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京劇《搜孤救孤》談京劇餘派藝術

《搜孤救孤》是傳統劇目《八義圖》的其中一折。

《搜孤救孤》本是小戲,但直至現在,卻成為京劇餘派代表性劇目。根據資料記載,三十年代,高慶奎演過此全本戲。但《搜孤救孤》卻是保存最多,學唱最廣的一折。五十年代,北京京劇團由馬連良改編上演《趙氏孤兒》,其基礎依舊是《搜孤救孤》。

《八義圖》起源於南戲,又叫《八義記》,在南宋初年就已經流傳開來。當然,據吳小如先生所著文章,《八義圖》也可能來自北方雜劇。但無論是雜劇還是南戲,可以明確的是“程嬰”都不是主角,而是第一配角,相當於硬裡子老生。但此劇流傳至今,“程嬰”卻成為主角兒,這和《搜孤救孤》這出戏有著莫大的關係。

由京劇《搜孤救孤》談京劇餘派藝術

《搜孤救孤》這出傳統摺子戲,有著極其特殊的藝術特色。所留錄音中,孟小冬的實況轉播亦能表現。共四場,定計、舍子、大堂、法場。雖然戲很短,但是情節很完整。矛盾高潮迭起,完全符合戲劇的表現手法。在第二場舍子中,這是極其考驗演員的一段戲。因為情感細節拿捏不準,但是人物卻是複雜的,如果表現不出人物,可以說是索然無味。

程嬰為了保全忠烈,和公孫杵臼兩人,一人捨命,一人舍子。但程妻不肯,試想一下,中年得子,卻要忍痛割愛,常人定是無法承受。但程嬰卻與程妻吵鬧,非要舍子,最後連哄帶搶將獨生子送出。其心情不言而喻,那種悲傷沉痛,但情為大義的內心要表現出來,著實不易。

由京劇《搜孤救孤》談京劇餘派藝術

這裡想到李薔華(程派青衣)的訪談,李老說,當年孟小冬演出《搜孤救孤》,自己雖然十幾歲,但卻能感受到其人物的表現,尤其是舍子後,“程嬰”的那種表情,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側幕下,連周信芳、馬連良、譚富英等名家們都屏息聆聽,完全沉浸其中。到了法場一折,全劇的情感全都由唱腔所體現,當然,這也是京劇獨特的表現手法。由此觀來,前面定計、舍子即可為法場作為鋪墊,也可作為單獨的人物表現。

程嬰是主角,但我個人認為,如果想出彩,必須做到:每一句唱必須精彩動人,每一句唸白必須深入人心,每一個身段動作必須乾淨利落。要由人物,即“程嬰”緊緊抓住觀眾。公孫杵臼是次要人物,也就是裡子老生,但他也有很多唱。第一場開場,公孫杵臼出,念定場詩。法場一段唱悶簾導板,然後回龍原板。其實公孫杵臼也可當作主角,他的唱段模式也是完全按照主角來的,尤其在第三場,人物表現很突出。但經過幾代演員的修改革新,公孫杵臼完全成為了一個硬裡子,他的唱段也都是避開“程嬰”的。

由京劇《搜孤救孤》談京劇餘派藝術

餘叔巖、張伯駒

孟小冬是餘派最佳傳人,她所留《搜孤救孤》錄音,是很珍貴的!她將餘派的韻味、神采完全的表現了出來。據我所知,譚派也有此戲,本來如此,餘取法於譚,但譚派的《搜孤救孤》卻沒有餘派的“精緻”,所以餘派《搜孤救孤》能流傳至此。根據朱家溍先生所說,他自己就和言菊朋本人學過《搜孤》,但他深感言派《搜孤》沒有餘派的精彩,吳小如先生也曾回憶,自己和夏山樓主學過老譚派的《搜孤救孤》,也是較為粗糙。所以,諸多先生,非常推崇餘派,餘叔巖本人對戲就近乎苛刻,每一段唱,每一個身段動作也都經過再三考量。

由京劇《搜孤救孤》談京劇餘派藝術

夏山樓主

餘派《搜孤》,在餘叔巖的傳人中,孟小冬最得真傳,也可以說,她演的最好。另外,楊寶森也有演出,但楊寶森的演唱與孟小冬不盡相同,甚至很有出入,實為學其餘叔巖早期演唱風格。貫大元先生是受過餘叔巖親灸的。餘曾在天津演此戲,但許久不演,一些地方模糊不清,特請貫先生前去天津幫助自己“恢復恢復”,後餘叔巖將此戲摳了一遍傳授給貫大元。另一位京劇演員陳大濩,也是一位較好的餘派演員,他學的餘派戲皆來自劉曾復先生(吳小如先生親述)。張文涓《搜孤救孤》這出戏是學習張伯駒,走的也是餘叔巖早期的路子。孟小冬所演《搜孤救孤》是餘叔巖晚年加工而成,精緻完整,其藝術、表現張力皆為上乘。所以,所留盡全資料裡,唯孟氏之最。

由京劇《搜孤救孤》談京劇餘派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