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举制的继承和贵族化中,来看日本贡举制为何会“早夭”之原因


从科举制的继承和贵族化中,来看日本贡举制为何会“早夭”之原因

中国的科举从隋唐开始实行,直至清朝光绪帝三十一年(1905年)才寿终正寝,历1300多年。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进行科举考试之时,有一个国家也通过学习隋唐制度,建立了一整套类似的科举制度。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日本是中国周边国家中,最早实施科举制的国家。但与中国延绵不绝、存续千年的科举制不同,日本的科举制——或者称之为“贡举制”也是最早结束的

那么为什么日本“遣唐使”从唐朝潜心学来的制度却在本土短暂存在就“早夭”了?

日本贡举制的制度设计存在哪里不合理之处,这些不合理之处又为日本发展埋下了怎样的伏笔?

今天我们就从日本贡举制的继承和贵族化中,来看日本式的科举制为何最早建立、却也最早终结的深层次原因

从科举制的继承和贵族化中,来看日本贡举制为何会“早夭”之原因

一、本土化的日本科举制

日本的科举制,现代学者称之为贡举制。所谓贡,即是“贡人”,这些人是从日本的地方教育机构——国学推荐的优秀考生;所谓举,即为“举人”,这些人是从中央设立的教学机构——大学推荐的优秀考生。所以,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我们称它为“贡举制”

在日本古籍《令义解》中有这样的记载:“贡者,依令,诸国贡人。举者,若别敕令举,及大学送官者为举人。皆取方正清循,名行相副者。”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到日本贡举制的名称来源。

从科举制的继承和贵族化中,来看日本贡举制为何会“早夭”之原因

但是,日本在进行“大化改新”之时,密集派遣“遣唐使”从唐朝学习而来的先进制度,却不得不在本土实践的过程中做出必要的改变,其原因有主要以下三点:

  • 1. 日本在唐朝时期还处在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的过程中,而中华大唐已经处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期。
  • 2. 日本的社会文化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大多数平民并不识字,学校教育还是贵族的“特权”
  • 3. 作为刚刚建立起来的封建集权国家,日本整体的行政能力还非常有限,难以管控到乡村一级。

因此,在政治、文化、生活、经济等等方面都不如唐朝的情况下,显然照搬而来的科举制必须根据自身国情做出必要的改变,从而致使日本的科举制度也有了它自己的特色。

正如日本学者所言,日本还未能达到实行科举制的阶段,强行实行科举制,就必须要做出调整。

那么日本的贡举制改变或者特色在哪里呢?

从科举制的继承和贵族化中,来看日本贡举制为何会“早夭”之原因

二、贵族化的贡举制

从上文我们得知,能够参与贡举考试的人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从地方官办教育国学推荐而来的考生,叫做“贡人”;第二类是从中央官办教育大学推荐而来的考生,叫做“举人”。

那为什么说它是贵族化的制度呢?其中奥秘就在这些能够入学者的身份上。

日本著名研究学者宫崎市定曾说:“日本制定律令的时期,虽然在绝对年代上与唐朝处于同一时代,但就社会发展水平而言,决不能说处于相同的时代。”

日本在隋唐时期处在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过程中,因此在制度设计上自然会偏向于旧的贵族阶级。比如在入学资格上。

从科举制的继承和贵族化中,来看日本贡举制为何会“早夭”之原因

第一,大学的入学资格

在《律令·职员令》中,对大学的入学资格进行的规定:“凡大学生取五位以上子孙及东西史部子为之。若八位以上子,情愿者听。”

这句话中有“五位”、“东西史部”、“八位”等名词我们不知。但在《令义解》中,对此又有详细的解释。

“称贵者,皆据三位以上。其五位以上者,即为通贵。”

原来,日本在改革的过程中,将官员从上到下分为30阶。第一位到第三位属于高级贵族,也就是“称贵者”;第四位和第五位称之为“中下级贵族”,也就“通贵”。

“东西史部”则是外来移民的统称

,这些人大多有技能、会文书,居住在“皇城左右”,属于“知识分子”,因此他们的子孙也在参与贡举之内的范围内。

那什么叫做“八位以上子,情愿者听”呢?

就是那些官阶在五位以下、八位以上的官员,他们不属于贵族,但是如果他们的子孙有参加入学的愿望,也可以考虑的。

从科举制的继承和贵族化中,来看日本贡举制为何会“早夭”之原因

第二,国学的入学资格。

日本国学的入学资格有一定的限制比例。根据《律令·职员令》中的规定,日本的国学学生,“大国50人,上国40人,中国30人,下国20人。”并且,学生的身份首先选择“郡司子弟”。

也就是说,不仅中央对地方的入学名额有着明确的规定,而且还规定了学生首先选择当地官员的子孙。

在入学名额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官员子弟都不一定能够有学上,普通的平民百姓更是只能作为“替补上场”,而且机会微乎其微。

从科举制的继承和贵族化中,来看日本贡举制为何会“早夭”之原因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就能感受到日本贡举制明显的贵族化倾向。首先能够参加贡举的名额很少,其次又只对部分特权官员开放,这种制度,与其说是日本的科举制,不如说只是有其名而无其实。

古代日本的统治阶层早在设计制度之初,就将平民排除在考试的大门之外。贡举的参与者是按照特权大小排队进入的,是以贵族官员为核心的科举制度,这与隋唐的科举制有着明显的区别。

科举制设计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打破门阀垄断官员问题,从而使得国家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对日本统治者来说,他们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并也进行过努力。

从科举制的继承和贵族化中,来看日本贡举制为何会“早夭”之原因

如在公元728年,日本就开始招募文章生20人和明法生10人,对这些人的身份也不做过多要求。

据《令集解·职员令》中记载:“简取杂任及白丁聪慧,不须限年多少者。”

这些“杂任”,指的就是卫兵、卫士等官府中的低级职员,白丁,指的就是普通百姓。这种制度安排,就是为了让底层职员、平明百姓有入学参加贡举的机会。虽然从实践的效果上来看,日本并未有多少“杂任”、“白丁”进入官办教育中学习,而且主要的学科均由贵族把控,难以突破

在贡举制并未解除门阀垄断官员的问题时,它的存在也如滔天洪水中的小小白莲,很快就被新的制度所替代而崩溃。

从科举制的继承和贵族化中,来看日本贡举制为何会“早夭”之原因

三、荫位制度加剧了贡举制走向覆灭

日本不仅从唐朝学习了“科举制”,还向唐朝学习了“荫位制度”。荫位制度的设计本意,其实是实行科举制中间的一个过渡制度。这个制度是为了让那些可以依据父祖官位的人员循例入仕,从而保证新的制度安全落地的一种妥协。

在唐朝,荫位制度随着科举制的兴盛而逐渐走向没落,天下人才均选择积极应考、通过正当考试入仕,而这在日后成为了一种大势,并在南宋焕发出夺目光彩。

但在日本,荫位制度与贡举制度定位重叠,作用却相反。本已勉强将贵族子弟“消化”的贡举制,在荫位制度的冲击之下,变得不再重要,甚至不必存在。

日本的贵族子弟只要年满二十一,便可根据父辈祖辈的恩荫而获得官位,

那么有如此之途,他们为什么要参加考试而入仕呢?

下图是日本荫位制度的详细划分。

从科举制的继承和贵族化中,来看日本贡举制为何会“早夭”之原因

古代日本荫位制度

由此而来,这种荫位制度促使“五位以上子孙,历代相袭,冠盖相望。”

显然,为了源源不断将可造之材输之国家的贡举制度,与近乎世袭的荫位制度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变成了门第取官。在这种制度的刺激下,“高级贵族”的子弟不再想着通过数年的寒窗苦读入仕,而是寄希望于祖辈父辈的荫护拥有官位。

而且,这些高级贵族的子弟,他们21岁就能够走到其他普通贵族子弟20-30年都无法走到的位置,难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又让那些低级贵族受挫,出现了“无意果业”的现象。

最终,在门阀化和家族化的制度设计下,贡举制很快就走向了终结。

从科举制的继承和贵族化中,来看日本贡举制为何会“早夭”之原因


四、总结

在古代,科举制是通过考试竞争来平等选拔优秀人才的一种先进制度,甚至影响了现代的选拔人才设计。但是日本在实施过程中却背离了这一初衷,将贡举的参加者拘囿于贵族范围之内,从一开始就设计了身份限制,抛弃了“平等”的原则,让这种制度成为了“鸡肋”。

同时,在荫位制度的刺激之下,又让贡举制出现了进一步的畸形。让那些能够参加贡举的人员不再选择贡举制作为入仕之途,而是仰靠父辈的荫护,从而白白浪费了低级职员和平明百姓一生都得不到的机会。

日本的贡举制度,从一开始就是服务于国内的贵族制度,它没有起到“网罗天下人才”的目的,而是加剧贵族的门阀化和家族化,最终随着贵族的衰落而走向了终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