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田文,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導語

孟嘗君田文,歷史上一位才德不與地位匹配的王侯。但是在古代中國,等級森嚴,出生本身是一種使自己盛名在外的的砝碼。

讓我們來看看才能不出眾的孟嘗君田文,如何讓自己成為亂世之中聲名遠播的戰國四公子。

孟嘗君出身,早年經歷

孟嘗君,名叫田文,是齊國的王室後代,屬於齊國貴族。

歷史上對田文的出生年份記載不詳,只知道田文出生的時候是農曆的五月五日。田文的父親一生有四十多位子嗣,所以田文的出生並沒有引起父親太過於重視。

並且田文的父親田嬰還命令田文的母親把田文給丟了,不允許將他撫養成人。虎毒不食子,誰能料到田嬰會這麼做。後來田文的母親私下裡悄悄的將田文撫養長大。成年之後,田嬰才知道田文並沒有死,還被養活的這般大了,田嬰氣急敗壞,田文卻鎮定的問道:"父親,為何對五月分出身的孩子有如此偏見?"

孟嘗君田文,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孟嘗君田文雕塑

田嬰十分信奉鬼神之說,他說原來有人說過五月份出身的孩子,會剋死自己的父母,所以說田家不能養活與他。田文隨即反駁道:"人的生死是自然盛衰的的道理,有上天決定,豈是我能改變的,我難道能決定您們的生死嘛?"田嬰無奈之下,只能承認田文這個兒子,只是一直冷落與他,視之如空氣一般。

後來一次田文頂著惹怒田嬰的風險,向田嬰說到:"父親,您身為齊國王室,貴為齊國相國,又輔佐了齊國三代君王,可謂是榮華富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了。但是您看,您治理下的齊國,領土非但沒有擴張,還有被周邊歸家蠶食的危險。您的妻妾綾羅綢緞纏身,金銀珠寶視之如土,而更隨您的賢能之人,卻身著素衣所以您越來越不被大王所重視。虎父無犬子,宰相的兒子也應該做宰相,我有信心成為那一個人"。

田嬰一聽,徹底改變了對田文的看法,從田文說完之後,田家上下的一切事物都交由田文管理,田文利用父親積攢的錢財和父親的名望,大肆結交許多位高權重之人。

田文的聰明便處於此,他用這個計策,成功在田嬰的四十多位子嗣中脫穎而出,繼承田嬰的爵位,所以人們也叫田文薛公。

養客三千

君子善於養士,而孟嘗君田文一生最讓人詬病的確是養士。為何這麼說呢?

是因為田文所養之士與其他三位公子不同,田文特別喜愛招納被其他諸侯國通緝的罪犯,流放的犯人,據考證戰國時期,許多有罪出逃在外的人,都逃到了孟嘗君田文的府上。

田文呢,以為所養之士,越多自己將來將會得到的幫助越大。所以,在養士上面,田文不惜為他的門客拋家舍業。這樣確實讓田文禮賢下士的名聲,聲名遠播,許多人來投靠田文,可田文並沒有辨識人才的能力,但凡投靠於他的都一一接受。

孟嘗君田文,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孟嘗君養士圖

就這樣田文招納了三千多人在府上,經常宴請自己的門客吃飯。並且田文還有一個最讓人捉摸不透的習慣,就是他每次和自己的門客談論問題時,不論門客說的對於不對,他都會叫他的史官一一記下,我想這可能是想讓後人瞻仰他的豐功偉績罷了。

和秦朝的恩怨

秦昭王當時在四處尋找賢才,擔任國相,聽說田文賢良,秦昭王便出重金邀請田文到秦國為相。田文手下的門客勸說田文,入秦為相容易,當將來一旦你想離開,那便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田文一想覺得有道理便決絕了秦昭王的邀請。

後來齊王讓田文出使秦國,可能是因為得不到的才最讓人覺得才能出眾,秦昭王立馬讓田文取代了他的現有相國,這引起了秦國朝臣們的嫉妒。有大臣相秦昭王諫言說:"田文雖然有相國之能,他確是一個齊人,並且他還是齊國王室後裔。只怕他掌管秦國政務後,凡是不以秦國利益為先,而是先考慮齊國,那樣秦國何時才能一統中原。"

秦昭王細想覺得田文是可能秦國的禍患,便想斬草除根。秦王藉故將田文宰相一職革除,又將田文囚禁起來,準備對其下手。還好有人給田文支招,讓其討好秦昭王寵妾,讓她替自己求情。

誰知那個小妾看上了田文送給秦昭王的白狐皮裘,這件狐裘普天之下就此一件,田文束手無策。誰知田文手下有位善於偷盜之人,便挺身而出,連夜扮做一隻狗潛入秦宮偷取了狐裘。後來在愛妾的多次求情之下,秦昭王答應放了田文。

孟嘗君田文,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雞鳴狗盜故事插圖

田文連夜出逃,逃至函谷關事,秦朝實行宵禁政策時間不到,關口不準打開。秦王此時剛好後悔,覺得放虎歸山將來必成大患,連忙派人去追田文。還好田文手下有個只會學雞打鳴的人,就學雞打鳴,騙開關口連夜逃回齊地。

這兩件事加深了田文和秦朝之間的仇恨,同時也是雞鳴狗盜這個成語的出處,也讓田文意識到自己所招納的門客都是混吃混喝的人。

齊國封相,合縱伐秦

後來齊王對派田文去秦國,遭此劫難而感到羞愧,齊王便讓田文執掌齊國相印。

孟嘗君田文,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齊王封田文為相歷史插畫

幾天之後齊王接到舉報,說田文要在他的封地造反,奪取齊國王位。齊王一聽嚇得渾身哆嗦,當即就扣留田文。還好有位賢能之人以死相諫,要求齊王查明真相,並表明田文絕對不會謀反。後來齊王查證,這件事由小人造謠而起,便釋放了田文。

後來齊王再召田文為相,田文拒絕了,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田文為相期間,為報仇,集結齊國,魏國,韓國軍隊大舉進攻秦國函谷關,親完迫於聯軍壓力,只能求和,獻出了之前攻佔三國的土地

晚年中立,因病去世

田文回到封地之後,再也不選擇依附於哪一個國家。最後在自己的封地上享受晚年,可惜後來因病去世了。

孟嘗君田文,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孟嘗君陵園

田文在世的時候各個國家礙於田文的威勢,不敢進犯你薛地。田文去世沒多久齊王,魏王便聯手滅掉了薛地,田文後人無一倖免。

結束語

孟嘗君田文,在齊國時權勢滔天,以至於很多人不知齊國還有齊王。田文本人也因養士多次散盡家財,好在他得到了民心,使得在多次危難之時,有人捨命救他。

看田文一生,對每一個國家都並沒有做出實質性的改變,他的名聲與地位由民心起,由民心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