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創業八年的創始人的反思和自述——戲如人生

廣州大麥,2018年年初,我們提出了新的願景:成為智慧商業解決方案領導者。

回顧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我們經歷過管理層頭腦風暴後確定了新的願景,到對願景如何達成並沒有清晰的認知和思考,到大家逐漸遺忘了提出該新願景的意義和目的,到最近重新把該願景拿出來並強調要勢必把大麥“死磕”成為一個電商行業No.1的解決方案服務商。

從創立之初開始,作為創始人的我,就是一個完全技術流的人和角色。憑著2011年抓住了“電商興起”的風口,可以說是順風順水,在基本沒有經過太多的挫折和困難的情況下,憑著技術出身的基因和店鋪運營效果還不錯,公司從2011年的30人擴展到2014年的150人。

隨著人數的快速擴充,公司管理的短板就逐漸凸顯出來。人員水平參差不齊、人才無法沉澱、服務質量無法確保穩定輸出等等。後來隨著從外部引進CEO,算是基本解決了公司管理的問題。

在2016-18年,電商服務業也進入過一段資本市場的甜蜜期。廣州大麥在這幾年中,也至少收到過3-4次的上市公司的收購邀約。每次,我都以“這不是我創業的初衷”而拒絕掉(自己的財富自由,從來不是我的優先選項)。

在去年下半年,當我再次拒絕掉了一次本已幾乎毫無懸念的兩個億的收購邀約後,我算是激發了與當時公司的兩大資本方股東的矛盾,最後以回購了投資方全部股份的方式,和平“分手”。同時,原CEO由於缺乏對未來的信心,也提出了辭呈。

隨著電商紅利期消失以及電商服務業逐漸飽和,當時乘著這個風口起來的大部分淘品牌被洗牌並消失,大部分的電商服務商也被併購或者倒閉。

這個時候,“一個人的優勢也就是意味著他在別的地方的劣勢”被快速放大並體現出來。

由於重掌CEO職位的我缺乏戰略思維高度和戰略能力以及公司缺乏明確戰略方向,公司過去1-2年在“要創新、要把握各種風口、要快速提升業績”的“誘導”下,做出了多個錯誤的決策。從而導致了主營業務並不能快速發展的同時,創新業務也超過大半以失敗或者被合併到其它業務的方式而告終。對公司的元氣造成較大的影響。

創始人戰略能力不足、企業戰略方向不清晰、核心競爭力不足等問題,在過去1年被快速體現了出來。形象的說,就是公司在前七年發展還是太順利了,而在今年,我被“市場”一巴掌,大力的打醒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我是被“打醒了”,而不是被“打懵了”。

我們的願景是要成為智慧商業解決方案領導者、我們要努力讓廣州大麥有節奏的升級成為電商解決方案服務商、我們要專注在幫助品牌解決“業績增長”的難題、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過去八年所沉澱下來的電商運營和營銷策略和落地經驗,以及基於大數據的品牌業績增長策略制定和解決方案的能力、快速推進“技術->案例->聲譽”的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增強迴路和增長飛輪等等,這些,都是最近反覆思考後的結果,也在不斷的繼續“琢磨”。

隨著自身在戰略知識的學習以及更多的對公司戰略的思考,一個廣州大麥未來的願景和藍圖,在腦海裡越來越清晰。當想清楚公司未來是什麼之後,也就更加清晰在當前階段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公司需要做什麼、怎麼做、需要什麼人才等等。

當我在回憶過去這八年的經歷的時候,“戲如人生”,這個詞算是比較深刻的體會了。

這出戏,對於我和大麥來說,算是剛剛播完了“第一季”。

而接下來“開播”的“第二季”,我相信演員陣容會更加強大,劇情會更加豐富,結果也會更加值得期待。

第二季,敬請收看!

一個創業八年的創始人的反思和自述——戲如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