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稱王羲之此帖堪比《蘭亭序》

舐犢情深

王羲之孫女生病了

心急之下寫下

這篇秀潤書法

米芾稱王羲之此帖堪比《蘭亭序》

米芾稱王羲之此帖堪比《蘭亭序》

米芾稱王羲之此帖堪比《蘭亭序》

王羲之《官奴帖》墨拓 選自《寶晉齋法帖》(上海圖書館藏)

《官奴帖》為王羲之行書,又名《玉潤帖》,11行,118字,高29釐米。入刻《寶晉齋法帖》。此係王羲之關心孫女玉潤病情的信函,書竟不久,玉潤還是離開了人世。


此帖書法溫潤雅馴,沉著疏靜,用筆凝滯,若隱含自省自肅之意,作為王羲之行書經典為歷代書家所寶愛。此帖的墨跡本,曾經宋代米芾鑑賞,《書史》中雲:“王羲之《玉潤帖》是唐人冷金紙上雙鉤摹帖,……此帖連在《稚恭帖》後,字大小一如《蘭亭》,想其真跡神妙。”米芾贊此帖堪比《蘭亭序》,可見其對此帖評價之高。清代楊守敬在其《激素飛清閣評帖記》中也盛讚道:“真跡明時藏許文懿家,後歸吳用卿。項子京、香光極重之,自雲得此悟用筆之法。今觀香光所書,果得力於此不少。右軍真、行最少,今所存者,惟此與《快雪時晴帖》耳。”對此帖的記載有多部著錄可循,又有“徐僧權”“唐懷充”“沈熾文”等梁人之押署,可謂流傳有緒。


王羲之被後世奉為“書聖”,無疑是書法歷史長河中最璀璨的那顆星宿。人們對於他的瞭解更多是源於那篇千古傳誦的《蘭亭集序》,抑或是羲之寫經換鵝的傳說,但對於歷史上真實的王右軍,我們則知之甚少。歷來研究王羲之的學者專家們,更多的是從王羲之所書尺牘、手札中去窺見“書聖”生活的點滴。


米芾稱王羲之此帖堪比《蘭亭序》

米芾稱王羲之此帖堪比《蘭亭序》

《官奴帖》 墨拓 國家圖書館藏

附錄:

舐犢情深

——祁小春解讀王羲之《官奴帖》

(選自《中國書法報》2019年第17期 總第217期 經典版)


釋文

官奴①小女玉潤②,病來十餘日,了不令民知。昨來忽發痼,至今轉篤。又苦頭癰,頭癰③以潰,尚不④足憂。痼病少有差者⑤,憂之燋心,良不可言。頃者艱疾,未之有良由。民為家長,不能克己勤修,訓化上下,多犯科誡,以至於此。民惟歸誠待罪而已。此非復常言常辭,想官奴辭以具,不復多白。上負道德,下愧先生⑥,夫復何言?⑦


註解

①官奴:王羲之之子,歷來說法皆以官奴為王獻之小字。但王羲之去世前獻之尚未結婚,故此說尚應存疑(參閱祁小春論文《再議官奴說》,《書法叢刊》2003年第4期)。


②“玉潤”為官奴女、王羲之孫女。王羲之傳世法帖中多有言及兩孫女病篤、夭亡之事,可見王羲之曾將此悲訊告訴了不少親友。綜合諸帖內容可知,王羲之有兩孫女,分別為延期之女和官奴之女(玉潤),因患暴疾不治,不幸早夭,此兩孫女應該就是王羲之《兒女帖》所言“今內外孫有十六人”中的兩人,她們去世的時間很接近,均在十天以內。延期之女死時才四歲,玉潤不知亡齡,據此帖知玉潤亡故前曾患“痼疾”“頭癰”,十分痛苦。由此推知,玉潤似為一個先天不足的病孩,也許其亡齡應比延期的四歲女要小很多,這也是令王羲之極度悲傷的原由之一。


③頭癰:側有二字重複符號,米芾《書史》引錄帖文脫闕。

④不:米芾《書史》引錄帖文作“未”。

⑤者:《快雪堂帖》此字刻失。

⑥先生:此“先生”可能是王羲之的方外友人許邁,王羲之曾為許邁撰傳稱“許先生”(《新唐書·藝文志》載王羲之《許先生傳》一卷)。“許先生”在早期道教典《真誥》中均特指許邁,卷十六《闡幽微二》陶註記王羲之“先與許先生周旋,頗亦慕道”即是其例。

⑦此帖是王羲之寫給道士的書簡,其中訴說官奴小女玉潤患“痼病”“頭癰”,病情嚴重,非常擔憂,並自責“多犯科誡”,故遭此報,深表懺悔。觀此類言語,確非“常言常辭”,應與王羲之所奉道教科誡有關。


帖文大意


官奴的小女名叫玉潤,發病已經十幾天了,我全然不知。昨天發現此病乃痼疾,今天病情很嚴重。頭部又發癰疽,並已潰爛,尚不值得憂慮,使人焦慮的是痼病不見好轉。她從來沒有患過經久難治的病,這是因為我作為家長,不能克己修行,訓化上下,而且多有觸犯科律條戒之處,所以導致小女大病不起。我僅以歸誠之心,待罪而已,這並不是隨便說說的尋常言辭。小女之父官奴上章中已具明,不再多言。上負於道德,下愧對先生,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解讀


宋代米芾《寶章待訪錄》:“晉王羲之《官奴帖》,右雙鉤麻紙本亦在王仲修處。”同《書史》:“王羲之《玉潤帖》是唐人冷金紙上雙鉤摹帖,雲:‘官奴小女玉潤,病來十餘日,了不令民知。昨來忽發痼,至今轉篤。又苦頭癰,頭癰以潰,尚未足憂。痼病少有差者,憂之燋心,良不可言。頃者艱疾,未之有良由。民為家長,不能克己勤修,訓化上下,多犯科誡,以至於此。民惟歸誠待罪而已。此非復常言常辭,想官奴辭以具,不復多白。上負道德,下愧先生,夫復何言?’此帖連在《稚恭帖》後,字大小一如《蘭亭》,想其真跡神妙。”


宋代許開《“二王”帖評釋》:“米雲是唐人冷金紙上雙鉤摹云云,連在《稚恭帖》後,字大小一如《蘭亭》,想其真跡之妙。此帖與《賜書堂》刻無毫髮差,當是世無他本。又黃雲右軍為獻之女玉潤請罪稱民,謝太傅所稱道民,安豈事五斗米道耶?”


宋代《寶晉齋帖》所收《官奴帖》刻帖11行與《褚目》著錄一致,又見“徐僧權”“唐懷充”“沈熾文”等梁人諸押署,應當流傳有緒,或即本自米芾所見唐人雙鉤摹本。《官奴帖》書法溫潤雅馴,沉著疏靜,用筆凝滯,若隱含自省自肅之意,實為數不多的傳世行書作品之一。米芾贊比《蘭亭》,評價極高,此帖被諸集帖收刻行世以來,作為王羲之行書經典,為歷代書家寶愛,以下列舉代表性評論供參考。


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比遊嘉興,得盡睹項子京家藏真跡,又見右軍《官奴帖》於金陵,方悟從前妄自標評。”又“此帖《官奴帖》在《淳熙秘閣續刻》,米元章所謂絕似《蘭亭序》。昔年見之南都,曾記其筆法於米帖,曰:‘字字騫翥,勢奇而反正,藏鋒裹鐵,遒勁蕭遠,庶幾為之傳神。’今為吳太學用卿所藏。頃於吳門出餘,快餘二十餘年積想,遂臨此本雲:抑餘二十餘年時書此帖,茲對真叟,豁然有會,蓋漸修頓證,非一朝夕。假令當時力能致之,不經苦心懸念,未必契真。懷素有言:‘豁焉心胸,頓釋凝滯’今日之謂也。時戊申十月有三日,舟行朱涇道中,日書《蘭亭》及此帖一過,以《官奴》筆意書《禊帖》,尤為得門而入(見)”。

董其昌臨本之一(戊申年)


米芾稱王羲之此帖堪比《蘭亭序》

米芾稱王羲之此帖堪比《蘭亭序》

米芾稱王羲之此帖堪比《蘭亭序》

米芾稱王羲之此帖堪比《蘭亭序》

米芾稱王羲之此帖堪比《蘭亭序》

米芾稱王羲之此帖堪比《蘭亭序》

清代姜宸英《湛園集》卷八“臨王帖題後”條:“古人行書有真行,有行草,此所書《官奴帖》與《蘭亭序》皆真行也,通體真書,少作牽曳而已。《雨冷》《鷹嘴》二帖行草也,真書中間以草字,雖則是草,不可縱筆,故魏晉人多用章草入行,後來率意作書,古法遂不可復見。”


清代楊守敬《激素飛清閣評帖記》:“真跡明時藏許文懿家,後歸吳用卿。項子京、香光極重之,自雲得此悟用筆之法。今觀香光所書,果得力於此不少。右軍真、行最少,今所存者,惟此與《快雪時晴帖》耳。《快雪堂》所刻為最,《鬱岡齋帖》次之,《戲鴻堂法帖》等最下,亦名《玉潤帖》,玉良常雲:‘得宋拓本,字跡既殊,工拙亦異。’餘未見宋拓,不識誰誤。要之今本亦甚雅鏈,恐非偽作。”


校訂


《玉潤帖》俗稱《官奴帖》,因《“二王”帖》卷中亦收同名《官奴帖》,故後人多稱《玉潤帖》以區別之。《宋寶晉齋帖》卷三,11行,119字。

收載法帖

《戲魚堂帖》《寶晉齋帖》《“二王”帖》《東書堂帖》《戲鴻堂法帖》《鬱岡齋帖》《玉煙堂帖》《快雪堂法帖》《懋勤殿法帖》《玉虹鑑真帖》《澄觀閣模古法帖》《王虛舟摹古法帖》《鄰蘇園法帖》收刻。

著錄文獻

《褚目》:“官奴小女十一行。”


董其昌臨本之二

米芾稱王羲之此帖堪比《蘭亭序》

董其昌臨王羲之《官奴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