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過得不一般,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新冠肺炎,首先向廣大堅守工作的醫護人員、警務治安等抗疫英雄致敬!辛苦了!希望能夠最終打贏這場戰疫!放假前本來打算去南部山區拍泉水,特殊時期去不成,想出去記錄一下特殊時期,又怕添亂,還是應該響應號召吧,所以一直在家,好在還有很多照片沒有處理,把以前的泉水照片處理一下。本集介紹鬥母泉:
地圖中1是鬥母泉,2是鬥母泉村,3是小泉(北泉)
鬥母泉位於濟南市市中區十六里河鎮東南青銅山頂部鬥母泉村西首(北石崖),海拔近500米,是濟南72名泉中所處位置最高的泉。此泉位於濟南繞城高速以南的山區中,我以前也沒有去過,得知我想去鬥母泉,一個經常到南部山區遊玩的同學願意給我當嚮導,於是我們在2018年10月13日開車去了鬥母泉。
本集所有照片拍攝於2018年10月13日下午
車進了山裡不久,發現有個“小泉(北泉)”的路牌,於是去看了一下,類似一口長方形的井,裡面有些活水,但水量不大。看罷小泉後,繼續乘車來到了鬥母泉,就在上山路的右手路邊,旁邊有些村民在售賣農產品,附近也有農家樂飯莊。同學看了看鬥母泉,認為我們去的時機比較幸運,水量比較大,而且泉池也沒有蓋玻璃板,不影響拍攝。拍過幾張照片後,我發現村民在泉池旁搭的電線實在礙眼,於是把拉扯的電線放到一旁,然後重新拍攝了照片,這次拍攝效果還是不錯的,所以近期也沒有再去的打算。
鬥母泉,因水湧量大,俗稱“大泉”。清郝植恭亦稱此泉為竇姑泉,將其列入《七十二泉記》。蓋後來由“竇姑泉”諧音為“鬥母泉”。明崇禎、清乾隆《歷城縣志》和道光《濟南府志》均著錄,稱“在大佛寺北頂”(今鬥母泉村的山之南麓,即大佛寺遺址)。泉水自巖壁巖孔流出,匯落方池,晶瑩碧透,清冽甘美,村民們爭相飲用。傳說飲此泉水“治病保健”,泉周圍“百米之內無蟲”。
(1)(2)泉水十分清澈,池水碧綠。普通拍攝手法。
(3)(4)長曝光拍攝手法,水面好似冰封。你更喜歡哪種?
從網上一些老照片可見,以前這面牆壁是石頭堆壘的,2011年名泉辦重新修葺,變成了現在的模樣。池北側有1991年建成的封閉式蓄水池,水盛時自池壁縫隙流出,形成天然小溪,緩緩北流。
牆壁後面有濟南市最大的連根同生的車梁木和刺楸,其中,車梁木樹齡500餘年,胸徑120釐米,樹高13.6米;刺楸樹齡400餘年,胸徑72釐米,樹高11.3米,是濟南市保護最好的一株古樹。
泉池後面的古樹
上面還有一個鬥母亭
鬥母泉東有一座鬥母宮,沒有泰山的鬥母宮名氣大。建於清代以前,清代整修過兩次,1997年修復,一進院落,三間大殿,青磚黑瓦,飛拱挑簷,殿內有王母聖像,壁上繪有彩畫。
鬥母宮內侍奉的是鬥母元君,簡稱鬥母,也叫鬥姥,是道教崇拜的女神,她的形象是三隻眼,四個頭,八隻手。道教說他是北斗眾星的母親,原來是龍漢年間的周御王的妃子,名叫紫光夫人。由於一個春天在花園遊玩有感悟,生下九個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即是「四御」中的勾陳大帝和紫微大帝,其餘七個兒子就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分別掌管著所有人的生辰。
最後評分時間,鬥母泉:
歷史性:★(清代入選)
觀賞性:★★
綜合分:★☆
(本集完)
閱讀更多 樂道影像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