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古稀老人為圓大學夢,自考漢語言文學專業,已過9門

據媒體報道:四川綿陽75歲老人李啟君為圓大學夢,自考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已通過9門。她稱疫期間考試延期,幾乎都在家複習備考,每天制定計劃學習,再看點文學書籍放鬆腦筋,因身體狀況不太好,希望能儘快考試。

相形見絀,看到這個故事,我感到特別慚愧,兩相對比,相信大多數人也會自愧弗如,特別是那些大學生,更應該好好反思自己。

勵志!古稀老人為圓大學夢,自考漢語言文學專業,已過9門

身體力行,堅持不懈是成功的基礎。

一個75歲的古稀老人,身體狀況不佳,依然用一種自強不息的執著與頑強,堅持自學考試,並且成績優異,如果不是疫情影響,應該已經順利畢業。其成功在於自己的身體力行,不懈努力。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行動是成功的開端,沒有行動 ,再美好的願望,再崇高的理想,再宏偉的藍圖,都是海市蜃樓,都是空中樓閣。

清代文學家彭端淑在《為學》中寫道: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事實確實如此,古稀老人,身體健康欠佳,沒有人指導,沒有那麼多圖書資料可查,沒有優越的學習環境,可是老人學有所獲,有力地證明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有志者事竟成。


勵志!古稀老人為圓大學夢,自考漢語言文學專業,已過9門

而那些象牙塔裡的大學生,花樣年華,人生的黃金時期,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得天獨厚,而結果不少學生不學無術,渾渾噩噩,混天度日,不學無術,甚至有的因為考試作弊、或逾期完不成學業被取消學籍。他們就如同《為學》中的富和尚,條件優越,但不行動,終歸是零。

所以用《為學》中的一句話來概括,再恰當不過。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勵志!古稀老人為圓大學夢,自考漢語言文學專業,已過9門

學習除了身體力行,奮發進取以外,還需要做好計劃,並不斷調整。

學習也如同打仗,不但要有勇,而且更需要有謀。在這裡,身體力行,積極進取就相當於勇,而做好計劃,並適時調整就相當於謀。

計劃是行動的指南,學習有了計劃才能按部就班進行,才能沿著正確方向,不偏離正確軌道,不偏廢任何一部分。否則就成了無頭的蒼蠅。

老人學有所成,除了積極行動,身體力行外,她能根據學習情況,適時調整學習計劃,為自己學有所成奠定了基礎。


勵志!古稀老人為圓大學夢,自考漢語言文學專業,已過9門

貴在堅持。

很多人也有過理想,也有過奮鬥目標,也曾轟轟烈烈,也曾經豪情萬丈。但三分鐘的熱度,時間一長,一遇到挫折,就半途而廢,偃旗息鼓了。

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所以事業的成功,學業有成,貴在堅持。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和毅力 ,才有可能到達理想的彼岸。古稀老人年老體衰,記憶力會大有下降,耳聾眼花,學習起來的難度自然會比年輕大學生多幾倍,可是她有強烈的求知慾,堅持不懈,鍥而不捨,所以她才有了成功的可能。


勵志!古稀老人為圓大學夢,自考漢語言文學專業,已過9門

勞逸結合,適當放鬆,效果更佳。

古稀老人在學習之餘,看看文學書籍,使自己放鬆。這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勤奮不等於蠻幹,不等於不放鬆。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

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時間,奮發進取,但還要學會調整自己,懂得有時暫時後退一步,是為了更好地前進,暫時的捨棄是為了獲取更多。


勵志!古稀老人為圓大學夢,自考漢語言文學專業,已過9門

古稀老人,用自己的腳踏實地、奮發進取,激勵我們不斷前行;老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有志者事竟成;古稀老人尚能拼搏進取,我們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