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战新产业“攻坚提速”效果显著:106个重点项目复工率达80%,完成投资11.7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攻坚提速年”活动,紧盯精准招商、调旧育新、项目建设、成果转化、主体培育等关键环节,以高规格的组织保障、高准度的工作举措、高效能的部门合作,久久为功,推动我市战新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106个重点战新产业项目复工率达到80%,完成投资11.7亿元。“四个一百”项目谋划406个,开工率达到82%,完成投资64.5亿元。1月至2月我市五大新兴产业增长2.9%,高出全市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逆势之下增长喜人。受疫情影响,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35.7%,环比下降14.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市在统五大新兴产业却展现出非凡的生机活力,1月至2月我市五大新兴产业增长2.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电池增长86.3%,节能环保增长13.5%。华发教育作为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代表企业,疫情期间“华发云课堂”平台激增用户200万人,累计注册用户超2000万,活跃用户环比增长420%,覆盖师生60余万人次。

  应急产业应时崛起。近年来,我市着手打造国家级现代应急装备产业基地,收获颇丰。今年初,开平应急装备产业园成功入围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20家单位之一。疫情期间,我市应急产业企业表现出非凡的担当。唐山卓锐、宏冶、唐丰、普达等多家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扩大防护用品产能,新建海港迈森、丰润玛斯克和丰安、滦南博世德等16家口罩生产企业。截至目前,全市防护口罩日产量达到102万只,累计生产防护口罩1432万只。除口罩外,我市其他重点应急产品也开足马力生产,英诺特在疫情期间累计生产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410.91万人份;伦登风机累计生产负压救护风机1730台;来自芦台的多家企业累计生产集成房屋3670套。这既为我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全市应急产业的长足发展打开了局面。

  重点项目纷至沓来。今年以来,我市重点围绕战新产业,积极开展网上招商,坚持联络对接不断、盯办落地不停、宣传力度不减、跟踪服务不止。全市亿元以上新兴产业签约项目共11个,协议投资总额530.4亿元。全市在谈新兴产业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额117.4亿元。不断输入的“新鲜血液”,有力保障了战新产业续航发展的强劲动能。全市106个重点战新产业项目复工率达到80%,完成投资11.7亿元。“四个一百”项目谋划406个,开工率达到82%,完成投资64.5亿元。其中,谋划实施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129项,战新产品达到108项,占总数的84%。

  下一步我市将紧密结合“三创四建”活动,发挥“五个一”工作机制能效,坚持调旧育新并举,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强化精准招商和帮扶举措,巩固和深化政策引领支持,全面开启战新产业“攻坚提速”新局面。(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