市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多措并举打造地标产品

自莞香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东莞市政府为擦亮历史品牌,在制定莞香产业发展方案中,提出了通过突出“莞香”产品种植、深加工环节的研发创新,挖掘推广其文化品牌,繁荣文化创意、香道养生、休闲旅游等服务业,旨在推动一、二、三次产业联动,提升产业影响力和附加值,扩大全产业链的整体影响力。

在明确标准推动产业质量提升方面,东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指导产业龙头企业制定企业标准《莞香》与《莞香有机生产技术规程》。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推动下,莞香产品生产者严格按照质量技术要求和标准组织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监控,确保产品品质。此举解决了以往无标生产的问题,以高标准唱响产业高质量名牌,有效提升了莞香产品竞争力。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作为一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效规范了莞香市场。东莞严格规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的使用范围,打击假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侵权行为,有效保护了消费者与高品质莞香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以尚正堂集团为例,通过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标识,有力遏制了不良企业产品的冲击,年销售额稳步提升15%。

此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确立了东城街道、南城街道、大岭山镇、寮步镇、厚街镇、茶山镇等6个街镇为莞香产地保护区,在土地资源日渐紧张的东莞,有力保障了莞香的种植区域。在具备莞香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的城镇片、山区片、丘陵片镇街,东莞市都重点扶持鼓励其发展莞香种植产业。

为了多措并举促进全产业链发展,东莞一方面发挥制造业优势,传统制香与深加工、精加工协同发展。以东城——大岭山——寮步为中心的核心区,开展有机结香的原生态莞香产品(盘香、线香、香片、香料等)制造。同时,联合医疗企业发展东莞市莞香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开发莞香茶、莞香酒、莞香化妆品、工艺品、饰品等衍生品。

另一方面,发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影响力,东莞还打造莞香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例如,东莞市每年举办集采香庆典、表演、品香、观光、展览以及论坛于一体的“香博会”,打造“莞香小镇”与莞香主题国家4A旅游景区等,青洲香市文化产业园、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牙香街和香博园等一个个莞香主题的观光旅游之地拔地而起。

把“古产”做成新兴产业

悠悠暗香中,传统莞香产业正在凝聚着发展的蓬勃新力量。

去年12月,第十届中国(东莞)国际沉香文化产业博览会举行,4天展会主分会场共吸引15万人次观众入场观展、采购,达成交易金额超过亿元。十年磨一剑,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沉香行业交流、合作的年度盛会,该届展会是香博会步入十岁、继往开来的新起点。

香城集团、香博会,只是东莞莞香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带动下,莞香从单一产业发展实现全产业纵深发展——产量逐年增加,产业相关制品逐步上市,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莞香已成为东莞新兴特色产业之一。

东莞构建莞香全产业链,打造千亿莞香产业集群

截至2019年底,东莞现存沉香古树超过3万株,种植面积近1100公顷,数量超过90万株,已初步形成收购、加工、交易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

为推动“莞香”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东莞还将以“地理标志+种植+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从农业到工业,从文化产业到旅游业,构建起集种植、营销、旅游、医药、养生、文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一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古产”,东莞把它做成了当代的新兴产业。由单一传统熏香产品到饰品、摆件、药材等精加工产品,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香道养生文化弘扬,莞香产业正从产品消费转向文化消费,使莞香产业贯穿一、二、三产业。

记者 曹丽娟/文 郑志波/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