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史記》之伯夷傳-還是孔子說的對。

堯在退位的時候將王位讓給虞舜,從舜到禹這期間,四嶽十二牧推薦的繼承人,一定要在官位上試用,任職數十年,做出功績後,再把政權交給他。這說明,王位是最尊貴的位置,傳遞要慎重。

孔子說過,伯夷、叔齊不記舊仇,因此怨氣很少。雙方之後也成為仁德之君,何來怨恨呢?


大話《史記》之伯夷傳-還是孔子說的對。


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立叔齊為國君,父親去世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說:那是父親的命令,於是逃走。叔齊也不肯繼位便逃走了。國人只好擁立孤竹君中間的兒子繼位。這時,伯夷、叔齊聽說西伯昌善於尊養老人,就去投奔他。等到了那裡,西伯去世了,武王追封父親為文王,拿著父親的排位,向東伐紂。

伯夷、叔齊勒馬勸諫道:父親死了還沒安葬就發動戰爭,這能說是孝順嗎?作為臣子要殺君王,這能說是仁義嗎?武王的手下要殺掉他們倆,有人勸說稱他們是仁義之人,這才讓他們走了。武王攻陷商朝後,天下歸順周朝,然而伯夷、叔齊認為這很可恥,堅守氣節,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中,採野果填肚。將死之時,做了一首歌。歌詞是:我要登上西山,去摘那裡的野菜。以暴臣換暴君,卻不知自己的過失。神農、虞、夏的時代轉瞬即逝啊,我將歸向何處?哎,看來只有去死,命運如此不濟,於是餓死在首陽山。

有人說:上天公正無私,總是幫助好人。像伯夷、叔齊,可不可以說是好人呢?積累仁德,修煉品性到這種程度卻餓死。好學之人也會早死,狂徒之人也能壽終正寢,這是遵循的什麼道德呢?


大話《史記》之伯夷傳-還是孔子說的對。


孔子說:觀點不同的人不在一起商量事情,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所以說,富貴如果求得,即使是執鞭駕車,我也去做。如果求不得,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天氣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零的。整個社會都渾濁,清高之士才會顯現出來。

孔子又說:君子痛恨自己死後名聲不能流傳。賈誼說過,貪財的人為財而死,有志之士為名獻身,貪圖權勢的人為權而死,百姓們為生存而鬥爭。同樣明亮的事物互相映照,同類事物互相感應。龍行生雲,虎嘯生風。伯夷、叔齊雖然賢德,受到孔子稱讚而聲名遠播。顏淵雖然酷愛學習,只有在追隨孔子之後行為才受到稱讚。隱居山野的人,品德再好,美名也只能埋沒而不能遠揚,是多麼可悲的事。普通的百姓,想要砥礪德行,確立名聲,如果不依附那些德高望重之人,有怎麼能名揚後世呢?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