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棉”字號企業印記


濟南“棉”字號企業印記

□尚啟元
  2003年,電視劇《大染坊》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其中陳六子的原型,是一代民族實業資本家張東木,他是從濟南制錦市小區的錦纏街47號走出來的。
  錦纏街47號建於上世紀30年代,是一座帶有北方典型特點的四合院。從西門進院,左首是5間北屋,青瓦雕樑、木格窗欞依舊。院子東西臨牆各蓋了3間廂房,5間南屋已與49號打通,寬敞通亮。院子中間,東側一株丁香,西側一棵香椿,牆外人聲嘈雜,牆內樹影搖曳。如今,這裡已經成為登記在冊的文物保護單位,與主人一起見證了濟南的風雨滄桑。
  1937年7月,張東木於北京輔仁大學肄業後回到了濟南,成了“東元盛”的少東家。張東木接掌染廠以後,積極探索,並創出了“名駒”和“雙魚”兩個獨步省內外20年的名牌,直到20世紀50年代,依然響噹噹名氣不減當年,影響範圍甚至到了東南亞一帶。
  由於這段時期鼓勵企業政策的頒佈,濟南近代工商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像張東木這樣的企業家不計其數,這肯定繞不開1904年濟南開埠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1904年,膠濟線的火車劃破了濟南這座古老城市的寂靜,喚醒了城市的經濟。政府在濟南城外自開“華洋公共通商之埠”,設在西關之外。一時間,各類商賈資本湧入商埠區這一片土地,數不清的洋行、染坊、棉紡廠、藥材鋪、老字號及商場紛紛在商埠扎堆,濟南工商業在國內城市中的地位扶搖直上。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民國前期,濟南是華北最大的棉花市場,棉花行是當時隨著中外紗廠在商埠設立而形成。不過,最初的時候,只有兩家棉花行。到了1919年,發展到5家,到1927年增至57家棉花行。民國以後,濟南棉紡織業興起,共計設廠39家。濟南初步形成了棉紡織、針織、印染及毛、麻、絲製品等綜合紡織工業。
  1915年,曾在北洋政府擔任過末任總理的潘復,以及當時的山東督軍、軍閥靳雲鵬、蔡儒楷等人,集中全省107個縣的財力創辦魯豐紗廠。這是濟南第一家紡織企業。
  1932年,苗海南創辦了成通紗廠。1934年,籌辦仁豐紗廠。當時,仁豐紗廠的產品質量在國內首屈一指,其中“蜘蛛美人”牌原白布物美價廉,與日本產品競爭於國際市場。仁豐紗廠從此名聲大噪,參觀者絡繹不絕,被譽為“模範工廠”。1936年,馮玉祥將軍為仁豐紗廠題寫了“實業救國”4個大字,以示激勵。
  解放後,濟南紡織業得到了較快恢復和發展。
  魯豐紗廠被政府接收後,成為國營濟南第一棉織廠,1955年改名為濟南第一棉紡織廠。1996年被中國濟南化纖總公司兼併,更名為中國濟南化纖總公司第一棉紡織廠。仁豐紗廠、成通紗廠分別成為國棉三廠、國棉四廠。濟南也成為中國紡織工業的主要基地之一,名列中國紡織重鎮“滬津青”之後。

  在當時,濟南的東工商河兩岸,國棉一廠、國棉二廠、國棉三廠、國棉四廠、國棉六廠和毛巾廠齊聚此地,紡織女工也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從1990年開始,全國棉紡業的形勢一落千丈,從國家到地方的政策是“限產壓錠”,包括濟南在內,很多棉紡廠開始砸錠,日漸式微,或破產,或資產重組。
  在濟南,大概很少有像“棉”字號企業這樣,見證了城市工業化的起步、輝煌與陣痛,承載了幾代人的奮鬥與光榮,回憶與傷痛,成為時代發展和經濟轉型的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