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目前,北方的冬小麥紛紛進入灌漿期,這是小麥生長的最後一個時期,也是決定小麥產量高低的關鍵時期。

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此時期還是防範乾旱、病蟲害、倒伏等自然災害的重要時期,需要採用更科學有力的措施,加強田間管理,保證小麥豐產。

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肥水管理*防止早衰

小麥進入灌漿期後,仍需保障肥水供應。

小麥灌漿期若遇乾旱,會使根系吸水能力變差,光合強度降低,幹物質積累提前結束,灌漿時期縮短,由此導致小麥灌漿不足,秕粒嚴重,甚至枯萎死亡。

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灌漿期澆水應密切注意天氣情況,風雨來臨前嚴禁澆水,以免發生倒伏,需要根據苗期和前期追肥的情況,適時澆好開花灌漿水。

最好在風力3級以下的天氣條件下灌水,灌水量不宜過大,滿足小麥後期生長需要即可。

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強筋品種或有缺肥跡象的麥田,每667平方米可隨灌水施2-3公斤尿素,以促進籽粒灌漿,增加粒重,提高產量,還可改善品質。

若灌漿後期降水較多,容易發生漬害,需要及時清理麥田三溝,保證排水通暢,確保雨過田幹,不存積水。

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病害防治*早防早治

小麥抽穗揚花至灌漿期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鏽病赤黴病等。

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小麥揚花至灌漿階段,當白粉病病葉率達10%時或或條鏽病病葉率達5%-10%時,可選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丙環唑、氟環唑、腈菌唑等高效殺菌劑及時噴藥防治。若病情重,持續時間長,間隔15天后可再施用1-2次。

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小麥揚花期,若遇陰雨、露水和大霧天氣且持續3天以上或10天內有5天以上陰雨天氣時,要全面開展

赤黴病的防控工作,可選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鮮胺、多菌靈、硫菌靈等殺菌劑噴霧預防,施藥後 3-6小時遇雨,則應在雨後及時補噴。

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蟲害防治*科學施藥

小麥灌漿期的主要害蟲是蚜蟲

通常採用濃度為25%的快殺靈乳油以每公頃375至525毫升的計量,加75千克的水混合再進行噴霧,可以達到很好的病蟲防治效果。

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當田間百株蚜蟲量達到500頭時,天敵與麥蚜比例小於1:150時,可用選用啶蟲脒、吡蟲啉、吡蚜酮、抗蚜威、氧樂果等藥劑噴霧防治。

在麥蚜發生初期,每667平方米可均勻插掛15-30塊黃板,對麥蚜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當田裡蚜蟲天敵數量與蚜蟲的比例達到1:150時,可以充分利用有益生物的習性控制病蟲害的發生,不必噴施農藥,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此階段尤其應注意保護和利用蚜蟲的自然天敵,可選擇對天敵殺傷力較小的農藥品種與劑型,如滅幼脲、抗蚜威、氯菊酯等;對天敵毒性較大的藥劑,可採用治蟲最低有效劑量,並 改進施藥方法,採用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噴霧以及局部和隱蔽性施藥法以減少殺傷天敵機會。

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一噴三防*節本增效

"一噴三防"指選用殺菌劑、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或葉面肥等合理混用,混合噴灑,既可防病治蟲,又可抵禦乾熱風等自然災害和促進小麥增產,達到節本增效和保產增產的目的。

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北部冬麥區和黃淮冬麥區乾熱風發生頻率較高,白粉病、蚜蟲、吸漿蟲也常有發生,造成危害,需重點防治;

長江中下游冬麥區赤黴病時有發生,白粉病、蚜蟲、吸漿蟲也時常威脅小麥灌漿,造成減產,需要注意;

西南冬麥區條鏽病發病率較高,白粉病、赤黴病、蚜蟲也是威脅小麥灌漿的因素;

新疆冬春麥區以防白粉病、鏽病、蚜蟲為重點,兼顧防早衰。

小麥灌漿期,管好最後一關,迎接大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