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除了名士风流与高富帅才,可能是历史上最懂女性美的时代

引子:昨天读《世说新语-容止》篇,不禁感慨,魏晋时期的美男子真多呀,不仅没,还都是高富帅;几天读《贤媛》篇,再次感慨,那个时代对女性来说真是历史上福利最好的时代了。假想一下如果选一个朝代穿越,我一定选魏晋,没有之一。


一、魏晋多名士,内外兼修,身份显赫,妥妥的富二代。


魏晋时期除了名士风流与高富帅才,可能是历史上最懂女性美的时代

翻看《世说新语》记录的是从东汉到魏晋时代的名人轶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大动荡意味着朝代更迭频繁。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在那样的时代,恐怕要改成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代变更频繁,也就意味着臣子变更也比较频繁。且连年的战乱会导致人口锐减,但世家大族因着其身后的物质基础,自然更容易幸存下来。用前两年比较流行的话来说,一个招牌掉下来,砸中三个人,其中两个都是高富帅,另外一个在进阶高富帅的路上。

虽说动乱的社会,造成家国民族的灾难,但往往也能够成就个人的机缘,不是么?

魏晋时期除了名士风流与高富帅才,可能是历史上最懂女性美的时代

如果,魏晋时期纯粹是一个拼爹的年代的话,可能也无法成为历史上无数后人向往的时代了。最主要的是,那个时代对名士的要求很高。“贵出身、美姿仪”能够让你获得额外加分,并不能让你稳操胜券。若想跻身社会名流,你必须得要具有足够的“德行”,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内功要身后。

为什么这个时代名人之后也名人辈出?

我觉得原因有三:

魏晋时期除了名士风流与高富帅才,可能是历史上最懂女性美的时代

其一,因为全社会都在做监督官,都在监督你的一言一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甚至,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深闺人妇也在悄悄窥探你的言行举止,对你做品评(事见《世说新语-贤媛十一》山涛的妻子品评阮籍、嵇康)。

其二,朝代更迭频繁,父辈们的功绩和功业不一定能帮助自己,反而可能还害了自己。所谓“打铁还要自身硬”这个道理,作为世家大族的家长们更是清楚明了,因此世家大族在维护自身的氏族地位之时,更加注重其宗族子弟的培养。

其三,当时社会人才选拔实行的是“九品中正”的察举制度,出身再好,无法获得上位者或有名望的人的举荐也无法成功,因此,氏族子弟们有条件也有动力去做足自身的内功。

所以,透过《世说新语》,可以看出,当初的社会名流们可是妥妥的各个精英。当然,单单就一本书而言可能有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嫌疑,但不可质疑的是,魏晋时期是军演才俊出产最多的时候。

二、魏晋名士不仅个性潇洒,还特别的尊重女性,肯定欣赏女性的才智忧点。这可能是历史上对女性最公正的时代。


魏晋时期除了名士风流与高富帅才,可能是历史上最懂女性美的时代

《世说新语-贤媛》篇,共36则故事,记述了包括王昭君、班婕妤、王羲之妻子郗夫人、山涛妻子、卞太后、许允妻等24个女性典范的故事。故事中的女子或长于思辨,或观察细致入微,或见识卓著,或心胸广大或泼辣爽朗或刚正不阿,或大公无私,总之各有各的特点,各有个的风采。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对女子的评价标准是多方面的,女性的形象在那个时代是丰满的而非扁平的。

魏晋时期除了名士风流与高富帅才,可能是历史上最懂女性美的时代

如王昭君的故事,吐出其刚直;班婕妤的故事,突出了其才思敏捷;卞太后的故事则体现了卞太后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性格;许允之妻的三则故事突出了其敏捷的才思,洞察能力以及人生的睿智。

最有意思的是才女谢道韫的三则故事:第一则故事,谢回娘家告王凝之的状,怒其不争;第二则故事,谢嫌弃自己的弟弟谢玄不长进。似乎这两则故事来看谢道韫是一个恃才傲物,名利心很重的人(此处无来由的就想到了《红楼梦》中的薛宝钗);第三则故事则借济尼之口品评谢道韫“神情散朗,有林下之风”。读完第三侧故事再回头看前两则故事,谢道韫疏朗洒脱之风便体现的淋漓尽致了,形象瞬间丰满了起来。

魏晋时期除了名士风流与高富帅才,可能是历史上最懂女性美的时代

当然,书中并不是一味的强调女子不输男子的一面硬朗、睿智及辩才。济尼在评完谢道韫之后,又转而对张玄的妹妹品评道“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意思是,张玄的妹妹为人纯洁美好,是女子中的优秀典范。

可见,魏晋人对女子的评断,是全面而立体的,正应了后世的那句:女儿家应有千般好,万般的美。英姿飒爽是美,温柔婉约也是美。

不像后世朝代,藉着礼教的束缚,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将女子定在了,生传宗接代的工具、供欣赏玩乐的花瓶角色之上。

魏晋时期除了名士风流与高富帅才,可能是历史上最懂女性美的时代

有人曾说:看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便看这个社会中对待妇女的态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魏晋时期,无疑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文明程度较高的时期。起码跟民国时期有的一拼了吧!

因此,在现代文明里被“娇养”着的姑娘们,若有朝一日穿越回魏晋,应该不会有观念不适应的问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