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作者/摄影:莫国良

自齐齐哈尔晚间坐上北去的列车后,整个的夜晚都在大兴安岭的山脉中一直往北,带着我们飞奔去大兴安岭的核心地带“漠河”。

火车的汽笛声惊醒了昨日的“闲云野鹤”的碎梦。清晨醒来,火车还是穿梭在大兴安岭的丛山峻岭中。由于,火车穿梭在崇山峻岭中,铁道旁的高山密林挡住了在火车的车厢里往外远眺视线,两旁根本看不到大兴安岭广袤的原始森林。由此,遗憾的也只能用心在感受了,不过从心理上说,也可以更加提升对大兴安岭探索的神秘好奇。

在上午10点左右,火车准时的到达中国最北的县城——漠河。简单的接车后,大巴又向北行驶了不到2个小时,最终到达了这次旅行的最北终点“北极村”。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北极村村口

说实话,见到了北极村,我颇感遗憾。它的风貌根本不是我梦里的北极村。它即没有了北极村应有的俄罗斯风格厚实的木刻楞建筑;也没有了看到沿路上的高山峻岭中的西北利亚那种倒挂的针叶松树林带;更没有了像额尔齐斯河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上那种静谧的流淌。也许《静静顿河》的那种俄罗斯特有的静谧神秘美感才是我想看到的。缺乏了沉淀、雄浑苍伤感是我到北极村之后的心理上的最大落差。

踏进景区,里面到处都是以“北”作为地标的游览标志了。什么“找不到北”什么“最北一间”、什么“最北一店”、什么“最北一屋”、什么“最北最美邮局”、什么“最北哨所”等等。看多了这些标志,感觉就是一种无病呻吟的造作。


其实,在北极村有一处地标还是值得去看的。那就是北纬53°29’51”的地理标志。到了这里也就是在中国境内也算是走到最北的尽头了。那个标志性的建筑设计的也很有艺术魅力。用了“三个北”字的建筑,形成了立体的空间,颇费匠心。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神州北极地标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中国最北之地标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金鸡之冠

到了北极村,有一个旅游项目,倒是应该尝试一下的。那就是中俄边境界河“黑龙江”上游览。因为是夏季,黑龙江上没有被封冻,河的中央因此也没有国界线,坐在游览的汽艇上,随意欣赏着二侧不同国度的自然风光。俄罗斯那侧,群山连绵,山坳中嵌入了带有俄式建筑的小村庄。中国那边,广袤的沿江道上,建造了很多建筑物。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黑龙江上俄罗斯的云

游艇在黑龙江的中心河道缓慢行驶,微风吹过,呼吸着不知道是从哪国吹来的风。放眼望去,二国边境的哨所依然是威严的对峙着。而我们却优哉游哉“一轮浮二国”,使人感觉特别的惬意,享受着和平带来的安逸快乐。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俄罗斯河堤景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俄罗斯小村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中国河堤景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中国沿江哨所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俄罗斯边防哨所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中国最北邮局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黑龙江河堤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一江两国


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东北内蒙游之三)

北极村一角

很快逛完了北极村,差不多也到了导游规定的时间。由此也只能说到此一游了!

东北内蒙系列游之一:《走进东北,松原短暂停留》

东北内蒙游系列之二:《探秘丹顶鹤的故乡扎龙湿地》

东北内蒙游系列之三:《走进“金鸡之冠”漠河北极村》

东北内蒙游系列之四:《跨越大兴安岭腹地,寻觅点亮的金色森林》

东北内蒙游系列之五:《游走于最后的大兴安岭林地、极冷县根河、额尔古纳》

东北内蒙游系列之六:《躺在额尔古纳河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满洲里》

东北内蒙游系列之七:《走进风情海拉尔,满洲里二卡跨国湿地》

东北内蒙游系列之八:《哈尔滨一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