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滅亡後,大將羅憲堅守白帝城2年,為何最終投降魏國而不是吳國?

冬季凱風


公元263年8月,在司馬昭的命令下,鍾會、鄧艾、諸葛緒等三路魏軍合計18萬人,大舉伐蜀,9月魏軍進入漢中,到10月時,鍾會大軍被姜維阻擋在劍閣,前進不得。

與此同時,魏軍西路軍將領鄧艾偷渡八百里陰平小道,突然出現在成都外圍的江油,蜀漢江油守將馬邈見魏軍突然出現,不戰而降,接著鄧艾大軍又在綿竹擊敗了諸葛瞻率領的成都最後一支軍隊,兵臨成都。



11月,劉禪在譙周的勸說下,舉國投降,一邊向鄧艾投降,一邊下詔書命令蜀漢全境向魏軍投降。

當時蜀漢的情況是這樣的:成都劉禪已降,北邊還有姜維率領蜀漢的主力與鍾會在對峙,同時漢中的漢城和樂城還在蜀軍手中未失,南邊安南將軍霍弋鎮守南中,隨時準備帶兵北上救援成都,東邊巴東太守羅憲鎮守江州,右將軍閻宇率軍向西救援成都。



不久,蜀漢各地軍民收到劉禪的投降詔書,相繼向魏國投降,首先是大將軍姜維率蜀漢主力向鍾會軍投降,由於霍弋和羅憲的職責所在,一個守南疆,一個守東境,需要守衛邊境,防止動亂及外敵入侵,因此只能原地駐守,同時派出使者向魏國投降。

為何羅憲向魏國投降而不是吳國?



道理很簡單,因為皇帝劉禪的命令,雖然說亡國之君,但君命如山,不得不扣從,況且羅憲是一個忠義之人。

當然,在蜀漢滅亡的過程中,也發生一些事,導致羅憲一是必須堅守城池,二是必須向魏國投降。

羅憲是荊州襄陽人,是最早隨劉備、諸葛亮等人來到益州的那一批荊州人後裔,曾經做過太子舍人,也就是太子府的東宮護衛長,兼秘書及侍從職務,當時的太子是劉禪,羅憲顯然與劉禪早已熟悉。



蜀漢後期,宦官黃皓開始插手朝政,就連大將軍姜維也要避開黃皓的迫害,羅憲因為性格正直,不原意依附黃皓,被黃皓貶為巴東太守,成為右將軍閻宇的副手,鎮守永安。

263年,魏軍伐蜀,成都投降後,消息傳到永安,永安城中引起騷亂,有不少官員棄城而逃,羅憲為了維持治安和民心,斬殺了一名作亂者,才讓永安城平靜下來,羅憲在聽說劉禪投降後,曾帶領所統轄的軍隊到郡縣的治所都亭待了三天。



在魏國攻打蜀漢之時,東吳也得到消息,以支援蜀漢的名義發兵,卻實際上想吞併蜀漢的東部地盤,東吳建平太守盛曼與鎮軍將軍陸抗、撫軍將軍步協、徵西將軍留平,率軍圍攻蜀漢巴東太守羅憲鎮守的永安。

東吳此舉是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行為,身為永安守將的羅憲當然不會將永安拱手相讓東吳,況且羅憲已經投降了魏國,當然要抵抗東吳的入侵,正是由於羅憲的頑強抵抗,才讓東吳無法前進一步,守住了東部邊境。



羅憲盡到了一個守將的職責,不管是蜀漢,還是對魏國,哪怕是後來的晉朝,也是盡職盡責的,先後兩次打敗東吳的進攻,捍衛了領土完整,還得到司馬炎的召見,司馬炎評價羅憲是:忠烈、果敢、剛毅。

以羅憲的為人和性格,東吳趁火打劫,羅憲就算是戰死,也不會投降東吳。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羅憲算是蜀漢的後起之秀,也是蜀漢後期難得一遇的人才。可惜的是羅憲沒有生活在劉備時代,也沒有生活在諸葛亮時代。諸葛亮去世之時羅憲只有十六七歲,如果羅憲生活在諸葛亮時代,說不定羅憲會受到重用,說不定能夠培養為獨當一面的統帥。羅憲的父親羅蒙是蜀漢的廣漢太守,羅憲算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官二代。羅憲這個官二代絕對青出於藍勝於藍,羅憲年紀輕輕就聲名遠揚。羅憲最大的功勞在軍事,但是羅憲出名靠的卻是文采。羅憲十三歲的時候就能寫文章,後來師從蜀漢儒學大師譙周,人稱譙周的子貢。可見羅憲在學業上算是一個學霸。後來羅憲在蜀漢擔任太子舍人和宣信校尉。在此期間羅憲的名聲已經遠播到了東吳。

羅憲為人正直、輕財好施,自然不會趨炎附勢。蜀漢後期,宦官黃皓專政,許多人都依附黃皓。羅憲卻不買黃皓的賬,由此引得黃皓記恨。羅憲由於得罪了黃皓,被貶為巴東太守,也就是永安宮附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羅憲在巴東卻得到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羅憲受到了當時大將軍閻宇器重,羅憲有了軍事上的表現。沒有想到的是,羅憲在軍事上表現更加出色。曹魏伐蜀的時候,閻宇奉命回調,羅憲有了獨當一面的機會。雖然閻宇留下羅憲鎮守永安,但是隻給羅憲留下2000多士兵。沒有想到的是,蜀漢政權如此不堪一擊,劉禪在譙周的建議下舉國投降。劉禪投降曹魏之後,羅憲的位置就顯得比較尷尬。羅憲做為鎮守一方的將軍,祖國卻滅亡,擺在羅憲面前路只有三條。第一條是堅守永安,為蜀漢殉葬。第二條是投降曹魏。第三條是投降東吳。

成都陷落的消息傳到永安之時,永安城內立即炸開了鍋。城內老百姓發生了騷亂,許多官吏甚至棄城逃走。羅憲斬殺一人,才安定了城內局面。此時羅憲並沒有因為城中混亂、國家滅亡而亂了陣腳。羅憲還在繼續等待消息,直到鄧艾和鍾會都死於亂兵之後,羅憲才下定決心投降曹魏。

孫吳和蜀漢能夠立足的重要基礎是孫劉聯盟,孫劉聯盟看似牢不可破,其實也是暗藏玄機,孫吳不止一次破壞孫劉聯盟。蜀漢和東吳本是唇齒相依的關係,唇亡則齒寒。蜀漢滅亡的時候,作為盟友的東吳沒有派兵援助蜀漢,東吳也沒有想到蜀漢會如此不堪一擊。蜀漢滅亡之後,東吳明白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東吳知道蜀漢滅亡之後自己的西部門戶將徹底暴露在曹魏面前。所以東吳決定在蜀漢混亂之際搶奪蜀漢的土地,以求將來同曹魏的對抗中佔據有利地位,東吳派將軍盛曼率領軍隊西進。羅憲知道盛曼名為救援蜀漢,實為搶奪蜀漢土地。羅憲把盛曼拒絕於永安之外,並且痛斥東吳將軍。史書記載:“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邀其利,吾寧當為降虜乎!”羅憲堅守永安,阻擋吳國大軍之後,投降了魏國。

鍾會作亂被殺以後,蜀地陷入一片混亂,整個蜀地都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這時候東吳又一次看到了渾水摸魚的機會。於是孫休派步協率領軍隊西征蜀地。西征蜀第必然要經過羅憲堅守的永安。羅憲在永安城整理甲兵,鼓勵士氣,修繕城牆,堅決抵抗步協的進攻。羅憲在永安城打敗步協,打得步協丟盔棄甲,步協軍隊始終不能前進一步。步協戰敗令孫休惱羞成怒,孫休派出最後的王牌陸抗率領三萬大軍支援步協。羅憲面對東吳名將陸抗絲毫不落下風,陸抗和步協始終不能前進一步。羅憲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堅守永安城半年之久。雖然此時城中出現了瘟疫城中軍民死亡大半,而且援兵無望,羅憲依然堅守孤城,陸抗也始終不能攻克永安。陸抗眼看攻克永安無望,後院又著火,於是撤軍回到東吳。從蜀漢滅亡,到陸抗撤軍前後長達兩年時間,羅憲憑藉自己的能力擋住東吳軍隊的輪番攻擊。東吳不僅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反而在戰後失去了武陵地區。

由於羅憲死守永安城,司馬昭保住了自己伐蜀的成果。否則蜀漢滅亡之後,蜀地歸魏還是歸吳還真不好說。如果不是羅憲在永安擋住了吳軍,說不定蜀地還會再一次遭受兵災。如此羅憲如果用來對抗曹魏政權,或者讓羅憲堅守漢中或者綿竹,蜀漢說不定還能續命。可惜的是蜀漢劉禪不會使用如此良將。其實蜀漢滅亡之後,羅憲降吳還是降魏都差不多,反正都是投降,為什麼羅憲寧願降魏而不是降吳呢?

其實羅憲已經告訴了我們一部分答案。史書記載:“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邀其利,吾寧當為降虜乎!”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羅憲認為孫劉本是盟友,理應互相幫助。蜀漢滅亡之際,東吳沒有幫助蜀漢渡過危難之際,反而想趁蜀漢滅亡之際趁火打劫,獲得利益。羅憲對東吳的這種行為非常不齒,認為東吳的行為完全是背信棄義。面對真實的敵人和虛偽的盟友,羅憲寧願選擇投降“真小人”也不願意投降“偽君子”。其實我們現在也有這種想法,我們也往往恨偽君子超過真小人。真小人壞在表面更容易預防,偽君子壞在背後難以預防。

如果羅憲投降東吳,蜀地的東大門將會對東吳開放,將會有大批東吳軍隊進入蜀地。屆時進入蜀地的吳軍和魏軍勢必會展開激烈的爭奪,到時候蜀地將會成為戰場。蜀地經歷亡國之戰,已經受到過戰爭的摧殘。其實由於劉禪舉國投降,蜀地大部分地區並沒有遭受太大摧殘。但是如果吳國和魏國爭奪蜀地,兩國勢必會每城必爭,勢必會進行長期戰爭。到時候蜀地會遭受遠比亡國更大的摧殘。蜀地的老百姓將會受到更大的傷害。羅憲歷來有美名,也是一個愛民的將軍。一個愛民的將軍,自然不忍心看到蜀地人民再一次遭受兵禍。

羅憲降魏而寧死不降吳其實走的是劉禪和譙周的老路。鄧艾軍隊圍城的時候,劉禪接受譙周的建議,決定舉國投降曹魏。劉禪舉國投降了曹魏,自然意味著蜀漢的臣民也一起投降了曹魏,蜀漢臣民奉曹魏為正統。劉禪投降曹魏以後,不光羅憲所在永安投降了曹魏,其他蜀漢的城市也都投降了曹魏,幾乎沒有出現投降東吳的情況。就算東吳不攻打永安,羅憲最後也會投降曹魏,只不過東吳來攻打永安,給了羅憲對一種選擇。羅憲對多出來的選擇並沒有好感,他反而反感多出來的這種選擇。羅憲投降曹魏完全在情理之中。

蜀漢滅亡之後,羅憲所在的永安城確實可以降吳也可以降魏。羅憲在選擇的時候,也必然要掂量一下兩個政權的實力。魏蜀吳三國的實力,曹魏最強,就算蜀漢和東吳加在一起也不是曹魏的對手。蜀漢已經滅亡,曹魏的實力進一步增強,東吳的實力則相對削弱。此時的東吳更加難以和曹魏抗衡。羅憲如果投降曹魏等於投靠一個強大的靠山。如果投降東吳等於投靠一個弱者。這個弱者東吳如果再被強者吞併,屆時羅憲將再無退路。羅憲如果投降東吳等於得罪了曹魏,將來要是東吳在滅亡,羅憲說不定會遭到清算。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羅憲選擇投靠曹魏確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永安保衛戰結束以後,羅憲被封為陵江將軍、領武陵太守。司馬炎篡位之後,改封羅憲為西鄂縣侯,其子羅襲也被封為給事中。公元270年,羅憲病逝於任上,諡號為“烈侯”。羅憲的兒子和侄子在羅憲去世之後也都身居高位。


依稀說史


我是人者仁義也,用正史說三國。

羅憲不投降吳國,說到底是羅憲,甚至也是包含當時蜀漢所有人在內的群體對於東吳政權的內心的不信任和十分惱恨,蜀漢人對於東吳的反感使得東吳政權在蜀漢人心中的政治號召力並不強,所以蜀漢將領很少有人會投降東吳。

這種蜀漢人對於東吳政權的反感要追溯到當時的關羽北伐時期,孫權背盟攻打荊州,導致關羽進退失據,最終關羽被東吳所殺。要知道當時的蜀漢和東吳是盟友,蜀漢對於東吳的偷襲是不知情的,而且在此之前都孫權和劉備就荊州的問題做了最後的和議,劉備割讓長沙郡,桂陽郡給孫權,孫權則同意最初的南郡長江以北的土地歸劉備所有,雙方劃界完成後,再度接為盟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湘水劃界”。劉備集團此後一直在西面圍繞漢中作戰,而孫權則是繼續攻打合肥,但是在漢中被劉備攻克之後,關羽進行了聲勢浩大的北伐襄樊地區,關羽在進攻之時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孫權折道返回,同時向曹操稱臣,暗中派呂蒙襲擊荊州的江陵,公安。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而此時劉備集團並沒有準備,因為孫權叛盟的突然,這導致關羽被迫撤退,最後士兵崩潰,關羽被殺。孫權的叛盟導致荊州丟失,劉備此後發動夷陵之戰意圖奪回荊州,但是功虧一簣。

其實在夷陵之戰中,蜀漢人的選擇就已經看的出來,當時的蜀漢將領黃權被東吳阻隔了回益州的路,他選擇了向曹魏投降而不是投降孫吳。

就以羅憲為例子,蜀漢滅亡的時候,東吳派盛憲前來救援巴蜀,但是東吳軍隊到達的時候,劉禪已經投降了,於是東吳就想著趁機佔領長江上游的巴東郡,但是羅憲對於東吳這種乘火打劫的行為十分憤怒,他就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邀其利,吾寧當為降虜乎!

蜀漢要滅亡了,吳國本來和我們蜀漢是唇亡齒寒的關係,現在我們國家快要滅亡了,吳國不體恤我們的苦難,還來乘火打劫奪取國家疆土,我怎麼可能當一個降人。

很快劉禪下令投降的詔書也來了,於是羅憲就投降了曹魏。羅憲修繕城池,準備鎧甲。很快東吳皇帝孫休派將領步協前來征討巴東,結果被羅憲大破。孫休惱恨,於是派陸抗和步協再次西征巴東,羅憲在永安城固守等待西晉的援兵,當時守了六個多月,但是援兵始終沒有來,在這六個月裡,永安城內大部分人都因為戰爭產生的瘟疫而去世,形勢十分危及,當時就有人勸羅憲棄城南出牂柯郡,或向北奔上庸郡,我們在這裡也能看到即使是棄城,羅憲等人也只是選擇退到此時西晉的益州腹地,也不是向東吳投降,可想而知蜀漢人對於東吳的態度。但是最終荊州刺史胡烈出兵,東吳被迫撤軍。

其實這個選擇不單單表現在羅憲的身上,當時的駐守南中的霍弋,也是選擇了向曹魏投降,而不是選擇東吳,要知道南中和東吳的交州接壤。霍弋也是有選擇向東吳投降的,可見當時的蜀漢人寧為曹魏所征服,也不屈服於東吳,這種蜀漢對於東吳來源孫權背盟襲擊荊州,這也是當年孫權偷襲荊州的政治代價。



人者仁義也


名義上是孫劉聯盟,可實際上孫劉是世仇,孫劉聯盟,不過是迫於形勢的一種聯盟,所以從西蜀人的心裡,其實是很反感和排斥東吳的。其次,到蜀國滅亡時,魏國的實力遠遠大於吳國,吳國被魏國所滅是大勢所趨,是遲早的事,與其先投降吳國再跟著吳國投降魏國,還不如直接投降魏國。


廣羊老人


魏國攻打蜀國的時候,東吳坐山觀虎鬥,想要從中撈取一些好處。劉禪投降,吳國就派遣大將兵臨白帝城。吳國想趁火打劫,卻美其名曰要“援助蜀國”。


突擊歷史


蜀國被滅,吳國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令人不齒。且魏國勢大,吳國也遲早步蜀國後塵,與其待吳國被滅再降一次,再多受一次屈辱,還不如直接投降魏國。


相忘於江湖7555


劉關張之死俱都和吳國有關,關羽死於吳國進攻,張飛於伐吳準備中為叛將所殺,叛將投吳。劉備伐吳失敗心力交瘁死於白帝城。這次蜀國危殆,吳國又來趁火打劫,落井下石,這是舊恨未了,又添新仇。羅深厭之。因此上,兩害相權取其輕,選擇投魏。


薺菜糰子


魏國勢大,除非是和魏國朝中大官有死仇,否則誰會選不歸路啊。讓你選單位麼你也會選家正規,待遇好,盈利不錯的大企業的啊


是阿睿阿


吳國沒有魏國勢大,而這次又趁火打劫,純屬小人。如果吳國這次沒有趁火打劫,說不定蜀國和吳國再次聯盟。


Liang詩文


這就和黃權是一樣的,一輩子都在和吳國作戰,怎麼能投降自己的敵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