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把攀爬網割斷,以阻止美軍進攻呢

《血戰鋼鋸嶺》這部影片是一部難得的戰爭佳作,但不少人在看完後都心生疑惑,那就是美軍士兵全部是通過一張攀爬網登上鋼鋸嶺發起進攻的,在進攻的間歇期裡,攀爬網處於無人看守的狀態。那麼日軍為什麼不把攀爬網割斷,給美軍登上鋼鋸嶺製造困難呢?

電影中並未對此作出特別交代,顯得日軍似乎只是一些沒有腦子的窮兇極惡之徒,也有人覺得這是編劇為了強行推進劇情留下的BUG。但事實上,當時鋼鋸嶺上的日軍之所以不把攀爬網毀掉,其實是刻意為之的。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把攀爬網割斷,以阻止美軍進攻呢


要想理解這點,首先必須搞清楚日軍的作戰目的。《血戰鋼鋸嶺》發生在1945年的沖繩島戰役中,當時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敗局已定。

駐守在鋼鋸嶺上的日軍已經無法得到本土的任何補給,包括兵員和裝備物資等,他們防守的是一座貨真價實的孤島。就算美軍不進攻,只要把島團團圍住,這些日軍遲早都得餓死。

日軍對此再清楚不過,所以他們從來沒有幻想過可以守住這座島嶼,他們的作戰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儘可能多的殺傷美軍,為即將到來的本土防禦作戰分擔一些壓力。

要想達成這一目標,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美軍拖入步兵戰。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把攀爬網割斷,以阻止美軍進攻呢


既然飛機坦克大炮玩不過美國人,那就和你短兵相接,想方設法把美軍拖入日本人擅長的戰鬥模式中去。所謂的降維打擊就是這個道理。

鋼鋸嶺獨特的地形結構給了日本人極好的發揮空間。日本人建造的密集的地下坑道網絡,可以躲避美軍艦炮的狂轟濫炸。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把攀爬網割斷,以阻止美軍進攻呢


美軍要想消滅掉這股日軍,就必須派出步兵部隊登上鋼鋸嶺,和日軍展開生死肉搏。

而這正是日軍希望看到的。

美軍顯然沒有能力把重型武器運到鋼鋸嶺上,這樣的美軍就像被拔掉了牙齒的野獸,實力大打折扣,最有利於日本人的作戰行動。

事實也證明,日本人的策略十分奏效。他們打退了美軍一波又一波攻勢,給美軍造成了極大傷亡。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把攀爬網割斷,以阻止美軍進攻呢


相反,我們假設如果日軍將美軍搭設的攀登網破壞掉,那麼美軍要想登上鋼鋸嶺,就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搭設新的攀登網。如此一來,美軍的攻擊頻次將會大為減緩。

如果日軍的作戰目的是將美軍死死拖住的話,這麼做肯定是最好的選擇。但當時日本人已經處於彈盡糧絕的邊緣,時間越往後拖,他們的物資供應和精神狀態就越可能出現問題。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把攀爬網割斷,以阻止美軍進攻呢


自古就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說法,抱著必死之心作戰的日本士兵在短時間內可以像打了雞血一樣跟美軍拼命,可如果時間一天天耗下去,誰能保證他們可以一直保持在極度亢奮的狂熱狀態中呢?

所以說,日本人在防守鋼鋸嶺的時候,是十分希望能和美軍速戰速決的。時間拖下去,對日本十分不利;美軍不爬上來,日軍的步槍手雷等輕武器又打不到美軍。

站在日軍的角度來看,留著攀登網利大於弊,也有沒有道理把網給破壞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