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早知道第三季丨S3E31:是二房東還是互聯網公司?WeWork 上市折戟後的中國思考

主播丨徐濤 嘉賓丨

薄益群

後期製作丨迪卡普里鑫

(以下文字只是音頻節目的少許補充。「硅谷早知道」為「聲動活潑」傳媒旗下節目,每週週五中午12點準時更新,敬請期待。)

WeWork 的故事,是一個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然後眼看著市值崩塌的故事。

在兩個月前,它還有著 470 億的市值,而現在它的市值只有 80 億。 Wework 的創始人 Adam Neumann 也已被罷免,成為繼 Uber 的 Travis Klannick 之後另外一個不得不離開自己所創立公司的的獨角獸創始人。

時間退回到9年前。WeWork 作為共享辦公空間的開拓者,一路高歌,鬥志昂揚 ,截止 2018 年已擴張到全球 21 個國家的 71 個城市。 那時 WeWork 估值 200 億美元,是全球第五大獨角獸。

但無論如何,WeWork 的商業模式啟發了很多創業者,中國的創業者薄益群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於 2014 年 10 月去紐約考察,並參觀了 WeWork 辦公空間 —— 這次行程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並在回國後不久創立了創新空間 Day Day Up。

本期節目中,我們和薄益群進行了一次對話,對話內容包括中國創業者當年是如何學習 WeWork ,這種商業模式在中國又進行了一些什麼樣的演變,以及此類中國的公司前景又如何。

如果你想參與對節目的探討,可以添加我們小助手「聲小音」的微信 shengfm1 ,加入「硅谷早知道」聽眾群。「硅谷早知道」現為「聲動活潑」傳媒旗下節目。

本期主播

徐濤,「聲動活潑」創始人/製作人

本期嘉賓

薄益群,「Day Day Up」創始人

The Takeaway

  • 現今社會講究的是聯接,即人與人之間的聯接。相應的,把一棟樓運營得更好,那些傳統物業管理模式只是管理水電等硬件基礎,但這種管理正在升級為對樓中的人的管理,這是一個新課題。這也是WeWork做的好的地方

  • 我把創新空間分為兩大類,一類追求的是線下空間的數量和擴張速度,也就是所謂地產方面的擴張,雖然他們也在做服務,但那不是他們的核心;對應的另外一類,雖然也在運營共享空間,但是他們的主業和熱情其實是和創投服務相關的。

  • 傳統的商業地產一定會升級,而 WeWork 的模式也許是指了一條道路

本期討論的主要問題有:

  • 如何受到 WeWork 啟發而創辦 Day Day Up

  • 創辦 Day Day Up 中遇到的融資問題

  • 商業地產型共享空間 VS 服務型共享空間

  • 商業週期下的共享辦公前景

  • 國內共享空間的門檻

  • WeWork 光環背後的「二房東」本質

訪談中提及名詞

  • 雷格斯(Regus ), 全球最大的辦公空間解決方案供應商,在 200 個國家的 1000 個城市,設有 3000 多家商務中心。

  • 夢想加空間,2015年成立的聯合辦公空間品牌,夢想加在全國運營近 40 個辦公空間。

  • 氪空間,2016年從36氪母公司拆分獨立運營的聯合辦公平臺,氪空間在全國 10 座城市擁有 40 個聯合辦公場所。

  • 優客工場,毛大慶在2015年成立的創新企業服務空間平臺,優客工場在全球 44 座城市擁有 200 個共享辦公空間。

相關節目

滴滴出行將新增無人車選項,無人車光明在即還是深陷泥淖

從130億跌到7億,跌落神壇的GoPro興衰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