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对待天津天海,足协至少犯了三个错误

时间来到4月18日,眼看着五月近在眼前,天津天海能否参加2020赛季中超联赛,仍然是个未知数。近期又有消息称,天海的新东家万通集团,或将以“赞助”的方式帮助俱乐部通过准入。

从3月13号官宣将俱乐部股权转让给万通,足协“审核”这家俱乐部的资格,已经超过一个月,显然是相当不正常的现象。实际上,在这场“准入闹剧”中,足协扮演了一个非常尴尬的角色,正他们在对待天海时犯下的三个错误,不仅让俱乐部的投资商苦不堪言,也让足协自己的工作能力遭受严重的质疑。


如此对待天津天海,足协至少犯了三个错误


足协的第一个错误,是前后矛盾。

按照《中国职业俱乐部转让规定》,足协对超过1月10日期限的股权转让均不认可。也就是说,涉及到俱乐部股权转让的事宜,都应该在1月10日之前完成。从这个角度来看,天海到3月份才将股权转交给万通,而足协仍给予审核,似乎是在照顾这家俱乐部。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作为一家中超俱乐部,天海确实财政困难。但天海拖到3月份才转让股权,与足协的步步紧逼有相当大的关系。首先,足协直到中超转会窗口关闭,都没有给天海球员办理注册;其次,足协安排中乙俱乐部递补中甲的名额,明显就是冲着天海解散来的。天海也不傻,一见苗头不对,立即宣布0元转让。

如果足协不默许、甚至强逼天海进行违规操作,按照相关规则,天海完全可以在不转让的情况下保留中超资格,因为他们既通过了足协的工资确认核查,也没有像四川、华南虎那样主动宣布死亡。而现在,天海虽然转让了股权,却陷入了审核资格一拖再拖的泥沼。在这一点上,足协的一些作为,显然与自己当初制定的规矩相矛盾。


如此对待天津天海,足协至少犯了三个错误


足协的第二个错误,是标准模糊。

既然3月13日天海与万通达成了转让协议,那就应该按照规则办事,尽快给人家解决准入问题。如果天海的转让合规,则给予中超资格;若不合规矩,指出其中的违规之处,再剥夺其资格,也没有关系。但问题是,连足协自己对天海是否足够准入,衡量标准都很模糊。

前段时间,足协甚至专门组建了一个所谓的听证会,以投票的方式评估天海的准入资格,更是滑天下之大稽。投票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准入也行,不准入也可以,就看最后谁的票数占上风,而完全将手头上有的准入规则摆在一边。既然如此,其中可以“运作”的空间就大了。至于听证会的参与人员都有谁、具备怎样的资质,这些敏感的问题,外界或许永远难以得知。


如此对待天津天海,足协至少犯了三个错误


足协的第三个错误,是目的不明。
足协为何要强逼天海原资方退出中超?时至今日,仍然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言论指出,足协是担忧天海原资方财政困难、中途退出联赛,对中超的影响不好。那么,天海准入资格的核心问题,就应该落在一个“钱”字上。如今,天海找到了新的金主万通,甭管这个金主的财力是高是低,他至少能维持俱乐部运作下去,但足协又开始质疑起万通的财力。

天海当初是个贫苦娃,足协嫌弃人家没钱;如今有钱了,足协又疑心人家钱不够多,登不了中超这个大雅之堂。既然如此,足协到底怎样才能满意呢?倘若天海自己找到的下家(实际上也是唯一下家)入不了足协法眼,那么足协是否能将自己的标准和目的,明确的告知天海,好让人家别浪费时间和精力呢?

最有意思的是,现在媒体证实,只要万通以赞助方式注资天海,而不是转让股权,则不需要走足协的审核流程,参照当年万达赞助大连一方的事宜。但问题是,天底下没有白出钱不拿好处的美事,万通今年可以从资方“沦为”天海的赞助方,明年呢?闹了这么一出准入大戏,足协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临时性的解决方案?

总之,只要足协一天不作出最终裁决,天海的中超准入资格,就一直是个悬案。即使结局未定,我们也可断言:在中国职业足球的历史上,天津天海的案例必将成为一个典型。而我们现在只希望,这不会是一个悲剧的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