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個月收入四千多,卻過著“野人”一般的生活,這是為什麼呢?

在一溜木板搭建的棚子裡,我看見了這位老人,他向我露出了微笑,我也向他打招呼:您就是康大爺吧?


其實我知道這位康大爺純屬偶然,一次和朋友聊天時曾聽說,在萍鄉的福田村,三年前有一位88歲的老大爺,步行300多公里從萍鄉往返到新餘去旅遊,當時我們都感到很驚訝,88歲的大爺爺竟然步行300多公里出去旅遊,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一種好奇心,讓我前往福田去尋找這位大爺一探究竟。

一路詢問終於找到了康大爺的住處,在還未見到康大爺時,我又聽說了比他步行300多公里去旅遊更不可思議的故事。

我似乎有點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位康大爺今年已有91歲高齡了,挺直的腰板,有神的目光,滿臉的皺紋中露出微笑,我與他攀談起來,才知道康大爺的老家在湖南邵陽的農村,1950年應徵入伍,來到了第四野戰軍,奉命奔赴朝鮮戰場,是最後一批進入朝鮮抗美援朝的老戰士。在部隊經受了戰場上生死考驗,並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他一個月收入四千多,卻過著“野人”一般的生活,這是為什麼呢?


1954年退伍後分配到了萍鄉礦務局當了一名普通的煤礦工人,在煤炭企業默默無聞的工作了幾十年,1980年退休後也就一直在萍鄉養老安享晚年。

康大爺這麼大年紀了為什麼不好好的休息呢,非要在地裡種菜呀,養雞養鴨呢?在外人看來都會覺得年紀大了就應該是享享福了,可康大爺就是有福不享,偏要自找苦吃。

其實康大爺並不缺錢,他每個月的退休工資就有3800元,而且他每個月還有抗美援朝老兵500元的補貼,逢年過節、七一、八一,還有重陽節等節日,政府都會送來補貼,他的經濟收入已經相當好了,完全用不著再出來勞作,完全可以在家裡好好的享受著晚年生活,可他為什麼放著舒適的日子不過,而甘願自找苦吃呢?他的回答很簡單也很乾脆:我就是要做事、要活動。

他一個月收入四千多,卻過著“野人”一般的生活,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這就是勞動人民的本色,康大爺早年出身貧苦,在部隊又受到了艱苦樸素艱苦奮鬥的教育,始終保持發揚著部隊的優良傳統,雖然退休幾十年了,仍然保持著勤勞勤儉的良好習慣,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勞動成果,才使得他心安理得地行走在這個世界上,也許,錢再多他也捨不得用,他將他生命中對土地的情感以及保留著那沉甸甸的一份初心,全部寄託在勞作的菜園裡,而心甘情願過著清貧的生活。

我問他你捨不得花錢,甘願過著這樣的生活,存著那麼多的錢幹什麼呢?康大爺沒有豪言壯語,就是一句話:剩下的錢留給兒子。一句樸實無華的話,傾盡了一個父親對兒女的那一份愛。

這也許就是答案了,一個沒有文化、一個辛苦勞作了一輩子、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回答的一個樸實的答案。

他一個月收入四千多,卻過著“野人”一般的生活,這是為什麼呢?

祝福康大爺健康長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