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明亡负责?

(1)

历朝历代都有亡国之君,亡国之君肯定是被人非议的,名声不佳的。

但是有一位却备受吹捧,而且还得了个极高的评价——有德无福。

不是亡国之君,却当亡国之运。

悲惨的、无奈的、可怜的、值得惋惜的、君王死社稷的——崇祯

可问题就来了:

他爷爷二十年不上朝,没有亡国。

哥哥天天做木匠,重用魏忠贤,没有亡国。

这位皇帝届的劳动楷模。

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辛苦工作17年,亡国了。

史书称他: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说好的天道酬勤呢?

他累死累活,怎么就沦落到,一根绳吊死煤山呢?

(2)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大环境确实不好。

但是,明朝仍然是大一统的王朝。

外敌满族,远没有汉代的匈奴,唐朝的突厥,宋朝面临的蒙古,那么强大。

国内,没有唐末的地方割据。

内政上,崇祯皇权很稳固,魏忠贤一夜就被干掉了,他想杀掉的明朝官员,那个没死。

军事上,可以说是名将辈出,在北方明军是处于上风的。

再说农民起义,也不是没有扑灭过。

崇祯九年,孙传庭在子午谷黑水峪以逸待劳。

激战四天,俘获老闯王高迎祥,送往北京处死。

崇祯十一年,孙传庭在潼关南重兵埋伏,打得新闯王李自成全军覆没。

李自成仅以18骑突围而走。

孙传庭大功臣呢!

但是没多久,老孙就被崇祯给送进了监狱。

等老孙再出来的时候,李自成又一次星火燎原了。

崇祯释放孙传庭就是让他再灭一次李自成。

孙传庭一再请求说准备不足。

崇祯爷可不管那么多:我不要你认为,我要我认为。

不断催促孙传庭进军,结果一代名将战死沙场。

史书评价:传庭死,而明亡矣。

还有,崇祯杀死了袁崇焕,坑死了卢象升,罢免了孙承宗。

哪个不是明朝栋梁之才。

明朝有病,但是病不至死呀!

也不是绝症,医生把明朝病情稍微缓解一下,

崇祯就立刻担心医生下毒,把医生给弄死了。

小病变大病,大病变绝症。

最终无药可救。

(3)

明朝那么多皇帝,经营了几百年,最后在一个勤奋的老板手里破产了。

一个把公司搞破产的老板,还被各种赞扬。

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谁在吹捧崇祯呢?

清朝皇帝。

满清说了:我的江山不是抢大明的,而是逆贼李自成的。

俺们是为大明报仇的。

崇祯越正确,李自成就越不是东西,清兵就越有道理。

崇祯关系到清朝统治的合法性,所以必须吹捧。

除了崇祯,明朝的其他皇帝,没一个好的,都不务正业。

您想,如果没有崇祯,清兵又怎么会有机会入关呢?

崇祯是俺们最大的内应呀。

当然,必须承认,崇祯的初心绝对是为了祖宗江山。

但是,在他手里大明江山确实是没了。

不是说好的,越努力越幸运吗?

(4)

努力是没有错的,

但是努力的方法和方向是分对错的。

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努力,离目标也就越远。

要是把路走反了,那就更完蛋了。

崇祯的根本问题就在于:能力不行,走错了道。

他都坐上明朝皇帝了,这个福分可比普通人大多了。

这个投胎技术,必须满分呀!

他有德也有福但他无能,

因为无能所以守不住自己的福。

又或者说,当皇帝这个福气太大,他一个人承受不来。

明亡为什么值得惋惜呀?

因为明可以不亡的,他是有机会翻盘的。

17年,一代人。

成年后的他们,眼睁睁的看着满清入关,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这个锅谁来背!

不是崇祯还能是谁呀?

您又说了,你在打嘴炮。

没办法,你可以恨他、骂他,但是你取代不了他。

这就是历史的选择。

我们后人,也就是打打嘴炮,警醒下自己。

我的努力方向到底错没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