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友德:“異域之眼”中的中國史,世界讀書日再讀《哈佛中國史》

馬上就要到世界讀書日,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讀《哈弗中國史》的感受,也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分享能對大家對於歷史的學習帶來一些幫助。


2017年1月14日去世的世紀老人周有光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中華民族歷史的新視角,這就是由世界看中國,而隨後出版的一套“西方看中國”的《哈佛中國史》引發了不少讀者的關注。

這套書被譽為“多卷本中國史的黃金標準”,剛一出版就被芝加哥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指定為中國史課程教材,也是西方最新的中國史研究成果。叢書以全球史視野、多學科學識顛覆了我們熟悉的傳統中國史的敘述模式。

這套傾10年之功寫就的六卷本叢書是如何寫就的?它能否被視為最能代表西方中國史研究的全新成果和水準?

章友德:“異域之眼”中的中國史,世界讀書日再讀《哈佛中國史》

哈佛中國史(全六冊)

一、為什麼要寫這部中國史

出生於1951年的卜正民(Timothy Brook),是畢業於哈佛的加拿大人,他曾師從哈佛大學研究中國歷史的孔飛力教授。1974那一年,23歲的他作為哈佛的交換生,就來到了還沒開始改革開放的中國。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對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曾經參與了李約瑟主編的《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和費正清主編的《劍橋中國史》叢書的部分編寫工作。

這些經歷更進一步激發了其深入研究中國的志趣。40多年來,他著有《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期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等書,是一個專研中國明史的著名學者,其《縱樂的困惑》獲得2000年美國“列文森中國研究著作獎”。他還編有《亞細亞生產方式在中國》、《中國公民社會》、《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等研究中國的著作。

當代中國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得到世界的高度關注,世界越來越想了解一個全新的中國,為了幫助西方社會更好認識當代中國,這成為卜正民編寫此書的緣起。

在《哈佛中國史》中文版總序中他這樣回憶:20世紀90年代,他在北京參加一次學術會議的時候,就“既然我不是中國人,那當一名中國歷史學家到底有什麼意義”的困惑,請教了復旦大學的朱維錚教授。朱維錚教授用一個生動的比喻回答了他的問題:中國人生活在一個封閉的房間裡,只瞭解房間裡的一切,但西方研究中國的歷史學家可以告訴中國人所處房間的位置,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歷史研究需要外國學者的原因所在了。

在卜正民成長的過程中,他受到了著名明史專家傅衣凌教授等的巨大影響。傅衣凌教授讓我們知道如何用明代史料寫出各個階層民眾經歷的歷史,而不是統治家族支配的歷史。這種寫作風格也影響了卜正民主編的《哈佛中國史》的撰寫。

二、繼承基礎上如何創新

當哈佛大學邀請卜正民主編一套公眾希望看到的中國歷史著作的時候,他找到了羅威廉、陸威儀和迪特·庫恩等幾位合作者,他們共同構成了這套叢書編寫的豪華團隊。其中,任教於英國劍橋大學的著名漢學家陸威儀,長期受聘為斯坦福大學李國鼎中華文化講座教授,他一人就完成了此叢書中的《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分裂的帝國:南北朝》、《世界性的帝國:唐朝》3卷的撰寫工作。

而擔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的羅威廉教授,更是當代美國最有影響的漢學家之一。他長期專注於中國城市史的研究,其研究中國的代表作有《紅雨:一箇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史》、《漢口:一箇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等。他的每一部研究中國的作品,都獲得了海內外史學界極高的評價。

迪特·庫恩是德國重要的中國宋史研究專家,在世界漢學界同樣享有盛名,曾經著有《中國絲麻紡織技術史》等著作。這些當代西方著名的漢學家,基於對中國古老文明的興趣,以畢生從事中國史的功力撰寫他們最熟悉的內容。

為了更好地編寫出一套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之作,卜正民提出了3條寫作原則:

  1. 囊括關於所寫朝代的最新研究成果,讓這套書及時反映當代學者的研究現狀;
  2. 按照主題撰寫並將這些主題按時間順序展開;
  3. 要適合非專業讀者閱讀。

即使明確了叢書的編寫原則,在寫作過程中他們仍然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戰。他們沒有野心“寫一部完整的中國史”,這套叢書只是涉及了中國帝制的歷史。從秦漢寫起,而不像其他中國史那樣從上古寫起。

在撰寫的過程中,他們不是將中國看成一個封閉的國家,而是努力要闡明在外部世界影響和干涉下的中國是如何變化的。這一切又緣於卜正民希望瞭解中國與更廣闊的世界聯繫的強烈願望。

三、熟悉的歷史怎麼陌生起來

在此之前出版的《劍橋中國史》是一部由多名學者共同參與撰寫的關於中國歷史的著作,如何實現對前面作品的超越是《哈佛中國史》的作者們一直思考的問題,卜正民避免了多人撰寫一本書的形式,決定每本書都由一名學者擔當。從《劍橋中國史》到《哈佛中國史》,可以幫助我們從他者的視野看中國。將中國放在全球的視野下來認識,用全球史理念和方式來撰寫中國史,而這正是這套叢書的最大特徵。

經濟全球化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形成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全球史的書寫正是近年來歷史學對經濟全球化浪潮的一種反應。今天,雖然還沒有真正形成“全球史”的概念定義,但全球史學者日益達成了比較一致的基本理念。

這些理念包括:全球史的研究必須打破民族國家的界限,以跨國家、跨地區、跨民族、跨文化的歷史現象為研究對象;必須將研究對象置於廣闊的相互關係情境中來理解和考察;必須將研究對象置於互動網絡體系中,從互動來理解歷史,強調互動者互為主體。“互動”是全球史研究的核心理念。這種新的撰寫歷史的理念,無疑影響到《哈佛中國史》叢書的撰寫。

全球史研究的學者將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歷史的演進置於全球的視野下分析和研究。實際上,即使對同一主題的研究有了越來越多的視角切入。在研究的過程中,出現瞭如中心—邊緣視角、跨文化互動視角、交互比較視角、生態環境視角、微觀個案的廣域性視角和大歷史視角等不同的研究視角。這些不同的全球史研究視野常常使我們原本熟悉的歷史變得既陌生而又似曾相識。

四、這樣的書寫能否得到認同

《哈佛中國史》叢書從全球史角度重寫我們熟悉的中國歷史,可以引導世界重新認識當代中國所發生的劇烈社會變遷。《哈佛中國史》主要聚焦

中華帝國的歷史演進,開篇就從秦朝一統天下寫起,下至1912年的清朝終結。叢書將中國歷史分為6個帝國時代講述:秦漢古典時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國唐朝、宋朝的社會轉型、元明帝國的興衰,以及盛況空前的大清王朝,由此串起了中華文明跌宕起伏2000多年的不凡命運。

梁啟超曾經批評中國傳統史書是帝王將相的歷史,很少關注普通民眾。這極大影響到《哈佛中國史》作者的寫作。卜正民在挑選作者的過程中就明確提出“我們不要寫中國各個朝代的政治史”的編寫要求。《哈佛中國史》很少涉及各個朝代的政治史,對宮廷事件關注得比較少,更多著眼於某個朝代普通民眾的生活

這使得叢書出版以來,就得到包括《紐約時報》《美國曆史評論》等權威媒體的評論:“《哈佛中國史》是代表世界中國史研究較高水準的21世紀全新中國通史。”

叢書得到了哈佛大學教授包弼德、史樂民,劍橋大學教授麥大維,牛津大學教授戴彼得等世界知名漢學家的一致推薦。

推薦者認為,《哈佛中國史》以全球視野突破傳統中國史學敘事,真正做到了跨學科、跨領域講述中國歷史,全面涉及天文學、地理學、考古學、人類學、社會學、氣候學、環境史、醫療史、民族史、中西交流史等多個學科的新角度、新方法和新成果,堪稱21世紀史學研究的新典範。

不僅世界一流的西方學者極為推崇《哈佛中國史》,當代中國各個斷代史研究的著名歷史學家也都聯袂推薦此叢書。

特別是歷史學家葛兆光在長序推薦中更是認為,透過海外中國學家對“中國/歷史”的敘述,我們不僅能看到“異域之眼”中的“中國史”,而且能看到塑造“中國史”背後的理論變化,也能看到重寫“中國史”背後的全球史背景。其實,當他們用流行於西方的歷史觀念和敘述方法來重新撰寫中國史的時候,另一個“世界中的中國史”就產生了。

此叢書尤其讓我們耳目一新的是關於清朝歷史的評價。在我們的印象中,清朝的歷史就是喪權辱國的衰亡史。“由於史料、觀點、方法各方面的原因,清史研究之難,可謂中國各斷代史研究之冠。”但通過閱讀羅威廉教授的著作,卻使我們拋棄了傳統的清朝無能、保守及中國近代史起於西力入侵的傳統觀點。

作者將清朝視為一個克服種種挑戰、成就與失敗並存的重要時期,從而深入地展現中國近代歷史自身演變的特質。

清華大學明清史專家李伯重教授認為此書是“前沿學術和傳統學術的完美結合,成為一部難得的成功之作”。

這套叢書有沒有達到叢書主編卜正民教授在中文版總序中的期待,自然還有待讀者的認真閱讀和評價。但叢書的編寫者“不僅從內部來觀察,還具備全局眼光,將影響該地區歷史進程的非漢人形象更加具體”地歷史撰寫,確實可以讓我們不僅見證帝制時代中國的王朝興衰,也能更多地瞭解不同時代的經濟、社會、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在故事書中那樣只看到皇帝和大將軍們的傳奇故事”。

自然,也有中國學者指出這套書輕忽主流歷史文獻,比如很少引證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鑑》的記載。確實,《哈佛中國史》很少涉及我們似乎熟悉的各個朝代的政治史。“只有在有利於闡明更廣泛的社會和經濟變化時,他們才撰寫相關的宮廷事件。”但正是這樣新的歷史撰寫,才讓我們對此叢書產生了一口氣想讀下去的感覺。


撰文:章友德,系社會學教授,家政服務產業研究院院長,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原創不易,還請評論留下您的想法或者轉發分享給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