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的利率在15%左右的产品是否值得投资?如何评价这类产品?

乾元方世玉


人心不足蛇吞象,理财最怕贪心不足。引用银保监会郭树清主席在2018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15%的收益率的安全性可想而知。



有安全保障的理财产品,如银行定期,中低风险的银行理财,网上定期理财,国债,结构性存款,智能存款……收益率都没有超过6%。就连高门槛的信托产品,想要达到这样的收益率都是比较难的。

前几年p2p平台有这样高的收益率的产品,但大家也都知道,那是因为监管不严,有些平台随意承诺,但这样的承诺风险就很高了。尤其2018年要求p2p完成备案,所以2018年也是p2p暴露高峰期,所以投资p2p是要谨慎的。



而且从去年以来,无论是股市行情还是基金市场都处于低迷状态,想有这么高的收益率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是采取基金定投的稳妥的投资方式,从历史数据来看,收益率也基本在12%左右。

所以说15%的收益率的产品要给评价,那就是“不靠谱”,坤鹏论仍然建议广大理财者们,除了有计划性的投资理财,把重心放在主业上,提高收入是家庭经济增长的最好途径。


坤鹏论


  目前还没听说过哪个银行合法的理财产品有这么高的收益,网贷产品倒是有可能。

  就算是网货平台,国内目前一些比较有名气,合规经营时间较久的网贷公司,也很少有15%的年化收益率。比如:陆金所、宜人贷、拍拍贷、人人贷、有利网等,下面是三家排名国内排名靠前的网贷公司年化收益率情况:

  1、陆金所,属于平安公司旗下,安全有保证:8.4%

  2.宜人贷,3年期也只有12%。

  3、人人贷,最高10.2%

  从图上可以看出,没有一家超过15%。我们投资不能光看收益率,更要注重安全。一些新开的规模的网贷平台,为吸引新客户,会推出高收益的产品,但容易出问题,刚刚过去的2018年,有多少家网贷公司都出问题了。

  “你看中人家的利息,人家看中你的本金”,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于高收益的网贷产品,你怎么看,欢迎讨论交流,我是:善行财富,期待您的关注。


善行财富


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说,作为有多年从业经验的金融咖,我来给大家普及下这方面的知识。

先说结论,对于收益率高达15%的理财产品是极不建议投资的。

人们平时接触的最多就是银行理财产品,上岁数的大爷、大妈们对理财产品更是乐此不疲,谁家银行的收益率比谁家的高0.1%啦,谁家的理财产品门更槛低啦,弄的门儿清。

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分两种,保本型和非保本型。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保本型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投资者一定摒弃存款思维,建立投资思维,即谁投资,谁享受收益并承担风险,银行只承担资产管理责任,一旦触发信用风险、违约风险,银行是想赔也不能赔啊,因为国家不允许。

所以现在所谓的保本理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产品,而是结构性存款。

啥是结构性存款,为啥能保本?咱们举个例子了就明白了。

投资者A拿1万块到银行B买保本理财(机构性存款),银行B把这1万块钱中的9900块放在存款账户,这9900元存款到期的本金加利息正好是1万块,剩余的100块投资到金融衍生品中获取更高收益,即便是衍生品的钱都赔光,还是有1万块钱的本金,这就是所谓的保本理财。市场中的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仅仅比存款高一点,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当然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本。

非保本理财才是的主流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考验的是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能力和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一般来讲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 资金需求方实力。资金需求方的实力越强,家底越厚,筹资能力就越强,承受的融资成本就越低。因为即便是钱赔了,也能变卖家产把钱换上,所谓的家大业大,不差事。

  • 用款项目的风险收益的匹配度。打个比方,如果资金需求方将这笔资金用来赌博,博取高收益,那就必然会承受很高的融资成本,但风险也是成倍的放大了。如果旅游景区将资金用于修建景区的基础设施,那么肯定不会承受太高的成本,因为景区的收入不会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出现大幅的增长。

  • 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能力和影响力。资产管理能力体现在对资产质量的甄别、尽调后对项目风险性作出的衡量、对潜在风险的预判以及各金融机构对风险偏好上。

从市场来看,现在主流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4.5%至10%,涵盖了银行理财、信托产品、P2P等多种细分市场。从风险偏好看,银行理财风险偏好最低,收益率一般在4.5%-6%,信托一般收益率在7%-9%,P2P是在8-10%左右,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

需要告诫大家的是,如果投资者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不是特别强,不能承受大部分本金损失的,不要考虑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对于任何投资者,遇到15%的收益率产品,想都不要想,赶紧走为上策,这里面一定暗含很多不可告人的风险因素。

<strong><strong>


王智渊87548726


利率在15%左右的理财产品,肯定是高风险品种。属于P2P的概率极大,绝对不是普通的银行理财产品。

如今各大银行理财产品的利率,都在5%以下。即使民营的小银行也只有略微上浮,离15%的标准差的很多,天上从来没有馅饼掉下来。

2018年乃P2P炸雷的高发期,即使几家收益相对稳定的网贷平台,利率亦没有达到15%。其余的理财方式只有基金和股票了有可能爆出黑马,但其风险和投资收益老百姓都心知肚明。

本人分析了很多社会中上当受骗的投资案例,发现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没有充分发挥“眼睛”的功能。过份依赖“耳朵”的作用。古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很多失败的事情都是“懒得”阅读所致。

明明很多协议文书上,利率多少风险多大写得清清楚楚。白纸黑字就几十个字,理财产品的存单标题上都有醒目的文字。但是很多人就是不看,只相信推销员的口头忽悠。

有报道大学教授理财被骗,说明缺乏金融常识的太多。所以才有这么多骗子“有饭吃”、有市场,否则他们早就失业了。

记住国家金融高层人士的警示:超过6%的理财产品都有较大的风险。


陆燕青


预期收益率15%,属于高收益。根据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原则,此类理财产品可以判定为高风险,有亏损本金的可能。

我们可以看看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情况。

①银行存款类产品、银行理财类产品,收益率2~6%。

②货币基金收益率,目前一般在3%左右。

④国债,到期收益率4%左右。

⑤信托,预期收益率6~9%。

即使风险稍微高一点的,网贷P2P平均收益率也不超过10%。

基于整体的投资理财收益率水平,我们说15%属于高风险、高收益。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其中赚钱的逻辑。

也就是说,投资者把钱投出去可以获利15%,那么拿到钱的一方他们能够获利多少?现在有没有比较安全稳妥的项目可以达到利润率15%以上?作为投资者和资金使用方之间的中介又能赚多少?我认为,只有参与各方都有钱赚,投资理财产品的逻辑才成立,风险才可以估量。如果这逻辑不成立或者不持久,那就比较危险。

总之,我认为此类产品风险性稍高一点,需要十二万分慎重。投资者务必做一番专业的调查研究,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决定是不是参与。


颜开财经


当投资者开始轻易相信“天上掉馅饼”的时候,就已经陷入到了“保本+高收益”的理财陷进中。此刻你要做的就是保持头脑清醒,赶紧远离!

2018年5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一次金融街论坛上说到,“千万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截止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基本都是在4-5%,几乎没有超过6%以上的产品。

很明显,超过6%以上的理财产品都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信托产品都不可能达到15%,过去几年时间中真正曾经达到15%以上的产品除了P2P理财外,鲜有能够实现的。2018年的股市行情,股票型基金都陷入全面亏损状态,无一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为-25.55%。唯一取得正收益的就是债券基金,但与你想要的收益率相距甚远!

但是,P2p理财平台不断爆雷已经成为2018年投资者的噩梦,现如今剩下的平台依旧是处于金融强监管之下的,很难再有10%以上的预期年化收益,更不要说15%。

所以说,建议你慎重选择吧!是否值得信赖就看你对于本金亏损的承受能力及偏好来定。如果你敢于冒风险且不怕本金被卷跑了,就去大胆地尝试一下,买个经验教训以警示后人。


东震木


首先,这个收益率做固定收益或者类固定收益类的理财这个收益率是基本不会存在了,疯狂的是在14,15年互联网金融尤其p2p,p2b类信贷类平台很多是超过年化15%的收益率的,毕竟所谓的风口和市场吹嘘,被收益所蒙蔽双眼,很多投资者教训惨痛!平台的主观性,道德风险及信用体系建设落后等,注定不能长久!

目前,包括公募基金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大额私募类产品,信贷类产品等,都达不到这个收益率!存在即是道理!现在以信贷为主的金融服务企业基本全军覆没,号称国企,政府,财团,透明也是风光不在,很大一部分都已经清算!大浪淘沙,像宜人贷,陆金所等!收益率也是降到年化很难达到10%这个区间!


宇轩colin


不可以,100%是个骗局。注意我说的是100%,不是90%也不是99%。

超过4%的理财项目,全都存在风险,超过6%基本就是骗局,更别说15%了。


财富小乌龟


郭主席说超过8%可能你是骗子,15%应该是骗子的祖师爷了吧


三克财经


看看各大国有银行理财利率都是不超过6%,就知道15%风险多高了。人家国有银行那么专业的人员财力才能做到6%不到的理财收益,凭什么小公司能做那么高,如果不想成为最后接盘者,远离这类理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