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時尚學生服裝研究院院長陳桂林:從美衣到防護服,紡織人發揮專業特色助力抗擊疫情

★尋找最美科技工作者

在全國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作為紡織人的陳桂林積極投身病毒防護用品的研發工作中,發揮紡織服裝專業特色助力抗擊疫情,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譜寫著紡織人的時代讚歌。

廣東省時尚學生服裝研究院院長陳桂林:從美衣到防護服,紡織人發揮專業特色助力抗擊疫情

疫情面前彰顯行業擔當,投身防護用品硬核研發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舉國上下都在抗擊疫情。陳桂林作為一名有責任感的紡織人,在疫情肆虜的關鍵時刻,勇於擔當,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病人及廣大群眾研製專業的專業救護和防護用品是紡織人的使命和責任。用智慧、勇氣、實幹和擔當踐行著紡織工匠真諦的陳桂林,做抗疫防護用品的研製工作再適合不過了。

在不分晝夜的不懈努力下,陳桂林針對防護服因其所使用的原材料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僅用五天時間就高效的完成了緊缺疫控用的防護服設計、打樣、試製、樣品送檢、配件與原料採購、聯繫服裝企業組織生產等事宜。完成了環保型防護服與防護隔離面罩的第二代設計,二代產品採用防凍、防霧材料,更適用於不同的氣候條件,改進了環保型防護服與面罩的連接方式,防護面罩可拆卸、消毒,提高了面罩的佩戴舒適度。

陳桂林主持開發、研製的環保型棉質過濾防護口罩(成人款和兒童款兩種)、環保型防護服、一次性醫用內窺鏡防滑防護用鞋套、一次性防護用檢查褲等防護用品。在新冠肺炎抗疫過程中,起到了阻止病毒蔓延、專業救護和防護的作用,用一個紡織人特有的行業情懷,為奮鬥在疫情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和廣大群眾提供安全的防護用品;為戰“疫”增添了無盡的動力和不竭的源泉。

掌握核心製造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近年來,陳桂林在三維人體掃描、3D可視縫合設計、3D試衣技術、紡織服裝新技術方面取得了多項科技成果,主持完成了我國第一臺高清彩色三維人體掃描儀的預研、設計、建造和調試。其中《基於互聯網+三維掃描技術的人體建模和3D虛擬縫合與試衣技術應用》獲中國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全國商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紡織之光”2016年度紡織行業新技術(成果)推廣項目。《高清彩色全息三維人體掃描與測量技術》項目獲得中國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數字化服裝設計——三維模擬試衣技術》項目獲全國商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經國家科學技術部西南信息中心查新中心科技查新鑑定其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紡織服裝高科技領域的一項空白,該技術應用在服裝行業,每年可以為服裝企業節省至少千萬以上的成本。

針對精準的立裁人臺長期被歐美、日本的高價人臺所包圍的行業現狀,對國內標準人臺製造技術的缺陷更是深有所感的陳桂林決心要為國內提高設計開發高級成衣和高級時裝立裁技術的瓶頸做一個突破。通過積累大量人體數據和對精準數字化人體虛似的實戰經驗,陳桂林運用三維人體掃描測量技術,對國內上萬個人體數據進行比對分析,並結合中國人體造型特徵和教學及工業應用的需求出來,採用3D人體建模技術和3D打印技術開發出精準的立裁人臺模種,然後採用現代化的工業生產技術進行批量化生產。

廣東省時尚學生服裝研究院院長陳桂林:從美衣到防護服,紡織人發揮專業特色助力抗擊疫情

汗灑科教路,情譜創新曲

陳桂林以推動紡織服裝科技和科普為己任,把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

平常工作中,陳桂林經常利用各類平臺舉辦科普講座、穿衣搭配技巧、選購安全紡織品及科普安全教育等。在科普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緊緊抓住居民在生活、工作、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問題,採用群眾易於理解,容易接受的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科普宣傳。並充分利用網絡等信息資源優勢,擴大信息傳播面,形成一張信息網,讓每位求知者足不出戶就能學到最近的科普知識,促進科普信息向現代化生產力轉化。

針對目前紡織服裝職業教育院校實訓設施資源短缺等突出問題,陳桂林總結了一套“智能教育資源雲平臺教學體系”,該平臺以“理實一體化互動教學+情景模擬仿真實訓+配套專業教材+在線教學與輔導練習+課件與視頻聯動教學+校企協同創新實踐”六位一體化智能教學雲平臺模式,利用最新的雲技術,突破了傳統的教學實驗室概念,打造仿真的實訓場景平臺,學生通過網絡隨時隨地登陸仿真實訓室,以達到加強實訓學習,再以配套的使用教材和開展系列的交流活動,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

著書立作,分享技術成果和經驗

陳桂林說:“科普就是把人類研究開發的科學知識、方法,以及融化於其中的科學思想和精神,通過多種方法、多種途徑傳播到社會的各個方面,使之為公眾所理解和運用。它是科學技術通向人類社會的橋樑,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與科學研究同等重要。”

陳桂林近年出版了《韓式流行女裝設計》《歐美流行女裝設計》《經典流行男裝設計》《經典時尚職業裝設計》《服裝畫技法》等24本教材和專著。他編寫的服裝教材大膽精簡理論推導,果斷摒棄過時、陳舊的內容,及時反映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內容安排均以能夠與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結合為前提,力求通過教材的編寫,為培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服務。他寫的每本書因為定位精準,一經發行即受到讀者的認可,成為同類書中的暢銷書。

樂道授業帶徒學藝,踐行時代工匠精神

陳桂林帶出來的徒弟不計其數,現大多已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骨幹。他經常給身邊的年輕人免費做“導師”;常親自授課,把技術毫無保留地進行傳授,有效地促進了員工技能水平的提高。

陳桂林堅持弘揚中央政府提出的“工匠精神”,陳桂林認為“工匠精神”更加全面深刻闡述了中國經濟發展轉型所需創業創新的核心精神與文化,通過倡導“工匠精神、匠心文化”,能夠讓中國實體行業能夠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中,始終保持技術的創新、工藝的進步、品質的提升,可以進一步打通中國服裝產教融合通道,推動中國服裝產業結構的升級與調整,為做大做強中國服裝產業提供更加良好的平臺和機遇,從而推動中國服裝產業加快發展。

★個人簡介

陳桂林,男,九三學社社員,現任廣東省時尚學生服裝研究院院長,先後榮膺“國家級技術技能大師、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範、中國紡織大工匠、全國用戶滿意服務明星、中國商業科技創新人物、中國服務業科技創新人物、全國紡織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廣東省用戶滿意服務明星”等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