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舉制的繼承和貴族化中,來看日本貢舉製為何會“早夭”之原因


從科舉制的繼承和貴族化中,來看日本貢舉製為何會“早夭”之原因

中國的科舉從隋唐開始實行,直至清朝光緒帝三十一年(1905年)才壽終正寢,歷1300多年。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中華大地如火如荼進行科舉考試之時,有一個國家也通過學習隋唐制度,建立了一整套類似的科舉制度。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日本是中國周邊國家中,最早實施科舉制的國家。但與中國延綿不絕、存續千年的科舉制不同,日本的科舉制——或者稱之為“貢舉制”也是最早結束的

那麼為什麼日本“遣唐使”從唐朝潛心學來的制度卻在本土短暫存在就“早夭”了?

日本貢舉制的制度設計存在哪裡不合理之處,這些不合理之處又為日本發展埋下了怎樣的伏筆?

今天我們就從日本貢舉制的繼承和貴族化中,來看日本式的科舉制為何最早建立、卻也最早終結的深層次原因

從科舉制的繼承和貴族化中,來看日本貢舉製為何會“早夭”之原因

一、本土化的日本科舉制

日本的科舉制,現代學者稱之為貢舉制。所謂貢,即是“貢人”,這些人是從日本的地方教育機構——國學推薦的優秀考生;所謂舉,即為“舉人”,這些人是從中央設立的教學機構——大學推薦的優秀考生。所以,這種選拔人才的方式,我們稱它為“貢舉制”

在日本古籍《令義解》中有這樣的記載:“貢者,依令,諸國貢人。舉者,若別敕令舉,及大學送官者為舉人。皆取方正清循,名行相副者。”

從這句話中,我們能清楚地瞭解到日本貢舉制的名稱來源。

從科舉制的繼承和貴族化中,來看日本貢舉製為何會“早夭”之原因

但是,日本在進行“大化改新”之時,密集派遣“遣唐使”從唐朝學習而來的先進制度,卻不得不在本土實踐的過程中做出必要的改變,其原因有主要以下三點:

  • 1. 日本在唐朝時期還處在奴隸社會轉變為封建社會的過程中,而中華大唐已經處在封建社會的上升期。
  • 2. 日本的社會文化相對而言比較落後,大多數平民並不識字,學校教育還是貴族的“特權”
  • 3. 作為剛剛建立起來的封建集權國家,日本整體的行政能力還非常有限,難以管控到鄉村一級。

因此,在政治、文化、生活、經濟等等方面都不如唐朝的情況下,顯然照搬而來的科舉制必須根據自身國情做出必要的改變,從而致使日本的科舉制度也有了它自己的特色。

正如日本學者所言,日本還未能達到實行科舉制的階段,強行實行科舉制,就必須要做出調整。

那麼日本的貢舉制改變或者特色在哪裡呢?

從科舉制的繼承和貴族化中,來看日本貢舉製為何會“早夭”之原因

二、貴族化的貢舉制

從上文我們得知,能夠參與貢舉考試的人員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從地方官辦教育國學推薦而來的考生,叫做“貢人”;第二類是從中央官辦教育大學推薦而來的考生,叫做“舉人”。

那為什麼說它是貴族化的制度呢?其中奧秘就在這些能夠入學者的身份上。

日本著名研究學者宮崎市定曾說:“日本製定律令的時期,雖然在絕對年代上與唐朝處於同一時代,但就社會發展水平而言,決不能說處於相同的時代。”

日本在隋唐時期處在從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制的過程中,因此在制度設計上自然會偏向於舊的貴族階級。比如在入學資格上。

從科舉制的繼承和貴族化中,來看日本貢舉製為何會“早夭”之原因

第一,大學的入學資格

在《律令·職員令》中,對大學的入學資格進行的規定:“凡大學生取五位以上子孫及東西史部子為之。若八位以上子,情願者聽。”

這句話中有“五位”、“東西史部”、“八位”等名詞我們不知。但在《令義解》中,對此又有詳細的解釋。

“稱貴者,皆據三位以上。其五位以上者,即為通貴。”

原來,日本在改革的過程中,將官員從上到下分為30階。第一位到第三位屬於高級貴族,也就是“稱貴者”;第四位和第五位稱之為“中下級貴族”,也就“通貴”。

“東西史部”則是外來移民的統稱

,這些人大多有技能、會文書,居住在“皇城左右”,屬於“知識分子”,因此他們的子孫也在參與貢舉之內的範圍內。

那什麼叫做“八位以上子,情願者聽”呢?

就是那些官階在五位以下、八位以上的官員,他們不屬於貴族,但是如果他們的子孫有參加入學的願望,也可以考慮的。

從科舉制的繼承和貴族化中,來看日本貢舉製為何會“早夭”之原因

第二,國學的入學資格。

日本國學的入學資格有一定的限制比例。根據《律令·職員令》中的規定,日本的國學學生,“大國50人,上國40人,中國30人,下國20人。”並且,學生的身份首先選擇“郡司子弟”。

也就是說,不僅中央對地方的入學名額有著明確的規定,而且還規定了學生首先選擇當地官員的子孫。

在入學名額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官員子弟都不一定能夠有學上,普通的平民百姓更是隻能作為“替補上場”,而且機會微乎其微。

從科舉制的繼承和貴族化中,來看日本貢舉製為何會“早夭”之原因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就能感受到日本貢舉制明顯的貴族化傾向。首先能夠參加貢舉的名額很少,其次又只對部分特權官員開放,這種制度,與其說是日本的科舉制,不如說只是有其名而無其實。

古代日本的統治階層早在設計制度之初,就將平民排除在考試的大門之外。貢舉的參與者是按照特權大小排隊進入的,是以貴族官員為核心的科舉制度,這與隋唐的科舉制有著明顯的區別。

科舉制設計的初衷之一,就是為了打破門閥壟斷官員問題,從而使得國家能夠“不拘一格降人才”。對日本統治者來說,他們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的,並也進行過努力。

從科舉制的繼承和貴族化中,來看日本貢舉製為何會“早夭”之原因

如在公元728年,日本就開始招募文章生20人和明法生10人,對這些人的身份也不做過多要求。

據《令集解·職員令》中記載:“簡取雜任及白丁聰慧,不須限年多少者。”

這些“雜任”,指的就是衛兵、衛士等官府中的低級職員,白丁,指的就是普通百姓。這種制度安排,就是為了讓底層職員、平明百姓有入學參加貢舉的機會。雖然從實踐的效果上來看,日本並未有多少“雜任”、“白丁”進入官辦教育中學習,而且主要的學科均由貴族把控,難以突破

在貢舉制並未解除門閥壟斷官員的問題時,它的存在也如滔天洪水中的小小白蓮,很快就被新的制度所替代而崩潰。

從科舉制的繼承和貴族化中,來看日本貢舉製為何會“早夭”之原因

三、蔭位制度加劇了貢舉制走向覆滅

日本不僅從唐朝學習了“科舉制”,還向唐朝學習了“蔭位制度”。蔭位制度的設計本意,其實是實行科舉制中間的一個過渡制度。這個制度是為了讓那些可以依據父祖官位的人員循例入仕,從而保證新的制度安全落地的一種妥協。

在唐朝,蔭位制度隨著科舉制的興盛而逐漸走向沒落,天下人才均選擇積極應考、通過正當考試入仕,而這在日後成為了一種大勢,並在南宋煥發出奪目光彩。

但在日本,蔭位制度與貢舉制度定位重疊,作用卻相反。本已勉強將貴族子弟“消化”的貢舉制,在蔭位制度的衝擊之下,變得不再重要,甚至不必存在。

日本的貴族子弟只要年滿二十一,便可根據父輩祖輩的恩蔭而獲得官位,

那麼有如此之途,他們為什麼要參加考試而入仕呢?

下圖是日本蔭位制度的詳細劃分。

從科舉制的繼承和貴族化中,來看日本貢舉製為何會“早夭”之原因

古代日本蔭位制度

由此而來,這種蔭位制度促使“五位以上子孫,歷代相襲,冠蓋相望。”

顯然,為了源源不斷將可造之材輸之國家的貢舉制度,與近乎世襲的蔭位制度存在本質上的衝突,變成了門第取官。在這種制度的刺激下,“高級貴族”的子弟不再想著通過數年的寒窗苦讀入仕,而是寄希望於祖輩父輩的蔭護擁有官位。

而且,這些高級貴族的子弟,他們21歲就能夠走到其他普通貴族子弟20-30年都無法走到的位置,難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這又讓那些低級貴族受挫,出現了“無意果業”的現象。

最終,在門閥化和家族化的制度設計下,貢舉制很快就走向了終結。

從科舉制的繼承和貴族化中,來看日本貢舉製為何會“早夭”之原因


四、總結

在古代,科舉制是通過考試競爭來平等選拔優秀人才的一種先進制度,甚至影響了現代的選拔人才設計。但是日本在實施過程中卻背離了這一初衷,將貢舉的參加者拘囿於貴族範圍之內,從一開始就設計了身份限制,拋棄了“平等”的原則,讓這種制度成為了“雞肋”。

同時,在蔭位制度的刺激之下,又讓貢舉製出現了進一步的畸形。讓那些能夠參加貢舉的人員不再選擇貢舉製作為入仕之途,而是仰靠父輩的蔭護,從而白白浪費了低級職員和平明百姓一生都得不到的機會。

日本的貢舉制度,從一開始就是服務於國內的貴族制度,它沒有起到“網羅天下人才”的目的,而是加劇貴族的門閥化和家族化,最終隨著貴族的衰落而走向了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