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袁志坤,讓更多的貧困患者站起來

2019年9月,袁志坤所在的單位廣東省東莞市石碣醫院接到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幫扶支醫任務,要求派技術骨幹到昭通市第二人民醫院對口幫扶。袁志坤踴躍地報名參加了。

從車水馬龍、繁華喧囂的現代都市東莞到偏遠的貧困山區昭通,這裡醫療衛生基礎設施薄弱,群眾衛生健康意識不高,加之昭通氣候和經濟的原因,許多患者有病拖著直到扛不住的現象比較突出,許多膝關節病症的患者病情更嚴重也更趨於年輕化,對袁志坤觸動很深。山與海要相逢,人和人要相遇,來到昭通半年多的袁志坤,已經把這裡當作了他的第二故鄉。他只想再多做一些手術,再多傳授一些知識……

昭通:袁志坤,讓更多的貧困患者站起來

把最好的服務留給患者

一些貧困群眾常年在崎嶇山路上行走,加上山區潮溼陰冷的特殊氣候環境,髖膝骨關節病極為常見。為了讓更多貧困山區的群眾能夠得到很好的治療,袁志坤把人才培養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傾其所有向同事傳授新觀念、新知識,積極努力開展新項目、新技術,竭力為昭通市第二人民醫院外五科培養一支技藝精湛、醫德高尚的醫療隊,進一步提升外五科的醫療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我們過來支援是短暫的,只有把技術留下並培養更多的醫生,才能長久地服務好當地患者。”袁志坤說。他手把手地教外五科的醫生開展各類複雜手術,講解手術的技巧和注意事項,使他們能夠獨立開展手術。在他的幫帶下,目前外五科的4位主治醫生都能夠獨立承擔手術。

為了提升外五科整體的醫療水平,袁志坤和同事們不斷優化診療方案,推廣無痛關愛示範病房,引進新藥物,更新設備,不但大大減輕了病人的痛苦,還大大縮短了康復時間。

“自從袁醫生來到我們科室,不僅幫助我們科室提高了整體業務水平,同時也為我們護士減輕了很大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外五科護士保豔說道。

“把東莞先進的管理理念、精細化的醫療理念帶過來,讓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把外五科打造成市二院的一張名片,切實提升醫療水平是我目前最大的心願。”袁志坤充滿了信心地說。

仁心妙術備受稱讚

一名雙腿外翻,依靠輪椅生活了十幾年的老病號一夜之間就可以正常行走了。這個消息在昭陽區蘇家院鎮雙河村不脛而走。70歲的劉平會,她在兒子的勸說下到了昭通市第二人民醫院外五科做了雙膝關節置換術,手術第二天她便可以下床活動了,為她做手術的醫生正是袁志坤。

“以前我經常說,我這個腿麼怕要遇到神醫才能治好了,多虧東莞來的袁醫生,折磨我十幾年的病腿終於治好了。”在醫院病房內劉平會扶著輔助儀做康復鍛鍊,她的雙腿手術後康復得很快。“隨著身體狀況逐漸好轉,我也有信心把生活打理得更好。”說起自己以後能夠自如行走,還能做一些簡單的農活,劉平會對為她做手術的袁志坤醫生充滿感激。聽說劉平會的雙腿奇蹟般地好了,有同樣病症的幾個鄰居紛紛來到了昭通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排隊等待袁志坤為其做手術。

4月1日晚,在外五科的病房內,一片歡聲笑語。78歲的孟清芬格外輕鬆,她眯著眼睛安安穩穩地躺在床上,不時活動自己的雙腿,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隨時需要人攙扶才能活動。孟清芬已經依靠輪椅生活了好幾年。聽著兒孫們討論著以後的生活,她會心地笑了。

她和劉平會是鄰居,現在病房也是挨著的,幾天前孟清芬做了膝關節置換術,有同樣病症的兒媳婦看到老人家的腿手術後腿型與常人無異,也鼓起勇氣來找袁醫生為她做手術。說起袁志坤醫生,大家讚口不絕。

“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醫生,簡直比親人還親。要不是袁醫生醫治,我婆婆的腿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好。”孟清芬的兒媳婦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袁醫生雖然這麼年輕,但態度好、醫術高,是難得的人才。”59歲的孔德芬腰椎骨折手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床,連連豎起大拇指稱讚道。

“趙家營有幾個一樣的病症,聽說了也要來找袁醫生做手術。”

……

在病房內總能看到袁志坤醫生的身影,年紀大的患者他會拉著他們的手或者摟著他們的肩膀,關切地詢問他們的康復情況,安撫他們術前焦慮不安的情緒,這樣的舉動讓病人心裡總是倍感溫暖,也拉近了他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患者們徹底融化在這親人般的服務裡,握住袁志坤的手不停地說感謝。

患者們一個推薦一個,一傳十,十傳百,找袁志坤看病的人絡繹不絕。市二院外五科膝關節置換術每年就80臺左右,袁志坤醫生來了後膝關節置換術數量激增,預計今年可能突破160臺。

不負患者 虧欠家人

在袁志坤很小的時候,父親當過幾年赤腳醫生,周邊很多貧困的村民生病總是拖著,有的村民實在挨不住了會找父親來看病。窮苦人家的境遇,讓袁志坤感同身受,從那時起,袁志坤便立志長大後要做一名醫生。

功夫不負有心人,袁志坤順利考取哈爾濱醫科大學。他勤奮好學,潛心鑽研,畢業後很快成長為技術精湛的骨科醫生,今年38歲的他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還參加了全國骨科醫師病例比賽,取得不小成績。

離開東莞前,袁志坤還特意走訪了自己所服務的患者,一遍遍向他們囑咐強調康復治療的注意事項。來到烏蒙山,袁志坤留下了深深淺淺的腳印,他希望這一年的支醫幫扶能進一步提高當地醫院骨科技術水平,造福當地的患者。

說起家人,袁志坤幾次強忍淚水,但最終還是沒有忍住,眼淚簌簌地往下掉。他告訴記者,父親是民工、母親是農民,從小家境就不好,現在年邁的父母身體也不是太好;妻子是東莞市石碣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繁忙的工作之餘還要照顧年幼的兒女;女兒讀小學二年級,兒子讀幼兒園大班。一家人正是需要“頂樑柱”的時候,自己卻遠在他鄉,幫不上什麼忙,感覺對家庭的虧歉太多。

袁志坤說:“選擇來昭通,我非常對不起東莞的患者和家人,但是貧困地區的群眾更需要我出把力。”


審核:馮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