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危机公关,这次奥克斯输惨了

6月10日,格力实名举报同行奥克斯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白底黑字,清清楚楚,热情的网友瞬间就把话题送上热搜。

不懂危机公关,这次奥克斯输惨了

事件迅速发酵,人民日报、央视财经、中国日报等权威机构纷纷发声,市场监管总局介入,中消协也对此表示高度关注。面对奥克斯“已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官方回应,格力先是在官方微博上公布了系列检测报告,紧接着,在6月11日下午17点举行媒体见面会,节奏拿捏恰到好处。

不懂危机公关,这次奥克斯输惨了
不懂危机公关,这次奥克斯输惨了

格力这次搞事情,目的就是:狙击618,直接打击奥克斯。检测报告的时间是2019年3月,实名举报奥克斯的时候,距离618活动当天只剩一周。数据显示,2018年空调电商市场,奥克斯零售额占比26.02%,高于占比23.37%的美的和占比22.12%的格力。另外,2019年国内空调库存达4000万,产能过剩的阴影下,各大厂商都在拼命争抢市场。

此外,董大姐早些时候,曾在节目上“控诉”奥克斯这些年挖走格力三百骨干。这样看来,格力此番颇有针锋相对的味道。

那格力的行为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呢?

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说,没有相关条文明令禁止企业对其他商业机构的质量问题进行实名举报。一个合法的社会人、社会机构或企业组织,都可以对质量问题提出质疑,并提供证据。格力此举在法律层面上,完全合法合规,站得住脚。

从消费者权益保障的角度看,这次涉及的奥克斯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格力率先发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维护了大家的正当权益,值得肯定。

微博有网友评论:行业龙头的格力在欺负弱小。对此不敢苟同。虽然当事双方不在一个量级(千亿级的格力,百亿级的奥克斯),但这次事件之所以闹得沸反盈天,关键还是家电圈之前没发生过类似事件,格力无形中开了个行业先河。

在这公关斗法的关键期,相比格力的步步为营,奥克斯的回应可以说是十分笨拙。

不懂危机公关,这次奥克斯输惨了

奥克斯第一条官方回应是6月10日晚20点,通过官方微博发出,也就是事发后不到4小时作出回应,反应可算迅速,内容却是一大败笔。“对于格力的不实举报,我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此话一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顿时群情激昂,而早就有备而来的格力,果断在一个小时后,祭出检测报告,再次上演“求锤得锤”。

不懂危机公关,这次奥克斯输惨了

一锤定音的检测报告

奥克斯的公关究竟做错了什么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一家企业,奥克斯不应该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子,同时以【受害者心态】和【假想对方有罪】的思路,公开质疑格力的动机,同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但这种质疑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更多是情绪和道德层面的擦边球。

从事件进展来看,奥克斯在这次公关中传递的错误态度,已经对奥克斯品牌造成了难以扭转的巨大伤害。毕竟从格力放出检测报告,至今,奥克斯都没有拿出客观有力的证据,也没有对报告本身作出正面回应。

这样一来,公众很容易将事件解读为“奥克斯做贼心虚”,此消彼长,认同格力的观点会迅速占上风。

态度决定一切,现在奥克斯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不是格力,而是信任危机。

不懂危机公关,这次奥克斯输惨了

奥克斯正确的公关打开方式应该是怎样?

首先,还是态度问题。奥克斯要拿出积极、端正的态度,对格力提出的质量质疑,不急于反驳,也不逃避,同时站在行业和消费者的角度,认可格力此举的意义。这样一来,奥克斯能够传递出从容的态度、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同。

好的形象塑造,就像一道空气墙,无形中抵消掉部分后续伤害。

当然,只有这一点,奥克斯的表态还远远不够。面对来自多方的关注,奥克斯必须明确拿出【配合】的态度,即,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积极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其他声音,如有问题一经证实,必将积极配合整改,最终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待一切准备就绪,发布的渠道也是一个必须考量的关键,融媒体时代,官方微博发声是个常见选择,但是,【媒体见面会】更能体现当事方对事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总结来说,要在危机事件中挽回人心,合格的公关方式必须具备三大要素:态度端正,公开说明,正当回应。

不懂危机公关,这次奥克斯输惨了

错误公关,心疼奥克斯一秒

这次事件还会有哪些后续影响?

格力和奥克斯之间的竞争其实由来已久,这些年来,格力对奥克斯的专利诉讼一直没停过,有媒体统计,截至目前,格力胜诉14场,奥克斯战绩凄惨。这其中,也确实折射出奥克斯在研发这块,存在很大的短板。

对整个空调行业来说,已有的行业格局、品牌阵营和价格区间并不会因此出现改变,最大的改变应该是在事件涉及的[能效标识]上,未来会迎来更严格、更规范的使用。

至于消费者最关心的性价比,才是空调企业必须长期关注的重点。对比三菱、松下、惠而浦等国外品牌,无论格力还是奥克斯,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产品的质量、工艺、能效等均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不懂危机公关,这次奥克斯输惨了

格力vs奥克斯,谁的品牌塑造更成功?

虽然个人无法欣赏董大姐清奇的画风,但在品牌层面,格力身上,确实有很多奥克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不懂危机公关,这次奥克斯输惨了

打造国民品牌

从“好空调,格力造”,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要让全球每个家庭都用上一台格力空调”,格力通过一系列【国民品牌】的输出和塑造,定位完全符合国民消费的隐形心理需求,品牌与国民情怀、大国崛起、中国智造等相互绑定,颇具品牌高度。

格力这句广告语深入人心

奥克斯目前还只是一个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虽然靠品牌年轻化和低价策略在电商渠道实现突围,但大部分消费者对奥克斯是没有具体的概念或形象的。当受众认知停留在“只是个卖空调”的时候,他们对品牌也就不再执着,更别提对品牌的认同感。

两相对比,高下立见,一个肩负强烈社会责任的国民品牌,和一个纯粹卖货的品牌,民众会更倾向于谁,结果不言而喻。

注意打造个人IP

要说中国企业家个人IP的炒作和打造,董大姐确实是一个成功典范,从和雷军的10亿赌约、公共场合下放出的各种“豪言壮语”,再到历年来格力线下营销,契而不舍的使用董明珠的形象照作主角,一轮又一轮地刷存在感,确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董氏标签。

打造个人IP,自然少不了新媒体。在格力的新媒体矩阵中,肩负董明珠宣传重任的“董明珠自媒体”公众号,也是不少网友和记者朋友第一时间前去查看的渠道。而今年春节后开张的微店“董明珠的店”,据董明珠自己透露,从春节到现在已经卖了2000多万,销量第一名。如果数据属实,董大姐个人IP的号召力、流量转化能力值得称道。

不懂危机公关,这次奥克斯输惨了

董大姐为什么热衷于打造个人IP,关键就在于这种公众人物、意见领袖(KOL)的力量,无论对普通受众,或是对媒体都有强大的影响力,在关键时刻,能够更大限度地影响民意,带动话题走向。

再看奥克斯,最近一条官方微博是:郑竖江说“欢迎监督,共同营造民族品牌质量声誉。”相信很多朋友看见这条,内心都是大写的懵逼:这人是谁?说这话有什么意义吗?

不懂危机公关,这次奥克斯输惨了

奥克斯董事长竖江的回应

看看隔壁董明珠,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昨天下午的媒体发布会,格力没有提出新的质疑或要求,只是再次强调了三个方面:“保护消费者权益”、“推进国家环保节能政策”和“维护市场良性竞争”,有理有据,立场坚定。

态度决定了行动,而行动又是大家唯一能看见的。伴随时间的推移,奥克斯接下来的每个行动都会承受更多的压力,要想翻盘,扭转不利局面,或许是个难以达成的挑战。

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奥克斯都不得不面对这次公关失败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走上品牌修复的艰难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