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從現代愛情而言,這樣的“採倩之戀”基本不存在

人生路美夢似路長

路里風霜風霜撲面幹

紅塵里美夢有幾多百方向

找痴痴夢幻中心愛路隨人茫茫

——《倩女幽魂》

倩女幽魂:從現代愛情而言,這樣的“採倩之戀”基本不存在

改編自1987年張國榮、王祖賢版《倩女幽魂》的網絡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已於五一在騰訊視頻首播,當黃沾的這首《倩女幽魂》響起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種深深的熟悉感。

哥哥與王祖賢的《倩女幽魂》是無法超越的經典,這部由陳星旭、李凱馨主演的《倩女幽魂:人間情》只能說再次帶給我們一波以前的回憶,不管是劇情還是演員都是無法與原版相媲美的。

但是今天並不是想談翻拍的成功與失敗,而是在三十歲的年齡再來回顧這部電影的時候,突然發現,這樣的“採倩之戀”在現實中是基本不存在的,它只不過是我們給愛情賦予的一個美好的幻想而已

倩女幽魂:從現代愛情而言,這樣的“採倩之戀”基本不存在


“採倩之戀”:美好卻不真實

《倩女幽魂:人間情》講述了書生寧採臣和女鬼聶小倩之間發生的一段人鬼戀,寧採臣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趕考書生,聶小倩被控制的美豔女鬼,本來毫無交集的兩個人之間發生了一段感動的愛戀。

整部劇情設置的無比美好,聶小倩本來要殺寧採臣,卻被寧採臣感動,甚至不可自拔的愛上他;寧採臣只不過見了聶小倩一面,就深深的愛上她,為了她不惜放棄生命,最後兩個人的愛情感動了捉妖人,合力殺了壞人姥姥和黑山老妖,總結而言就是:

好人感動了壞人,最後壞人變好了,與好人一起殺死了真正的壞人。

劇情甚至給聶小倩設置了一個悽慘的身世,為後面聶小倩棄惡從善埋下伏筆,可見編導為了這份“採倩之戀”的美好,也是煞費苦心。

倩女幽魂:從現代愛情而言,這樣的“採倩之戀”基本不存在

可是現實中真的存在如此刻苦銘心的“一見鍾情”嗎?只不過一面而已,連對方是怎樣的人都不清楚,就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我想萬里也難挑得出來一對吧。

我所見過的愛戀,即使是所謂的“閃婚”,至少也是在瞭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後才會願意將自己託付給一個陌生人,而且都是冒著至少50%失敗的風險

現代的愛情,更是在細細審查,左思右想之後才會敞開心扉,誰會冒著80%以上的風險將自己的心交給一個只有“一面之緣”的人。

所以,這樣的“採倩之戀”,除了美好,並無太多真實的成分。

倩女幽魂:從現代愛情而言,這樣的“採倩之戀”基本不存在

“幻想”:讓我們看不清愛情的真面目

傑克倫敦說:

愛情待在高山之巔,在理智的谷地之上。愛情是生活的昇華人生的絕頂,它難得出現。

愛情是難得出現的,而正因為它的過於隱蔽,所以對愛情的期待讓我們產生了無數的幻想。

幻想是什麼?它是我們以理想或願望為依據,對還沒有實現的事物的想象。愛情的遙不可及讓我們對它產生了願望,而這個願望讓我們生出了無數的幻想,“採倩之戀”就是我們幻想的愛情之一。

可是幻想終究是幻想,它是我們賦予了想象的成果,我們將心中所想附在了它身上,而往往我們心中所想並不真實。比如,我們期待寧採臣與聶小倩之間那種“一見鍾情”的不顧一切的愛戀,“一見鍾情”、“不顧一切”都只是一種想象,即使是偉大的愛情,我們也做不到完全相信一個一面之緣的人,在毫不顧忌自己揹負的已有家庭責任的情況下為愛捨棄生命。

倩女幽魂:從現代愛情而言,這樣的“採倩之戀”基本不存在

20多歲的時候,我也對愛情充滿了無數的幻想,也期待有一個白馬王子突然出現,他能為我不顧一切。到了30歲之後,我發現這一切都太過虛幻,愛情就是在無數的人中找到一個自己不討厭的各項條件都比較適合的老伴而已。

愛情,沒有那麼多的浪漫,也沒有那麼多的刻苦銘心,就是兩個陌生人能互相能容忍彼此的不足然後度過一生。

《倩女幽魂》這樣美好的人間情,只能存在於虛構的電視中,而不會出現在現實的世界中。

倩女幽魂:從現代愛情而言,這樣的“採倩之戀”基本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