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怎麼了,是步子太快還是受商業模式不確定所困?

最近圍繞著WeWork的新聞不斷,CEO走人,公司裁員。由於業績不佳直接影響到其大股東軟銀(SoftBank), 搞得老闆孫正義也開始反省了。


WeWork怎麼了,是步子太快還是受商業模式不確定所困?

WeWork


不可懷疑WeWork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備受期待的IPO有望為增長釋放現金。但是上市計劃擱淺後,聯合創始人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辭去了CEO一職,基於目前的現狀WeWork可能在明年春季耗盡現金。


WeWork怎麼了,是步子太快還是受商業模式不確定所困?

亞當·諾伊曼 (Adam Neumann)


說來WeWork 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所謂的分時租賃或聯合辦公,即辦公室的二房東(模式)早就有。行業裡最著名的應該是Regus(雷格斯)。

雷格斯成立於1989年, 起步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目前已經在 120 個國家或地區佈局了超過 3000 個商務中心。而成立不過 8 年的 WeWork 目前的估值已經接近 400 億美元,但其運營的空間面積不過是雷格斯的不到四分之一。

WeWork怎麼了,是步子太快還是受商業模式不確定所困?

Regus (雷格斯)辦公室


今天風險資本家,投資方和股東們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而不是企業增長速度。

WeWork怎麼了,是步子太快還是受商業模式不確定所困?

孫正義(SoftBank)


分析家認為:WeWork通過免費租金和豐厚的經紀人佣金來挖走客戶,不擇手段地爭奪競爭對手的客戶資源,曾一時獲得了看似主導的地位。現在桌子開始轉動,競爭對手正在努力遏制WeWork的歡樂。

WeWork怎麼了,是步子太快還是受商業模式不確定所困?

WeWork 辦公室


WeWork在面對聯合辦公潛力巨大的市場時,一直強調他與房地產中介的區別在於:社區,融資,孵化器功能;這些似乎對創業企業更具吸引力。但是WeWork尚未跑通的商業邏輯在同質化,模式單一,價格戰的多重擠壓下,呈現出利潤低、回報週期長的特點。

WeWork需要的是有別於雷格斯這樣的傳統辦公室分租模式。如果區別不大,人們為什麼要WeWork呢?

WeWork怎麼了,是步子太快還是受商業模式不確定所困?

WeWork 辦公室


數據顯示,中國聯合辦公空間正在以平均每年不低於 50% 的增長率快速發展,到 2030 年 30% 的辦公空間都將會是聯合辦公,形成近千億的市場規模。

WeWork怎麼了, 是步子太快還是受商業模式不確定所困?受挫的WeWork 下一步的發展和其在中國的戰略只能是讓我們拭目以待了。


(注:圖片來自互聯網)

END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評論,轉發您的朋友圈。別忘加關注喲。

我是夜雨如川,感謝您的光臨,每天在這裡與您分享一個我身邊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