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跌了

止跌是因为收盘了。今天,成交很清淡,个股很难看,RCS很骗炮。

这时对盘面没什么可说的,而说啥个股行业,估计有心思看的朋友不多。

收拾下心情,来做个政策面探讨和科普。

4月9日周四晚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简单说下要素市场化:就是将要素的定价和分配机制交给市场

何谓要素?指的是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

西方经济学传统三要素是萨伊提出的土地、资本、劳动,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将它们扩展为土地、资本、劳动、组织(企业家才能)四要素。

要素是企业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基础。要素价格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

目前,我国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由原来的97%以上由政府定价,转变为97%以上由市场定价。同商品市场相比,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存在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要素价格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

从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这句话能理解政策的关键处:“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但我们要了解,这件事情是个长期工程,整体不是新鲜提法。且让我们追踪一下政策的口径: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由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

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

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

2020年,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类提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

所以,领域都是之前提过的那些领域,区别在于,不同领域是有新动作的。

我们可以看看局部的亮点,然后追踪后续进展:

土地要素:土地要素放在最前面,最重要,但头绪很多,水很深,骨头很硬不好啃。四大要点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完善土地管理体制,都是大而全,非一朝一夕之功。里面的工业用地处理更加灵活可能利于基建项目推展,以多种方式推进国有企业存量用地盘活利用可能利于国企资产。

劳动力要素:今年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失业压力加大,所以劳动力问题有短期意义,但《意见》当中核心要素是户籍改革,这也是长期啃不下来的硬骨头。

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可能有助于城市群人才落户门槛降低,提升城市群吸引力。城市群发展的受益者显然是房地产企业,但户籍背后的社保、福利制度也是制约劳动力流动的老大难问题,所以期望先不用摆太高。

资本要素:做为股民,最关注的环节,没有之一。分段来讲。

首先谈完善股市基础制度建设。被摆到了重要位置很高兴,但这块本身相对推进得快,去年9月已经有12项重点任务,今年3月已经有了新证券法,《意见》本身是政策宣示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定价质量和市场活力的提法,被看作是呼应4月7日金融委的“放松和取消不适应资本市场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结果大家认为T+0相对比较可能实现,但又认为全面实施的条件并不具备(看看可转债前阵子怎么花式割韭菜)

于是今天市场活跃度降至冰点。。。

其次依序谈到债市完善,金融服务供给以及金融业对外开放。其中增加有效金融供给服务也就是如何让扩张的信用广泛落到实处。

另外有两个项目摆在重要位置,一是人民币国际化,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至今已十多年,任重道远;二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沪港通、沪伦通之后,未来可能还会更多各种“通”。

技术要素:我个人从投资者角度,认为重点其实就在产权保护、科技成本资本化

数据要素:这是一个近期提出的新要素。《意见》内容包括政府数据、社会数据、数据整合和安全保护三方面。其中制定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是重点。

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利率汇率等资金价格是要素市场核心中的核心,相关表述包括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俗称的利率并轨),和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总之,这次的《意见》是一份承继改革思路,构画未来的蓝图,并不是横空出世的概念题材。对于后续政策的发展轨迹,有指引作用,值得学习了解。

4月10日周五上午,其实还有一个重磅政策: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这份征求意见稿,距离送审稿其实历时了3年时间,主要的变化有三个:一是承认能源的商品属性(能源也是广义生产要素,参考要素市场化,一脉相承);二是明确了跟上清洁化、低碳化、数字化的时代潮流;三是强调能源的“普遍服务”。

征求意见稿中提到要“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不过第三十七条同时指出:“加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勘查,对化石能源实行合理开发”。

能源法是否利好光伏风电这些新能源?只能说,不算利空,能源安全的任务不变,低碳化清洁化的趋势不变,新能源肯定会继续发展,未来在法制制度框架健全下,发展更顺畅,但要是期待能源法带来新能源爆发性发展,就是我们过度脑补了。

看政策也就像这样吧,不是追剧,没有太多剧情反转,大部分时候挺无聊的,需要长期追踪才有收获。

今天光伏杀跌厉害,但不少板块都是这幅惨状,基本面没有显著变化,蹲守的继续蹲守,这时杀跌意义不大。拿着高增长票的,按纪律行事即可。

留言区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