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三千年,极美中国古诗词精选82首欣赏(上半部1-41首)

总 述

古诗词是一种严格按照韵律要求,以精炼的语言艺术性的表达人类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诗产生于先秦上古时代,发展至唐代达到巅峰,宋代亦有大量优秀诗篇。宋以后,有影响力的诗篇逐渐减少。及至近代白话文兴起后,诗越来越缺少了高古之意。词起源于隋,鼎盛于宋,词是诗的衍生,有诗馀之称,也叫长短句。唐诗宋词形成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成就的两座高峰。

最早的诗歌据说是《弹歌》,也有人认为是《击壤歌》。《弹歌》最早见于东汉赵晔所著《吴越春秋》,全诗总共只有八个字: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宍。

最早记录《击壤歌》的是西晋皇甫谧所撰史书《帝王世纪》,其诗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阁主认为,最早的应以文字记载为准。《弹歌》和《击壤歌》被认为是流传于上古时代的歌谣,但是此前并无文字记录。到了东汉和西晋,据上古时代已经有千年以上之久。赵晔和皇甫谧怎么会忽然知道这两首歌谣?没有事实依据,说服力不强,这两首诗很有可能是后人的伪作,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是常有发生的。阁主更倾向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诗歌的鼻祖。形成于先秦时期的《诗经》,由于当时的人、事、物,距今已年代久远,有些字很生僻,遣词造句的方式亦与现代有很大差别,因此,这个时期的诗歌虽然看上去抱朴守拙,但也往往晦涩难懂,流传度不如唐诗宋词那样家喻户晓。不过《诗经》中也有部分作品现在看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阁主此次意图从灿若星辰的古诗词宝库中,挑选出82首名篇精选之作来欣赏,由于阁主自身的知识面所限,选择的主要依据是自己的阅览范围及喜爱程序,另外考虑到篇幅限制及不同时期跨度,单个诗人入选的篇数有所控制,长篇的选的很少,以短篇为主,对于某些太过于耳熟能详的作品,许是审美疲劳,阁主有时反而刻意没有选入。因此这些选择具有浓厚的个人主观局限,不敢说所选的即是合理的。另外自古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对阁主的选择有不同想法的,欢迎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阁主的文学修养很有限,远不具备对大师们的作品评头论足的水平,因此,每首诗词阁主仅作一些简单介绍或戏说性的评述。

接下来阁主以朝代为基本顺序,介绍这82首古诗词。



第1首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阁主闲评: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出自《诗经,国风,周南》,《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关雎》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因此称得上是情诗的鼻祖。柳叶眉,樱桃口,大长腿,一个美丽温柔又贤惠的姑娘,要是能娶回来做媳妇就好了。小伙子想啊想,想得睡不着。姑娘,我能自谈自唱一首《小苹果》献给你吗?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害上相思病的小伙子,吃不下睡不着,真是够折磨人的,也不知道最后有没有抱得美人归。

和《诗经》里的很多诗一样,《关雎》采用反复吟咏的方式,每一联只作部分改动,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格。《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实际上,“风”大多数本来就是采自民间歌谣。成语“窈窕淑女”和“辗转反侧”即出自该诗。



第2首

李延年歌

汉: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纵贯三千年,极美中国古诗词精选82首欣赏(上半部1-41首)

阁主闲评:

李延年,(生卒年不详),西汉知名音乐家。因为这首《佳人曲》,李延年的妹妹被汉武帝宠幸,是为李夫人。李夫人得宠,李氏家族也跟着显贵起来。据说,李延年还是汉武帝的男伴,兄妹共侍汉武帝,古人的口味有时还真是重得令人咂舌。后来李夫人早逝,李延年的弟弟李季,因奸乱后宫,李延年及李季被汉武帝灭族。之后李延年的哥哥李广利又因牵扯太子推立,再次被灭族,这样整个李氏家族都被汉武帝诛灭殆尽。这正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诗的确是好诗,诗没有一个字写美人容貌,但是你忍不住遐想,这到底是何等美丽的一个女子呢?成语倾国倾城即出自这首诗。



第3首

短歌行

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阁主闲评:

曹操(155-220年),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这是一首典型的建安风骨诗作。所谓建安风骨,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多具有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东汉末年天下纷争,各路诸侯互相征伐,生灵涂炭,十室九空。曹操戎马一生,南征北战,期望尽早结束这种纷争局面。至于曹操是否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否有以魏代汉之心,我们这里不作讨论,毕竟,腐朽王朝的统治被取代是早晚的事。这首《短歌行》想要表达的就是希望天下贤才都来归顺自己,为己所用的心情。诗作慷慨悲凉,气势宏大,当为建安风骨首席代表作。


第4首

怨郎诗

汉:卓文君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纵贯三千年,极美中国古诗词精选82首欣赏(上半部1-41首)

阁主闲评:

卓文君(公元前175-公元前121年),西汉时期成都临邛地区钢铁大王卓王孙的女儿。长得美,懂音乐,会写诗,是中国古代文坛屈指可数享有盛名的才女之一。关于卓文君和她老公司马相如的爱情八卦故事满天飞,阁主这里就不八卦这些了。相较于另外一首传为卓文君所作的《白头吟》的知名度,这首《怨郎诗》流传度并不很广,而且读着有股现代诗的味道,或者是元曲的路数,有可能是后人杜撰的伪作。

不管诗是不是真的是卓文君所作,但是这种回环的结构形式,虽是怨诗,读起来却也有趣,和这首诗比起来,卓文君的《白头吟》与《诀别书》那是相当的义正

辞严。



第5首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阁主闲评:

陶渊明(352或365—427年),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陶渊明一生就没干过什么正经事,当公务员的时候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人说陶渊明最后做彭泽县令,干了八十多天就撂挑子是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纯属杜撰。他撂挑子后写的《归去来兮辞》序中,只说是就想跟家猫着,每天早九晚五的上班不自在,典型的宅男气质。可人得吃饭不是,只好划拉几亩地瞎捣腾。“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抓瞎了不是?草比豆苗长的还好,要么不会种地要么懒得出奇。真不知陶先生之后二十多年是怎么对付过去的。



第6首

敕勒歌

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阁主闲评:

寥寥数语,句子是寻常句子,但是凑一块,一幅苍茫壮阔的大草原景色出现了,高,实在是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管这玩意叫境界。《敕勒歌》作者不详,应了那句“高手在民间”。最早记载这首诗的是唐初李延寿所著《北史》之《齐本纪》,当时北齐奠基人高欢跟西魏打仗,结果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有人还说他被射死了。为了辟谣,高欢出面请大家吃饭,饭局上,让部将斛律金高歌一曲《敕勒歌》,以正视听。记得小时候背的是“笼罩四野”,现在变成“笼盖四野”了,不知道是我记错了还是又被杜撰了。



第7首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纵贯三千年,极美中国古诗词精选82首欣赏(上半部1-41首)

阁主闲评:

陆凯(生年不详,卒于约504年),南北朝时期北魏人,与南朝刘宋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交好。阁主觉得古人不甚爱惜花花草草,不是折梅就是折柳,都这么干,路边的花草树木不是被折得乌勒巴秃的吗?另外江南到陇头,两千多里地,没有顺丰的年代,费劲巴拉的寄到了也变成干花了。搁现在这事可以这样办:江南人朋友圈发图一张,一朵绽放的梅花近景,一张胡子拉碴的脸凑近,陶醉的闻着花香,配上文字:“我仿佛闻到了春姑娘的体香”。陇头人没有点赞,只评论道:“瞧你那死样,我这穿加厚羽绒服脸还冻得跟猴屁股似的哩!”



第8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阁主闲评:

王勃(约650—约676年),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首。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去世时年仅27岁。王勃曾因鸡失业、是杀人犯、淹死的,是不是有点离奇。王勃的一生,是悲催的一生。16岁未成年就做官了,开局良好。18岁时,唐高宗李治的两个儿子,沛王李贤和英王李显斗鸡玩,王勃闲得蛋疼,写了一篇《檄英王鸡》,大意是李贤的鸡肯定干死李显的鸡。李治知道后,认为王勃在挑拨两个儿子,结果被革职逐出沛王府。再后来,他因故杀死了一个叫曹达的官奴,被判处死刑。后遇赦,坐三年牢就释放了,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因为这事,他爸王福畴被贬到越南去了,王勃对此十分愧疚,后来去越南探望老爸,结果回来的时候不幸掉海里淹死了,令人叹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里的名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联,大气!诗是王勃在长安时写的,当时不超过18岁,就写出了这样雄伟的诗句,就问你服不服?王勃的另一篇并序诗《滕王阁序》也十分了得,其中很多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萍水相逢,青云之志等。结尾的诗,在后世的一些诗词中似乎也能找到借鉴它的影子,诗是这样的: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第9首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阁主闲评:

张若虚(约647—约730年),初唐诗人。存世的诗只有两首,但凭这首《春江花月夜》就孤篇盖了全唐。阁主觉得这首诗梦幻、唯美、忧伤。

梦幻:诗有一种神秘感,冒着仙气;

唯美:月光朦胧,可以掩去瑕疵,留下的唯有美好。张宇唱过一首歌:《月亮惹的祸》,其中唱到,“我承认都是月亮惹的祸,那样的月色太美你太温柔,才会在刹那之间只想和你一起到白头。”意思是说,月光之下你又美又温柔,我一冲动就说要跟你白头到老,却没看清你满脸雀斑,月亮真误事,这可咋整?

忧伤:古诗词多有伤春悲秋,叹人生短暂,《春江花月夜》有一丝淡淡忧伤,不过总体来讲,读起来心情是愉悦的。

中国十大古曲有以《春江花月夜》为名的,其中琵琶版和古筝版的,阁主认为十分优美。



第10首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阁主闲评:

张九龄(678—740年),唐代开元年间名相,诗人。张九龄一生官运起伏,曾官至宰相,7 3 6年被贬荆州,这时已经64岁了,这首《望月怀远》大概就是写于被贬期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已经被中秋晚会开场白霸占了。“海上生明月”似借鉴了《春江花月夜》中的“海上明月共潮生”。在一个月圆之夜,一位花甲老头,可能是独自寓居在贬所,面对满室清辉,思念起亲朋故友,月光好美,可惜没法赠送给你,唉!还是别折腾了,睡觉吧,睡着了在梦里、梦里可能见到你。对于这种情况,张若虚的态度是“愿逐月华流照君”,想跟月光同去照耀着你,反正想法都是浪漫的。月亮,一个荒芜的星球,被中国人营销得风生水起。



第11首

凉州词•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阁主闲评:

王翰(687—726年),唐代边塞诗人。马上就要开赴前线了,将士们痛饮一番吧。倚闾而望的老母亲,美艳娇羞的俏新娘,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归,也或许从此阴阳两分离!揣一抔故乡的泥土,再见了亲人们!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阁主一直觉得,人类高智商低智慧。战争是最愚蠢的行为,战争没有胜利者,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就算一方赢得了战争,但对于战死的士兵,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无法弥补的。凭人类的智商,本来大家都可以衣食无忧,但是因为各种欲望,同类疯狂相残。翻开历史,血泪满眼。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第12首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阁主闲评:

王维(70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都说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这首《山居秋暝》算是比较典型的吧。秋雨过后,天空如洗,一轮明月从终南山的松林间露出一小脸,一眼清泉从石间汩汩流出,这画面当真是美。前四句中虽有流淌的清泉,却营造出一种出奇的静谧之感,时光仿佛凝固。突然,一群浣衣女子从竹林走来,叽叽喳喳一路嬉戏,一条渔船在荷花丛中穿梭,气氛陡然热闹起来。面对这样的诗情画意,老王诗兴大发,长啸一声,春天走就走了吧,有啥了不得的,秋天不也挺好吗?阁主好奇了,山里人夜猫子挺多,大晚上又是浣衣又是逮鱼。



第13首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阁主闲评:

阁主定此诗为古今送别诗第一,不接受反对。渭城一早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柳叶被洗刷得青翠欲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二啊,你这次去的地方可太远了,出了阳关就再也无人与你同饮,再说那边也没啥好酒啊。你还能喝不?能喝的话咱俩再干了这杯竹叶青。诗描写的景物虽然阴湿,但并不感觉凄冷,也不觉得伤感,是一种懒洋洋的淡然,或许老王经历了太多离愁别绪,已经不再多愁善感。当然,也有可能老王假装若无其事,内心却还是忧伤的。诗后来被谱成曲,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曲名《阳关三叠》。曲子里也有那种懒洋洋的感觉,却也有一股深沉凝重的感伤。


第14首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阁主闲评:

高适(704—765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董大,唐代音乐家、琴师董庭兰。唐玄宗天宝六年(7 4 7年)春,吏部尚书房琯被贬,董庭兰是房琯的门客,也离开了长安。当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在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短暂相见,高适作《别董大二首》赠别,这是其一。前两句萧索悲凉,黄云遮天,白日无光,一代知名音乐家,如今生活如此困顿不济,连喝酒的钱都掏不起。三四句陡然反转,一下子令情绪振奋,大董,像你这样有才华的音乐家,有这样多的粉丝,搞几场商演接几个代言,声色犬马的生活不就唾手可得了吗?



第15首

凉州词•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阁主闲评:

王之涣(688—742年),唐代著名诗人。初时阁主曾被这首诗搞得有点蒙,因为玉门关故址在甘肃敦煌,敦煌西去黄河1千公里,黄河和玉门关如何能搞到一起?后来发现北宋计有功著的《唐诗纪事》中,“黄河远上”乃是“黄沙直上”,“黄河远上”当为后人润色并讹传下来的,虽然润色后诗的气势和韵味更好,但也不能妄顾地理事实不是,因此对这种做法给予差评。风卷黄沙漫天飞舞,高耸入云的山脚下一座城孑然而立,头两句呈现出一幅雄浑、苍凉、孤寂的边城景象。戍守在边陲的将士们,东望故园遥不可及,此时却有人吹奏起幽怨的杨柳曲,可惜玉门关这样的苦寒之地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里有杨柳可折,寄托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呢?



第16首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纵贯三千年,极美中国古诗词精选82首欣赏(上半部1-41首)

阁主闲评:

崔颢(704—754年),唐代诗人。此诗被誉为唐诗七律第一,传说李白登黄鹤楼后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虽然李白在黄鹤楼上认栽,但总憋着一股劲想跟崔颢一较高下。后来非要模仿《黄鹤楼》整出一首《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这么爱争风吃醋,也是没谁了,就彻底服一回老崔吗?

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长江边的蛇山之颠,长江对面是汉阳区的龟山。阁主曾两次登临此楼,登上去也没啥感觉,许是现在高楼大厦已是司空见惯。汉阳树倒是仍在,鹦鹉洲已无踪影,烟波确是有的,因为雾霾还是比较严重的。



第17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阁主闲评:

李白(701-762年),唐代著名诗人,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为唐代诗坛两位巨咖。孟浩然要去扬州,李白听闻后,约孟浩然在黄鹤楼一聚。相比李白其他的诗常用夸张之语,这首诗显得很平和,送别的画面意境悠远,描绘的长江美景很是令人心向往之。



第18首

侠客行

唐: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阁主闲评:

阁主知道这首诗是源于金庸的武侠小说《侠客行》。李白据说剑术高明,他年少时曾经干过“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的勾当,因此这首诗或许就是李白自喻,或是借此诗寄托自己的侠客梦。整首诗豪气干云,让人有热血沸腾的冲动,恨不得立马就想执剑天涯,替天行道。阁主有件事一直不甚明了,在古代,所谓替天行道,或是为谁报仇雪恨,杀人了到底要不要负刑事责任?反正李白杀人红尘中似乎嘛事都没有。在法治社会,十步杀一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那就是命案逃犯,要上A级通缉令的。古代,谜一样的社会。



第19首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阁主闲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叹时光一去难倒回。今天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心里这窝火。老叔的文章颇有建安风骨,我的小清新也是不输小谢的。我们都有青云之志,想去月宫瞅瞅美丽的嫦娥姐姐。可是有啥用,眼下只能在这楼上看看飞翔的鸟,喝点小酒解解闷。刀砍水白搭,酒越喝越愁。受够了,真想不问世事,去过闲云野鹤的日子。宣州即今安徽宣城,诗是李白写给族叔校书郎李云的。李白此时已经五十多岁,虽然可能还有些激情,但大抵也是知天命了,多少有些心灰意冷,诗中是不是已经有了绝笔之作《临终歌》的影子了呢: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第20首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纵贯三千年,极美中国古诗词精选82首欣赏(上半部1-41首)

阁主闲评:

杜甫(712—770年),唐代著名诗人,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为唐代诗坛两位巨咖。杜甫年轻时家境不错,过着大康生活。壮年之后,仕途不顺,加之安史之乱爆发,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目睹国破民艰,所以杜甫很多诗作读起来艰难愁苦。这首《绝句》写于杜甫漂泊蜀中寓居在成都浣花溪畔草堂时期。杜甫在成都过了几年稍为舒心的日子,很是写了几首小清新的诗,一扫苦大愁深的阴霾,如《江畔独步寻花》等,还成就了千古第一网红女邻居黄四娘。从诗里可以看出,杜甫草堂风景不错,临水而居,杨柳依依,鸟叫鹭飞,抬头可见岷山终年不化的积雪,家门口就有从东吴驶来的船,一派诗情画意。家有余粮,衣食无忧之下,心情自然也是不错的。



第21首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阁主闲评:

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期间,游览三国时期蜀汉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有感而发。彼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江山社稷有累卵之危,虽然小日子暂时得以安歇,但对于一心想报国的杜甫来讲,空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愁绪难遣。想想诸葛亮在乱世之中辅助刘备得以鼎足三分,杜甫对诸葛亮的才干怀着深深的敬意。可惜诸葛亮六出祁山,未能完成北伐大业,病故于五丈原军中。



第22首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阁主闲评:

作这首诗的时候,杜甫五十有六,已处于人生暮年。诗人当时离开成都草堂,来到夔州,生活极度困顿。在夔州当地官员的帮助下,杜甫买了点地,当起了小农庄主,自己也亲自参与劳作。想想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如今如此境地,加上肺病缠身,诗人某个秋日登高一望,但见劲风卷着落叶纷飞,江流奔腾不息,本应壮阔的秋景,在诗人看来是满目萧瑟,百事凋零,不禁悲从中来。两鬓斑白的杜甫,想以酒浇愁却不能,因为肺病的缘故只好把酒戒了。这首诗算是杜甫艰难愁苦风格的代表作了,被誉为七律之冠。



第23首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阁主闲评:

李龟年是唐代著名歌唱家,岐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范,崔九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崔涤,杜甫是岐王和崔九的坐上宾,并因此结识李龟年,可见两人当时都是混上流社会圈的。如今,杜甫因为想家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南一带,由于生活极度贫困,连回家的盘缠都没有。李龟年在安史之乱后,流落到江南一带卖艺为生。一个老弱贫病的诗人,一个落魄的艺术家,在长沙相见了。时值春夏,山河依旧色,二人处境却与当初天壤地别,回忆往事恍如一梦,杜甫感到一股浓重的悲伤。互道珍重后,不知他年还能否相见。不幸的是,这年冬天,杜甫的船因为被洪水阻隔,9天没吃到东西,后被救起,由于吃的太急太多,竟因消化不良撑死了。一代巨星陨落,令人扼腕叹息。



第24首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阁主闲评:

韦应物(737—792年),唐代诗人。滁州在安徽省东部,欧阳修所作《醉翁亭记》的醉翁亭即在滁州,韦应物曾任滁州刺史。这是一首让人爱不释手的小诗。滁州城西的一条小河沟,两岸芳草鲜美,黄鹂鸣在翠柳深处。暮色将至,彤云在天,春雨淅沥,小河涨水,野外荒郊,人踪难觅,一条小船横在河沟之中。极为寻常的小景,在诗人的描绘下,却呈现出一种洪荒原始的孤寂之美,又让人仿佛看到一幅两截不同的画面,在上,是阴云密布的黑白水墨,在下,是翠绿翠绿的彩色画卷。诗境恬淡悠远,景致充满野趣,却也有一股淡淡的忧伤之意。



第25首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阁主闲评: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著名诗人。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却在天宝年间被安史之乱在大唐的脊背上狠狠的插了一刀,大唐从此盛极而衰。关于安史之乱的责任到底是昏君无道还是红颜祸水,一时很难说清,安史之乱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但总的来说,杨玉环是一大因素,因此李隆基出逃途中,禁军在马嵬驿哗变,要求处死杨玉环,李隆基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割爱,赐杨玉环自尽,其兄杨国忠也被乱刃砍死。杨玉环本是李隆基的儿子李瑁的老婆,李隆基非要横刀夺爱,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李瑁心里估计有一亿个那啥马呼啸而过,有这么一个禽兽父皇真是欲哭无泪。或许是天道报应,就是这个杨玉环,日后给李唐王朝带来沉重一击。

如同《李延年歌》中描绘了一个倾国倾城的佳人一样,《长恨歌》里的杨玉环也是一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绝代美女,难怪李隆基被迷得神魂颠倒,以致误了江山社稷。人是健忘的,历史才会不断重演,缔造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照样走了年轻时文治武功、老来荒淫无道的老路,才华横溢美貌绝伦的杨玉环也不能避免恃宠而骄的狭隘,不但误国也误了卿卿性命。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本意或许是想借李隆基、杨玉环的故事讽古喻今,不料却成了描绘凄美爱情的千古名篇,人们更多的是为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叹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可惜的是,历史不断重演,却不能重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呐?



第26首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阁主闲评:

刘十九据说名叫刘禹铜,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刘二十八)的堂兄,洛阳富商。这首小诗很带劲,很有生活气息。一个冬日的傍晚,天空中彤云密布,阴风冷嗖嗖,眼瞅着要下雪了。屋内是另外一番景象,小火炉火苗正旺,还是红泥做的小火炉,想想都觉得暖意融融。新酿的美酒已经摆上桌,下酒菜是上等的牛里脊肉加油炸花生米,刘十九,你不来喝一杯吗?老白挺逗的,那会没电话也没微信,刘十九看到你这诗的时候,没准都是来年开春了,你整这出有意思吗?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在洛阳时所作,此时的白居易已经看破红尘,不问江湖俗世,只过自己的小日子,心情应该是不错的,日子应该是惬意的,喝酒谈天,坐而论道,安享着晚年。



第27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阁主闲评:

刘禹锡(772—842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805年被贬外地,到826年才调回东都洛阳,共计二十三年。回洛阳途中白居易在扬州相逢,饭局上,白居易就刘禹锡的遭遇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这首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乐天,即白居易,字乐天。一代国手诗人刘禹锡,因政治原因蹉跎了二十三年岁月,青春已逝,两鬓霜华,即将返回久别的故里,当年的政治盟友王叔文、柳宗元,今已不在啦。物已非,人不是,诗人感慨万千,不觉悲从中来。老白你今天给我写的这首诗,让我豁然开朗,我要忘掉过去的不幸遭遇,重新振作起来,做一个愈挫愈勇之人,老白,你就瞧好吧!



第28首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阁主闲评:

826年刘禹锡从贬谪地返回洛阳,经过金陵作怀古组诗《金陵五题》,包括《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和《江令宅》,《乌衣巷》是其中的第二首,享有盛誉。金陵即今南京,朱雀桥是晋代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乌衣巷在桥附近,是东晋宰相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府宅所在地。前文说过,刘禹锡一生颠沛流离,重要的青春年华都在贬谪中度过,今天路过乌衣巷,王导、谢安早已作古,朱雀桥边只有野花随风摇曳,曾经繁盛的豪门,如今已经荒芜破败,只有燕子并不知道世间已沧海桑田,依旧飞来飞去,对它们来说,有个窝就行,管什么豪门大宅还是茅屋草檐。面对此情此景,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刘禹锡可能就有一个感慨:一切皆浮云!



第29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阁主闲评:

韩愈(768-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这个诗名共两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起因可能是韩愈约张籍游春,但是张籍却说自己事多人老,没那个心思,于是韩愈写了这首诗,描绘了早春的迷人景色,意图勾引起张籍的游春欲望。春雨如丝润万物,小草远看一片绿,近看却只是刚发芽,这个时候的景色才美哩,比大红大绿的晚春可清新婉约多了。写这首诗的时候韩愈已经56岁了,即823年,也就是去世前的一年,此时的韩愈心情看样子不错。



第30首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纵贯三千年,极美中国古诗词精选82首欣赏(上半部1-41首)

阁主闲评:

柳宗元(773—819年),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和刘禹锡是相时间同原因被贬的。柳宗元被贬的时候33岁,正是人生的黄金年龄,之前处于上层政治集团,准备大展拳脚一番,结果半年的时间就失败了,一下子从巅峰跌到谷底,这首诗就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所作。不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单纯看这首诗,会觉得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绝美的雪景图。但其实这首诗有着强烈的孤寂落寞之感,应是诗人当时的心情写照。万物覆雪,鸟兽潜踪,四野无人,诗人独坐一叶小舟于江心垂钓。于这样一种天气情况下出来垂钓,或许是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也或是表达如子牙钓渭一般,期望得遇明主重新启用自己的心情。



第31首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阁主闲评:

杜牧(803-852年),晚唐著名诗人。江南春色,莺歌燕舞,花红柳绿,各处酒家写着“太白遗风”的酒旗高高飘扬。南朝宋、齐、梁、陈时代大规模修建的寺庙,在江南烟雨中隐约迷离。杜牧为啥在这首诗里提到寺庙,而且加了定语是南朝的?有分析认为这首诗写景的同时,还具有讽刺意味。南朝时期佛教兴盛,拜佛以求长生不老蔚然成风,结果自然是大梦一场。杜牧当时所历的晚唐几代帝王也都信奉佛教,寺庙及僧众数量大幅增加,给国家的经济造成负担,杜牧对这种现象持反对态度。不管杜牧原意有无讽刺意味,一首流传千古的江南春色图算是诞生了。



第32首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阁主闲评:

这首诗实在是太耳熟能详了。跟其他文化名人容易引起争抢一样,这首诗里的杏花村引起了全国抢夺大战,很多地方都宣称杜牧描写的杏花村在他们那里,例如南京、山西、贵池、上饶等。因为杏花村汾酒的名头,阁主一度以为杏花村在山西,但是据说杏花村在山西的主张最不靠谱,因为史料没有记载杜牧去过山西。就在他们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突然一个晴天大炸雷,有研究认为《清明》这首诗可能只是挂羊头卖狗肉,不是杜牧写的,我勒个去!理由是这首诗最早出现在南宋谢坊得所编《千家诗》里,之前的史籍均无记载这首诗。



第33首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阁主闲评:

李商隐(约813-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傍晚的时候,心里不大得劲,开车去原上溜达溜达。太阳就要下山了,夕阳挺美,可惜一会就要没了。阁主初读这首诗总觉得不对劲,怎么不对劲呢?主要是被诗的名字搞的,乐游原,望文生义就是乐乐呵呵的去原上游玩,可是诗里看不出乐呵来,第一句就说心里不大得劲,后来才知道“乐游原”是西安一个地名,晕。李商隐受“牛李党争”牵连,一生仕途坎坷,生活一度非常艰难,所以有些诗显得愁苦,有杜甫之风,但不似杜甫那般露骨。而他的很多诗又晦涩朦胧,表达的主旨难以揣解。这首《乐游原》,给人悲凉无奈的感觉,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愤懑吗?也有说是诗人慨叹大唐国运将尽,大厦将倾,个人觉得有些牵强。



第34首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阁主闲评:

李商隐20至24岁期间曾在王屋山所属玉阳山学道4年左右,据说此间与女道士宋华阳产生恋情,并致女道士怀孕,随后李商隐被逐出玉阳山,并终其一生也未能再见到宋华阳,这首《无题》就是写这段无果而终的恋情的。事情真伪已无从考辨,不过李商隐的诗《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写到:“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说明李商隐不止一次给宋华阳写信,还希望跟宋华阳三姐妹一起赏月,至少关系是很密切的。如果情况属实,这首诗描写的应当是李商隐被逐出玉阳山后,与宋华阳无法相见,对宋华阳强烈的思念之情。又由于这段感情不为世俗所容,不足为外人道,因此作无题处理。



第35首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阁主闲评:

这首诗表达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悼亡、自伤、艳情,莫衷一是。原因是中间四句分别用了四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典故: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阁主认为,把中间四句去掉,很明显是怀念一段逝去的感情。李商隐早年学李贺的诡异诗风,四个典故只是为了营造这种诡异风格而堆砌。阁主猜测这首诗仍然是写李商隐和宋华阳感情的,李商隐从玉阳山归来后一两年之内便与王茂元的女儿结婚了,结婚后不大可能再写怀念前一段感情的诗,因此这首诗写于从玉阳山归来至结婚前这段时间。大约是李商隐被迫接受与宋华阳这段感情无果而终的事实,因此满怀惆怅和追忆。四个典故可以理解为:佳期如梦如幻,分离心有不甘,回忆相思成灾,无奈往事成烟。



第36首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阁主闲评:

这是一首寄给友人的诗,当时诗人在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下做参军,诗可能是写给身在长安的故友的,长安在四川之北,故曰寄北。在一个秋夜,秋雨连绵,面对友人来信询问自己的归期,李商隐回复说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归家。李商隐去四川当职的时候,已处于人生暮年,妻子王氏已经故去。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此时为了生计离家独自漂泊在外。一层秋雨一阵凉,湿漉漉的秋夜,诗人的心情该是落寞悲凉的。这是李商隐为数不多未用典故的诗,但是描绘的意境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37首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阁主闲评: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唐代天宝年间诗人。这是一首宫怨诗,一个失宠或者从来就没有受过宠的嫔妃,独自居住在一个宅院,单调的日子一天天重复着,青春一天天耗去。又是一个日落时分,窗外庭院的梨花片片无声掉落,无心开门欣赏,更寂寞的长夜即将来临,面对无法扭转的处境,只能以泪洗面,却无人知晓。类似的诗作还有白居易的《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都描绘出被遗忘的嫔妃的生活极度孤寂与绝望。古代帝王后宫佳丽三千,耽误了多少嫔妃宫女的幸福人生,而帝王们长期搜罗美女并被束之高阁,实在是暴殄天物,使得大量的美女基因被白白浪费,否则,现在满大街应该有更多的美女。



第38首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阁主闲评:

张继(约715—约779),唐代诗人。这首诗有诸多争议,最终流传到当今的版本,是一首写愁旅的佳作,也造就了两大风景名胜:枫桥和寒山寺。和很多诗作一样,原作已不可考,中间经过若干润色,形成最后的模样。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在敦煌残卷唐人抄本里名字叫《惜樽空》;“高堂明镜悲白发”为“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为“朝如青云暮成雪”;“请君为我倾耳听”为“请君为我倾”;“钟鼓馔玉不足贵”为“钟鼓玉帛岂足贵”;“古来圣贤皆寂寞”为“古来圣贤皆死尽”。《枫桥夜泊》在唐人诗集里叫《夜泊枫江》,而且枫桥可能是封桥的误解;“渔火”二字在《全唐诗》里为“渔父”;另外夜半是否有钟声有人表示怀疑。



第39首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阁主闲评:

张志和(732—774年),唐代诗人。张志和于29岁时,因母亲及妻子相继病故,对红尘有点心灰意冷,遂辞官离家,四处云游,晚年于湖州及会稽隐居中度过。42岁时,应湖州刺史颜真卿之邀拜会颜真卿,在湖州游玩时不幸落水溺亡。这首词应是张志和在湖州西塞山隐居期间所作,词中描绘的景色犹如陶渊明笔下的桃源秘境,令人神往。虽斜风细雨,张志和却陶醉于大自然景色而忘归,做一个悠哉的烟波钓徒。关于张志和词中西塞山的位置,湖州和黄石均主张在各自地域内,双方的争夺近乎肉搏,以致互派文史专家去对方的西塞山考察,寻找对方的西塞山不是张志和词中西塞山的证据。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大家各玩各的,各自开发自己的西塞山景区。



第40首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纵贯三千年,极美中国古诗词精选82首欣赏(上半部1-41首)

阁主闲评:

崔护(772—846年),唐代诗人。诗中事情的来龙去脉已不可知,但后人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据此诗撰造出一桩传奇的爱情故事。故事其实很俗,去年春天,长安城外南郊的一处庄子,桃树环抱,桃花灼灼。崔护因口渴讨要水喝,邂逅了庄子的主人,一位美若桃花的少女,双方互生情愫,却没有当即表白,只把感情埋在心底。今年春天,崔护故地重游,景物依旧,佳人却已芳踪难觅,心情失落惆怅,于是在庄门上题诗一首后离开。少女几日后回来看到此诗,恨自己错失良机,忧思难解,以致气绝。千钧一发之际,崔护拍马赶至,得闻事由,悲痛欲绝,抱尸嚎啕,许是感动上苍,少女竟起死回生,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人们对才子佳人故事的迷恋,使得这首诗广为流传。



第41首

更漏子

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阁主闲评:

温庭筠(约812—866年),晚唐诗人、词人。温庭筠是花间派首席作家,所谓花间派,是指晚唐五代前蜀期间,一众词人的作品主要以描写闺怨、男女相思、客旅、离愁别绪为主而形成的一个词的流派。这首《更漏子》,描写的是一个思妇情状。漫漫长夜,独坐愁肠,思念心中的那个他,陪伴自己的,唯有烛泪炉香。窗外,凄风苦雨,雨滴滴在梧桐叶、阶前石上,如同滴在抱守空房的思妇那颗孤寂的心上。良人,你为何还不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