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 IPO失敗後 投資人希望企業證明自身盈利能力

WeWork IPO失敗後 投資人希望企業證明自身盈利能力

新浪美股訊對於那些試圖獲得資金並上市的科技初創企業來說,盈利是新的出路。

在本週於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網絡技術峰會上,2000多家初創企業爭相吸引風投,大型科技公司和投資公司的關注和投資。潛在投資者的回應異口同聲:告訴我們你將如何賺錢。

NewView Capital的創始人兼執行合夥人Ravi Viswanathan在“硅谷是否正在盈利?”的小組討論中表示,“現在能看到的轉變是,與不惜一切代價實現增長相比,實現盈利的距離和盈利路徑變得更加重要。”

在優步(27.38,0.44,1.63%)(Uber),Lyft(43.29,0.37,0.86%)和Peloton等虧損公司進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IPO之後,投資者的注意力已經轉向了利潤。由於投資者對公司的鉅額虧損感到擔憂,WeWork被迫取消了首次公開發行(IPO)計劃。與此同時,優步(Uber)的股價本週大幅下挫,此前該公司在本週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中公佈了11億美元的淨虧損。

風投公司Augmentum合夥人兼首席執行官蒂姆萊文(Tim Levene)表示:“當你的虧損增長速度快於營收時,就是一個危險信號。”

在里斯本會議上的企業家和基金經理在接受CNBC採訪時說,近幾個月來增長與利潤之間的爭論已經升級,因為一級市場高估值科技公司的財務受到了公共投資者的更為嚴格的審查。

黑石(51.4,-0.64,-1.23%)首席執行官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本週稍早在網絡峰會上接受CNBC的Karen Tso採訪時表示:“該行業…估值達到另一個高峰。”

黑石集團首席執行官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在此前的採訪中說,“該行業……估值達到另一個高峰。”他指出,隨著上市前的時間變長,科技公司積累了“人為利潤”。

一些投資者指責軟銀(SoftBank)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向無利可圖的科技初創企業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大量資金,從而扭曲了私募市場的估值。軟銀本週公佈了14年來首次季度虧損,這是由於對WeWork和Uber等公司的投資減記所致。

軟銀CEO孫正義在週三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的投資判斷在很多方面都很糟糕,我對此進行了深刻反思。”

儘管最近出現了這些例子,但網絡技術峰會上的企業家和投資者認為,可行的商業模式一直是獲得資金的關鍵。

歐洲金融科技公司unicorn OakNorth的首席執行官Sunil Chandra說:“我認為,長期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最終獲勝的情況總是存在的。”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從Vision基金獲得了3.9億美元的投資。

錢德拉為願景基金辯護說,它是“絕對出色的投資者”。他說,利潤與增長之間的平衡一直是企業家、創始人和投資者的“艱難權衡”。

普遍的觀點是,盈利之路,也就是顯示收入最終將如何超過成本的計劃,比公司立即盈利更重要。

金融科技獨角獸TransferWise的創始人兼董事長Taavet Hinrikus表示:“公司為未來的增長和盈利進行投資沒有問題,但是必須確保自己的經營模式能夠盈利。”該公司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淨利潤為1,030萬英鎊(合1,320萬美元)。

光速創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的合夥人維特考斯卡斯(Rytis Vitkauskas)週四在一個座談會上說,一些最成功的科技初創企業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實現盈利。

“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生來平等的,”他說,“發展迅速花錢就快,只要這種二元性是合理的,一些很好的公司就是這樣誕生的。”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