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君的亲儿子戴胜,是如何在赵孟頫的笔下灵活起来的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微博上的科普达人“博物杂志”君,在为路人解答各种疑难杂症的时候,他被问得最多的就是“这是什么鸟啊?”

没错,这鸟就是戴胜,因为问得太多,以致于博物君发出了“再问自杀”的“威胁”,然而戴胜却被调侃成了博物君的“亲儿子”。

博物君的亲儿子戴胜,是如何在赵孟頫的笔下灵活起来的

说起戴胜,可谓由来已久,这位鸟中大佬的光芒还是很足的,上古奇书《山海经》中曾提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

当然,这里的戴胜并不是名词,戴是动词,佩戴的意思,胜是一种头饰。仔细观察戴胜这种鸟,会发现它头上有个美丽的冠羽,可以像翅膀一样展开,这也让戴胜成了最好辨认的鸟。

博物君的亲儿子戴胜,是如何在赵孟頫的笔下灵活起来的

鸟-蝴蝶刘海与长长的喙

当然,西王母也因为这个外貌描写,从此和“戴胜”就分不开了,汉代的石头画像中,只要出现西王母,几乎就能看到她头上的戴着胜。

所以从《山海经》这里,就可以发现戴胜这个名字的由来,它就是戴着‘胜’的鸟,很多鸟类的名字都带有鸟字旁,像戴胜这样名字特殊的,一般都是有历史典故在身的,比如伯劳鸟。

博物君的亲儿子戴胜,是如何在赵孟頫的笔下灵活起来的

戴胜并不少见,但名家笔下的戴胜图比较少,最出名的就是赵孟頫的《幽篁戴胜图》。

稍微了解书画的,就知道赵孟頫的大名了,他的书画造诣极为精深,是元代的画坛领袖,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没有不擅长的。

博物君的亲儿子戴胜,是如何在赵孟頫的笔下灵活起来的

幽篁戴胜图

赵孟頫是南宋晚期至元代初期的画家,众所周知,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北宋的院体花鸟画典雅秾丽,南宋院体画在承袭北宋画法的基础上,又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整体面貌更加精工严谨,造型精细。

博物君的亲儿子戴胜,是如何在赵孟頫的笔下灵活起来的

赵孟頫的这幅戴胜图同样笔法严谨精细,画中一只戴胜用爪子勾住一杆竹枝,侧着头瞪眼望着某处。画面背景以淡赭黄铺设,竹枝采用双钩法,戴胜以没骨法绘出,它身上的局部羽毛颜色用花青染出。

放大后,可以看到戴胜的羽毛纹路规整而细腻,密而不乱,使得戴胜整只鸟看上去神采奕奕,十分生动。

这幅戴胜图算是赵孟頫作品中少见的花鸟画了,他的笔法严谨细腻,画风工致,很有一番文人间的自然情趣流露。

博物君的亲儿子戴胜,是如何在赵孟頫的笔下灵活起来的

其实宋代的花鸟画是真的精彩又好看,而提到画画这一领域,宋徽宗赵佶又是个绕不开的人物,有一幅《戴胜图》,据说是他所画,画面右上角还有署名宋徽宗三字。

但其实这是幅伪品,据专家鉴定,上面宋徽宗的押字与印,以及乾隆的印都是假的,当然咱不是专家也不知道如何鉴定,但这右上角的字怎么也能看出一丝丝不对劲了。赵佶独创的瘦金体可是一绝啊,笔法犀利,侧锋如兰竹,“宋徽宗”那三字也太过软弱无力了。

博物君的亲儿子戴胜,是如何在赵孟頫的笔下灵活起来的

戴胜图

赵佶的花鸟画是公认成就最高的,可以欣赏一下他的代表作《芙蓉锦鸡图》,画中左下角是一株盛开的菊花,居中偏上的是芙蓉花,主角锦鸡就立在芙蓉花枝上,它的目光所向,是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蝴蝶下方是赵佶的诗文,正是他所创的瘦金体,可以和那幅假戴胜图上的字相对比,区别很明显。

博物君的亲儿子戴胜,是如何在赵孟頫的笔下灵活起来的

芙蓉锦鸡图

《芙蓉锦鸡图》的评价历来很高,被认为是完美展现赵佶审美的体现,不说赵佶的皇帝当得怎么样,他的艺术修养却是毋庸置疑的,品味和审美完全在线,而且极高。

这幅画中,全图用双钩法线条细劲,构图既有重心,又错落有致,层次清晰。锦鸡紧紧地盯着蝴蝶的神态十分生动,让画面有了动态的感受,不仅如此,他那清瘦劲健的题诗也是构图中的一部分,让整体看上去更加完整而观感更佳。

博物君的亲儿子戴胜,是如何在赵孟頫的笔下灵活起来的

花鸟是自然中重要的一景,花鸟画的进展过程其实也藏着古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宋代的花鸟画是一座高峰,它是画家以意境结合自身的审美趣味,而呈现出来的生命力,具有长盛不衰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